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臻星
福建省闽清县实验小学
摘要:欣赏与评述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们对于艺术作品的赏析能力,提高学生们对于美的认知。但是,在传统教学欣赏与评述课程开设明显不足,学生们的艺术赏评能力较低。认清小学美术课程艺术赏评课程设置的不足,从课程设置缺失,学生兴趣不足,能力不足,参与不足等角度分别设置解决措施,提高欣赏与评述课开设效率。
关键词:欣赏与评述 小学美术 缺失 对策
欣赏与评述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希望能够在学生们欣赏优秀经典作品或其他物品的过程中能够对于美术作品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知。这对于学生来说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学生们具备一定的美术素养,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作品和物体进行赏析。正因如此,很多教师畏惧于欣赏与评述课程的难度,使得该课程设置不足。新时期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美术课程的设置并不仅仅是让学生们知道有某些作品,更需要了解美术作品背后的神秘。因此,有必要重视赏评课的开设,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制定赏评环节开设标准,解决赏评环节缺失问题
欣赏与评述课开设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课程设置的缺失。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美术课程设置都是以教授学生美术绘画技巧为主,欣赏与评述在课堂中出现的频率较低,学生们不懂得欣赏,也不知道该如何欣赏。加之教师自身能力限制,在赏评时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赏评环节,设置开设标准,为赏评课程开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例如,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安排设置赏析课程,以某一学期为基础,分为不同的单元,根据单元内容的特征选择设置赏评的课程安排。赏评内容的设置既要发挥教师的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作用,让学生自己进行赏评。最后,对于教师教学内容的考核也要关注赏评课程开设的质量与效率。对于学生的考核也需要关注赏评能力的体现,综合测试时注意引入赏评模块。
二、从学生角度设置赏评内容,解决学生兴趣不足问题
在实际进行赏评的过程中,有些教师认为赏评课程就应该从经典画作入手,而这些画作的内容有可能就会和学生脱轨,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经验学习基础都相对较为薄弱,如果此时给学生们引入经典作品不仅让学生们不知道该如何赏析,而且会让学生们丧失对于赏评作品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实际设置赏评内容时,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寻找学生们可能会感兴趣的话题内容,此时的赏析内容并不一定是经典著作,也可以是学生们自己画的,让学生们更能够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这幅画的创作意境以及手法独特之处。
例如,在美术课堂上教师以春天为主题,让学生们进行绘画创作,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们的作品各有不同,有的学生画出的是春天里生机盎然万物复苏的场景,有的学生创作的是春天里农民耕种的场景,有些学生绘画的是一只在天空中飞翔的小鸟……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的作品出发,让学生们去赏评其他同学的作品,这样学生们就能够在赏评的过程中发现不足。如一位同学绘画的过程中用色大胆,另一位同学在绘画时细节非表现非常到位,学生在绘画时想要表现春天的生机勃勃但是实际提现出来的物体形象却非常呆板。当同学们对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赏评以后,可以让作者本人讲述这一幅画的创作理念,让学生们能够将自己的赏评和作者实际的创作理念进行对比,以提高学生们的赏析能力。也能够借助其他同学对于作品的看法不断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
三、设置团队合作赏评模式,解决学生能力不足问题
艺术赏评对于学生们来说有较高的需求,尤其是对于经典画作的赏评,更需要学生们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在赏析课程设置时,还有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学生们能力不足,不知道该如何赏评,这会打击学生们的自信心,让学生们不愿意参与赏评。因此,在实际课程设置中,教师应该从学生们的实际能力出发,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设置赏评课程,让学生们在小组内相互启发,相互交流,从而实现赏评的效果。
例如,教师意图设计课堂赏评活动,主题是徐悲鸿大师的作品,学生们理解起来可能相对较为困难。为了能够让学生们在赏评时做到有话可说,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们在小组内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某一幅画作的表现之处。如《奔马图》学生分析笔触刚劲有力,每一匹马的创作在徐悲鸿的笔下都是栩栩如生。然后,学生在赏评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小组同学的力量,完成资料的搜集和分析,了解到这一幅画的创作背景,再结合徐悲鸿个人的经历,将这一幅画作赏析得更加透彻。教师也可以设置小组之间的比拼环节,竞争之下才能够让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为了让比拼更加具备吸引力,让学生们将小组赏评的内容展示出来,学生们对于不同水平的赏评结果一目了然,能够实现自我提升。
四、以学生为主体展开赏评,解决学生参与不足问题
赏评课程设置另一常见的问题是赏评课程成了为了教师一个人的课堂,教师一个人对着经典画作说出作品的创作理念,创作背景,以及具体的表现手法。最终会让学生们自己思考不足,学生们只是死记硬背,不能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赏评课程开设时,教师应该注意退出课堂主体地位,起到引导的作用,让学生们自己去说这幅画的艺术特色或是某一对象的主体特色。面对教师的提问,学生们可能无言以对,教师可以适当引导让学生逐步找到赏评的套路。
例如,在艺术课程赏析时也可以从学生们身边熟悉的对象入手,如让学生们了解身边的植物。在课堂上,让学生们进行植物的辨别,然后让学生们画出这一植物,实现学生们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从而对身边的事物能够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知,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课堂总结让学生们能够说出自己的感受达到赏评的效果。
总之,在小学美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立足于问题制定解决措施,鼓励学生大胆说出来达到欣赏与评析的目的,以实现学生赏评能力的不断提高。赏评是学生们综合素质的体现,教师应重点关注,循序渐进。
参考文献:
[1]单秀丽.引导学生欣赏民间美术作品 提升学生美术素养[J].吉林教育,2018 (32):50.
[2]黄广盛.大班美术作品欣赏教学活动的教师指导建议——以B市幼儿园为例[J].广西教育,2018 (41):29-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