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有益尝试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3期   作者:陈海霞
[导读] 在小学教育阶段中开展劳动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陈海霞
        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第二小学  
        摘要:在小学教育阶段中开展劳动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学生后期发展以及成长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有效整合德育和劳动两方面的教育,能够使素质教育理念得到切实地落实,进而促使学生发展实现全面性。因此,需要小学教师针对劳动教育模式进行多样化的创建,将德育渗透进行尝试,使学生得到实践能力的发展,进而实现学生品格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小学德育;劳动教育;有益尝试
引言
        学校在针对德育工作进行开展中课堂是主要阵地,在课堂上开展德育教学,是对德育工作进行开展的主要途径。将德育教育中的重点内容设定为劳动教育,不断的补充以及完善德育教育,在对学生进行道德素养培养中是一项非常有必要的工作。对于劳动教育而言,不仅能够让学生对劳动中的基本技能做到掌握,通过劳动进行生活的切实感受,而且能够让学生通过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对事物进行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养成对道德规范进行严格遵守的意识,最终实现让学生对“三观”进行正确树立的教学目标。总之,在针对小学德育开展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从始至终遵循“让德育贯彻于行动中”的原则,同时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融入劳动教育,让学生通过劳动进行感悟和思考,最终使思想得以升华,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一、小学德育中对劳动教育进行有效渗透的必要性
         (1)针对价值观念进行正确性引导
        我国的教育事业追求目标是让学生得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性发展,但是,立足于当下教育教学层面来看,在实际教育中家长和教师仍然被应试教育观念所影响,对学生的文化成绩存在过度的追求,完全忽视了培养学生除文化以外其他方面的表现能力,因此,大部分学生呈现出“高分低能”的现象。近些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众多教师对于德育和体育教育在推动学生实现全面性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有了认识,同时随着不断改进以及优化考核制度,德育和劳育开始被人们重视。家长以及教师虽然在劳动教育方面提高了重视程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经常发生父母由于工作繁重而无法对学生的成长经历进行参与的情况,在劳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基本上没有起到助力作用,只能单纯的为孩子在上学和受教育方面提供机会,导致学生不具备较强的自理能力,进而使发展无法实现全面性。古人云“洒扫应对”,在德育教育中劳动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内容,为了使学生实现“三观”的正确树立和健全人格的养成,教师必须起到引导作用,让学生通过劳动实现行为习惯的良好养成。
         (2)针对劳动风气进行良好的营造
        父母可称之为孩子的首任教师。家庭对孩子产生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如果在家庭中不具有较好的劳动氛围,孩子在充满负面因素环境的影响下,很难建立正确的劳动意识,进而很难使生活习惯实现良好的养成,甚至无法掌握最基础的劳动技能。因此,家长需要高度重视在孩子健康成长中劳动教育所发挥的重要性,同时教师需要有效指导以及教育家长,帮助家长进行热爱劳动家庭氛围的营造。

对于学生而言,良好的班风是积极的向导,是隐形的评定。教师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应重视对班风进行积极参与和热爱劳动氛围的营造。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同时让学生通过具有良好环境的劳动实践进行体育和美育的晕染,进而实现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意识的有效引导。
二、小学德育中对劳动教育进行有效渗透的具体策略
         (1)利用劳动进行德育实质的践行
        在德育教育中爱劳动是一项重要内容。学校针对劳动教学进开展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劳动思想、习惯以及态度。在实际劳动中,学生能够做到亲力亲为,通过动手流汗进行劳动过程中艰辛以及光荣的体验,进而实现劳动观念以及习惯的正确养成,逐渐得到劳动品质的良好培养。小学教育阶段开展的劳动技术课堂在现实生活劳动、种植等方面都有所涉及,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得到了技能的有效培养和劳动的趣味,有的学生能够从中得到兴趣爱好的发掘。例如,在针对劳动技术开展生活系列的课堂教学时,如手工缝制课堂,表面看是一件最为平常的事情,但是简单中却隐藏着较高的技能,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补袜子和缝衣服等基础的技能进行尝试和练手,进而使学生得到自理能力的锻炼,让学生亲自挑选和衣服或袜子颜色一致的棉线,进行穿针引线,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在小小的针眼中进行棉线的穿入,并在末端进行打结,把存有破洞的袜子撑开,使用自己熟练的缝制方式进行一针一线的缝补,学生在看到经过自己亲手缝补完整的袜子时,内心将由这次劳动实践尝试产生的甜美滋味填满,让袜子能够再次穿在脚上,原来难看的破洞消失了,学生开心的同时对劳动产生了热爱,因为经过自己努力的劳动使心情得到了改变,进而使事物改变了原初模样,进而使学生对劳动产生热爱情感,同时养成了对劳动做到自主性的良好习惯,这些都是德育所要实现的目标。
         (2)利用劳动过程进行德育的浸润
        德育教育并非是一举成功的事情,而是一项漫长的系统性工程,不仅仅需要借助各种课程开展德育的有效渗透,而且还需要借助各种不同的实践活动完成浸润。德育并非是大而化之形式的说教,而是需要采用细致入微形式完成浸润。在劳动教育中看似简单化的每项劳动,其过程却具备了一定的环节性、连贯性以及科学性,每处细节都有着德育光芒的闪现。教师应把握细节,使学生能够对劳动过程进行深刻体验,在劳动过程中的一点一滴进行德育的渗透。例如,教师在开展手工课时,组织学生进行变废为宝,将周围生活中丢掉的物品进行回收利用,制作成艺术品提供给人们欣赏。在布置这个教学任务中,首先需要学生依据自己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在现实生活中对具有再次利用价值的废旧素材进行挖掘,同时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进行构思,让现象力以及创造力进行充分发挥,教师无需要求学生完成统一制作,而是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发挥。
结语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进行劳动教育的有效渗透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做法,在劳动过程中学生能够将自身的意志进行锻炼,实现劳动习惯以及态度的良好养成,同时通过将德育进行潜移默化的有效渗透,使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境界,进而达到教化育人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乃申.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探微[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04):181.
[2] 林国鸿.以劳益智、以劳辅德—:“劳动伴我成长”理念下的德育初探[J].教师,2019(09):1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