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育在小学培智生音乐课上的渗透作用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3期   作者:朱小惠
[导读] 本文通过音乐教学实践论述德育在小学培智生音乐课上的渗透作用
        朱小惠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特殊教育学校,广东惠州 516100
        摘要:本文通过音乐教学实践论述德育在小学培智生音乐课上的渗透作用,在小学培智生教育中,通过音乐常规教学进行德育渗透,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运用“榜样”教育,让培智生更能感受德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音乐课;小学培智生;德育;渗透作用
德育是现代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普通学校还是在特殊学校,它贯穿于整个教学始终,正如人们所言“百年育人,德育第一”。
以博罗县特殊教育学校为例,培智小学阶段音乐学科教学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根据小学培智生认知水平低的学情特点,本校所采用的教材所涉及的题材都渗透了德育因素,作为音乐教师应努力挖掘这些德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适时适度地在教学中渗透思想品质、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教师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美的同时,在思想上得到良好的熏陶,树立正确的思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笔者作为培智小学阶段音乐教师,认为可以这样在小学培智生音乐课上渗透德育教育:
  一、在音乐常规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一)音乐课前,渗透德育
音乐课是一门很感性的课,渗透德育时,它不像其它的科目那样摆事实、讲道理,而是要求教师在和学生进行音乐交流的同时,渗透德育。利用教学常规培养学生谦虚、有礼貌、互相关心等好品质。如在课堂教学中,每节课前的师生问好“老师好、同学们好、请坐”等就在无形中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也告诉了学生见面应打招呼,有礼貌。老师在课堂上应经常运用这些礼貌用语并引导学生在对话中活用这些礼貌用语。教会学生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当见面时不是拍拍对方而是先说“XX好”,在对话时多用些“请”、“对不起”、“谢谢”等语句。
        (二)利用课堂上一些固定的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比如在课堂问好后,有一个点到的环节,谁应得又快又响亮的就给予表扬;再如有时课堂上有学生需要帮助,乐于助人的学生在老师的指示下帮了他,要给予及时的点评和奖励,一句简单的“谢谢,做得好”、 “很棒”等语言都会给学生很大的鼓舞,同时也在无形中让学生学会赞扬别人,发现别人的闪光点,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教材是寓德的重要载体,依据教材挖掘德育素材非常重要,需要做到两点:
        (一)要有“意”
所谓有“意”,也就是说要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渗透德育。教师不仅在于教书,而重要的在于育人。

在小学培智生音乐教材里,很多富有爱国主义的如《义勇军进行曲》、《打砖歌》,拾金不昧的《一分钱》,诚实信用的《好孩子要诚实》等有教育意义的好歌曲都可引导学生感受并说出想法,并使之成为学习的榜样。同样在欣赏描写外国文化歌曲《铃儿响叮当》时,可引导学生中西对比中国的歌曲《过新年》,以“一分为二”的眼光来分析事物,从而加强小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在圣诞节与春节中让他们了解节日的历史背景,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其不要盲目崇拜西方的节日。
        (二) 要有“机”
所谓有“机”,就是要把音乐教材内容与小学生学习实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德育渗透到教学当中。因为教材内容都具有教育性的,因此从备课到授课只要精心研究,就可挖掘文中思想内涵与学生学习、生活相联系的题材,在实践的体会中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如歌曲《拔萝卜》,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边唱边“拔萝卜”,在实践中告诉学生要团结一致才能完成一件事。
        三、 运用“榜样”,渗透德育
    (一)老师在课上言传身教
音乐老师要以身作则,多用礼貌用语与学生进行对话,对于存在语言障碍的学生,用手势语与他们进行“对话”。如在教授手语歌曲《感恩的心》前,笔者让学生帮忙关上门,用手势语表达谢意;又让其去办公室拿粉笔,再次道谢。从而教育他们有人帮助了我们,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让小学培智生懂得感恩家人的付出,社会爱心人士的付出,心怀一颗感恩的心去学习、生活,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很自然地养成使用这些礼貌用语的习惯。
        (二)运用“榜样”,进行德育
在进行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教学时,让学生了解雷锋生平事迹,教育其“不以善小而不为”,歌唱歌词“集体主义思想放光芒”前告诉学生,要维护班级荣誉,为班级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用“艰苦朴素永不忘”的歌词教导学生不攀比。树立“榜样”是至关重要的,要时常鼓励学生学习某某好榜样,让他们真正做到守纪律,爱助人。运用“榜样”进行德育,对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远胜于口头上的道德教导的影响。
        四、结语
在小学培智生音乐课上渗透德育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同时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利用日常交际用语,在常规教学中采取自然渗透的方式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德育并运用“榜样”教育等,以达到音乐学科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的融合。当然,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不仅仅是以上几个方面,它贯穿于整个特殊教育过程。作为一名特殊学校的音乐教师必须将德育渗透于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并长期坚持对培智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笔者相信只要在音乐实际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接受学生知识的能力,循序渐进,有机渗透,促使他们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是可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的。

参考文献:
[1] 藤飞. 浅论智障儿童的音乐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7
[2] 叶立群,朴永馨.特殊教育学[D].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3] 邢同渊.智力障碍儿童教学法[D].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
[4] 胡世红.特殊儿童的音乐治疗[D].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