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活动课程提升学生道德行为的实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3期   作者:甘晓云
[导读] 在新时代的小学教育中,各学科的教师需要认识到理想信念教育和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性
        甘晓云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德兴小学           511400
        摘要:在新时代的小学教育中,各学科的教师需要认识到理想信念教育和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性,将情感教育和价值观培养的目标加入“三维”教学目标,同时在新课改教学目标的指引下优化教学策略,这样才能使教学过程充分满足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发展需求。塑造学生优良品质、弘扬优秀精神,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养、实现全方位的发展。因此,德育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具有必要性。
关键词:小学德育;小学教育;有效性
引言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每次朗诵到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笔者心中就会燃起熊熊的烈火。泱泱大中华,莘莘中国少年,就是我们举世壮哉的希望。教育是每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它不仅仅是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少年心智的启迪、人格的培育。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小学教育管理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尤其是在学生的德育教育及安全管理方面,要想促进小学教育管理质量的提高,解决这两个问题迫在眉睫。
1.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1.1对于德育教育不够重视
        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重点的学校还是会通过对于考试成绩的高低选择录取与否,对于学生素质的考查不够。正是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现代的教学还是会对于德育教育不够重视。由于学校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近年来学校大都进行封闭式教育教学,学校、社会与家庭的关系建设没能得到很好的联系,导致德育教育教学的实践教学得不到保证,德育教学不能得到良好的重视。与此同时,学生的家庭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还是会有部分家庭对学生素质培养不够重视,更多的还是在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家长注重学习成绩的提升,而忽略了对于学生素质品质的培养与引导。
        1.2德育观念不好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经常会遇到学生之间互相告状的情况,尤其是小学生。一方面是因为学生想要表现自己,另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平时的教学态度,让学生养成了不好的习惯。比如,有的教师为了维护课堂纪律或者掌握班级学生情况,会采取让学生互相监督的方式。这个方式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小学生并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同学出现的问题,在发现同学不当行为时,只能直接向教师打报告,让教师处理,而教师只会直接批评做错事的学生。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养成类似的习惯,常常“举报”同学。其实这与教师的教育观念有关,教师对犯错的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不是单单为了维护自己的课堂秩序,也不是为了让学生在互相告状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教师的教育观念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最终导致学生的品行发生相应的变化。


2.德育活动课程提升学生道德行为的策略
        2.1通过多样教学方式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学生既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对象,也是德育教育的对象,其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直接影响着德育教育的效果。基于此情况,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注重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提升教学内容的生动性、趣味性,培养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内容以及德育教育内容的兴趣。在正式教学中,教师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尊重并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结合学生的认知需求,运用信息化教学、情境教学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热爱国家、热爱家乡的情感,以此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传扬爱国精神。例如,在讲解《我们神圣的国土》的知识时,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世界地图”,使学生从整体上认识我国辽阔的疆域,然后向学生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著名自然景象的图片,如我国西北地区的草原的图片,使学生从局部上认识我国辽阔的疆域。再如在讲解《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知识时,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播放我国56个民族共同表演的节目视频,通过视频内容引导学生欣赏不同民族的服饰,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文化情境。这样,教师能够丰富学生对我国民族文化的认识,强化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体验,实现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的目标。
        2.2建设班级德育主阵地,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班集体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场所,并且学生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班集体中度过的。而环境又是影响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基础。因此广大小学教师要认识到这一点,充分发挥自身的带头作用,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主题班会,学校可以举办一月一主题活动,这些都是营造德育氛围的有效方式。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感受到德育的意义和重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收获良好品质。
        2.3积极开展课外活动
        受传统教育教学的影响,我们对于小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大多数都在教室内部进行,但是对于德育教育来讲,他是更加接近生活的知识,贴近生活更能发挥德育教育的效果,因此在德育教育的开展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教室之外场地的教学。德育教育需要紧密地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只有结合实际贴近生活才能让德育发挥出它的作用,也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与理解,也可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对于德育的理论进行良好的实践。正因如此,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老师需要适当地开展课外的学习活动,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在课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设计自己喜欢的环节,让课外的活动更加丰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的兴趣,在玩乐中培养学生的德育水平。
结束语
        总而言之,德育教育在小学各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有利于学生发展自身的品德素养,树立责任意识。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小学教师应当继续探究德育教育的高效渗透策略,优化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推动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跃刚.新时代下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7,4(32):329-330.
[2]金艳.提高小学德育工作有效性探讨[J].黑龙江科学,2018,9(17):96-97.
[3]巩清志.新形势下的小学德育教育探索[J].华夏教师,2017(1):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