音乐教育在特殊儿童教育中的价值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3期   作者:李函沿
[导读] 特殊儿童可以通过音乐教育补偿因身体缺陷而造成的心里缺陷问题
        李函沿
        普洱市特殊教育学校 云南普洱 665000
        摘要:特殊儿童可以通过音乐教育补偿因身体缺陷而造成的心里缺陷问题,也可以通过音乐教育发展彼此的社交能力,改变封闭的生活习惯,以及增强学生自信心,提升学习能力,实现自我价值。学校可以通过开展集体性的音乐活动,教师可以采用兴趣教学法以及增加课外音乐教育,来实现音乐教育在特殊教育中的真正价值。
关键词:培智学校;特殊教育;音乐教育;特殊儿童;音乐教学
        作者简介:李函沿(1982年5月),女,佤族,云南普洱人,普洱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一级教师,研究方向:特殊教育。
        儿童出生后,都离不开语言和音乐这两种美妙的声音。语言将伴随儿童一生,而音乐则是儿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与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1]。苏霍莫林斯基指出,音乐是思维能力的源泉,没有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有合乎要求的智力发展。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与发展,艺术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音乐教育是特殊教育学校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特殊儿童由于一些条件的限制,经常遇到一些难以想象的困难,使得他们难以享受世间美妙的音乐声。但是特殊儿童同样需要音乐,对于正常的儿童来说学习与欣赏音乐不是易事,对于特殊儿童就更为艰难了。但是社会历史的发展已经证明,人类不能缺少音乐。因此,我们必须给与特殊儿童群体充分的重视,让他们感受音乐、享受音乐,用音乐促人生发展,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特殊教育、特殊儿童与音乐教育
1.音乐教育、特殊教育与特殊儿童
        音乐教育,是教育和音乐两个领域都必不可少的范畴。在教育领域中,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美育、文化教育在人全面发展教育中起到重要作用;在音乐领域,音乐教育是社会音乐文化继承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重要活动基础。也就是说,音乐教育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社会中,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是可以通过音乐教育培养他人审美观念和审美水平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活动。
特殊教育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许要与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特征和教育需要,最大限度的发挥受受教育者的潜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增强适应能力的一种教育。
关于特殊儿童的定义。理论上我们认为每个儿童都是特殊的,因为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个性和需要,但是在实际情况中,不会是面面俱到的。广义的特殊儿童指正常儿童以外的一切儿童,包括超常和低常儿童,狭义的特殊儿童指的是身心有缺陷的儿童,即视觉障碍儿童、听觉障碍儿童、智力障碍儿童,肢体障碍、精神失常等。
2.音乐教育与特殊教育
        音乐驾驭可以通过聆听音乐、鉴赏音乐、体验音乐和表现音乐等不同形式来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音乐来源于生活,也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学生通过学习音乐进一步了解人文社会,从而树立世界观和审美观。特殊教育则从特殊学生身心出发,注重学生潜能开发、缺陷补偿与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特殊儿童可以通过音乐教育补偿因身体缺陷而造成的心里缺陷问题,也可以通过音乐教育发展彼此的社交能力,改变封闭的生活习惯,以及增强学生自信心,实现自我价值。
二、音乐教育对特殊儿童的价值
1.自爱——审美教育价值
        音乐的审美教育指的是以音乐艺术为内容和手段进行审美教育,以促进人的心灵净化和个性完美的社会实践活动。智力障碍蓉蓉先天性缺陷会影响部分技能的运作,大多数智障儿童对音乐的认知能力有限,反应能力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听到音乐表现出兴奋的情绪,部分学生则毫无反应。

对此情况,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音乐教学:第一,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边听赏音乐并在老师的讲解下尽可能的理解歌词内容;第二,将部分歌词内容与肢体动作相结合,让学生模仿老师的动作,加深歌词内容的影响,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对不同分割音乐的欣赏,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认知能力和挖掘学生的想象力,来感知美和正确看待事物。
2.自尊——品德教育价值
        音乐教育可以有效培养特殊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个别儿童有情绪骤变、易怒甚至会无法控制情绪,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欣赏舒缓的音乐,让情绪舒缓下来;对于自闭儿童,可以欣赏不同节奏的音乐,并且加入协奏,来持续激发学生的听觉力,以此来改善儿童的面部表情,对音乐产生反应能力。
音乐教育可以培养特殊儿童的团队协作能力。大多数特殊儿童表现极其自我,不想和外界接触,社交能力较弱。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假如音乐游戏的方式,让他们开始进行肢体互动来帮助他们提高社交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一遍播放音乐一遍传递物品的方式,让特殊儿童们互相协作,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
3.自信——社会认同价值
        音乐教育可以培养特殊儿童的自信心。以听障儿童为例,他们的感知能力较弱但是听赏能力较强,可以通过课堂老师教唱来学习歌曲,并在学校活动中表现;还可以学习一门乐器,参加学校的乐团。以此来不断地沟通与磨合,通过音乐学习与表演,打开视障儿童的心扉,实现自我价值,获得社会认同。
4.自立——提升学习能力
通过音乐教育可以提升特殊儿童的学习专注力。教师可以利用演奏乐器来培养学生的专注力,例如可以通过敲击鼓类乐器让学生聆听,感受其变化,然后学生尝试自己开始敲鼓,通过系列训练和多重感官参与,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理解事物。同样的,一月教育可以提升特殊儿童学习独立性。对于智力障碍和自闭症儿童,可以采取模仿动作的方式来学习,对于视障儿童而言,可以通过听录音自己学习歌曲,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专注力和独立性的提高意味着学习的效率也将提高[2]。
三、音乐教育在特殊教育中的实践
1.学校开展集体性质的音乐教育
在特殊教育学校认真开展音乐教育, 在学校中应该加强集体性质的音乐教育, 例如合唱课程、合奏课程、舞蹈课程等, 这样的集体教育比较适合在学校中开展, 而且对于特殊儿童的音乐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合唱与合奏可以是不同年级的儿童集体参与, 也可以按年级或是班级进行学习, 并且开展团队与团队之间的合唱比赛、合奏比赛、舞蹈比赛等, 会更加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学习热情。特殊教育学校应当对特殊儿童的音乐教育给予特殊关注和支持, 这样才能真正地开展音乐教育, 学生也能从这种音乐教育中得到他们所真正需要的精神食粮[3]。
2.兴趣教学法
        兴趣教学法是在音乐教学中, 教师结合教学内容, 利用音乐故事, 启发学习兴趣借助音乐游戏, 激发学习兴趣开展音乐竞赛活动, 增强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气氛, 诱导学习兴趣。如, 在音乐教学中, 教师把教学内容编成有趣的故事来导入新课, 将单调的教学过程形象化, 能够有效启发学生的兴趣, 让他们学的自主、轻松。特殊需要儿童 也有好胜心和荣誉感, 他们也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针对这一心理特点, 在特殊需要儿童的音乐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具体内容巧妙设计符合特殊需要儿童心理特征、容易被特殊需要儿童接受的音乐竞赛活动, 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4]。
3.课外音乐教育
        每个特殊儿童都有自己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在音乐学习方面也不例外。学校中的集体性质的音乐对于音乐学习非常必要, 但是集体中的人数非常多, 想要学习到更加细致的音乐知识非常不容易, 这就需要课外的音乐教育进行补充, 要想真正地达到一定的审美水平, 只有学校的音乐教育还不足以达成音乐教育的审美目的, 课外音乐教育多采用一对一的教育模式, 对于特殊儿童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学习计划, 让他们学习到真正的音乐艺术, 学习到真正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文禄,张馨编著.音乐元素与特殊儿童教育干预[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
[2]曹馨文. 音乐教育在特殊教育中的教学运用[D].新疆艺术学院,2019.
[3]滕珺.特殊儿童音乐教育研究[J].文教资料,2010(14):108-109.
[4]刘丽杉,金海玉.浅析特殊儿童音乐教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8):2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