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化学“中和反应”实验的分析与创新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3期   作者:管恩敏
[导读] 中和反应是初中化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实验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
        管恩敏
        鄄城董口镇董口中学 山东 菏泽274604
        摘要:中和反应是初中化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实验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传统的中和反应实验教学难以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过度追求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学生的学习质量造成了一定影响,如何更好地开展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与动手能力等,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就中和反应实验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创新。
        关键词:中和反应 实验 初中化学
        引言: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尤为重要,实验教学作为化学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也肩负着重要的教学任务,化学实验特有的互动与生动性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然而,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过度重视验证实验与理论知识教学的教学方式,导致了学生逐步对化学课堂失去了兴趣,想要提高学生化学的学习质量,教师应当对化学教学进行创新,让学生能够全身心融入到学习之中。
        一、重视问题引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在传统的“中和反应”实验教学中,教师首先重视的是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考察的是学生通过学习是否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在课堂上,教师习惯于为学生灌输知识,这也导致了学生缺乏足够的自主思考的能力,部分学生甚至会认为化学课堂枯燥乏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质量。在开展教学时,作为教师,应当用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借助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意愿,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参与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得到答案,探究实验原理,从而逐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1]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先带领学生探索教材中的实验,先不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引导学生展开猜想,“在这个实验中,哪些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发生反应之后,溶液的酸碱性是如何变化的?”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进行实验,探索实验背后的原理,以及代表实验中化学反应的方程式NaOH+HCI==NaCI+H2O,在学生完成实验后,教师继续对学生提问引导,“为什么有的溶液中,PH<7,有的溶液中,PH=7,而有的则是>7呢?”让学生能够继续进行探究,当滴入的稀盐酸不足时,氢氧化钠无法完全反应,PH>7,只有恰好完全反应时,PH才能=7,加深学生对实验的理解,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化学实验背后的魅力,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二、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对“中和反应”实验教学进行创新,教师不仅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还需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传统的“中和反应”实验教学重视演示实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没有进行自主创新的空间,难以深入学习实验,对实验原理的了解也是停留在表面,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进行自由创新,能够让想法相似的学生共同努力,合作探究实验,深入发现自己探索过程中的优缺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2]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先为学生开展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的演示实验,带领学生学习中和反应,让学生掌握中和反应的知识,在学生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后,教师引导学生尝试自己设计实验,对学生进行提问,“在氢氧化钠和盐酸混合无现象的情况下,氢氧化钠与盐酸是否发生了反应,如何证明?”让学生抛开演示实验中的方案,重新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教师引导学生自由结组,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之间的观点能够发生碰撞,对实验的现象进行假设,分析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让学生能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索与思维发散,探索实验的可行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能够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深入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三、重视实验评价,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中和反应”实验教学中,评价也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学生对实验一直有着主动学习的兴趣与探索的欲望,然而,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过度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在课堂上往往会将学生对于实验原理等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对于实验的开展缺乏足够的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积极性,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在对实验教学进行创新时,作为教师,应当重视实验教学的评价环节,借助评价维持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兴趣,为学生化学知识的学习打下好的基础。例如,在完成实验教学后,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与评价,在考核学生时,教师先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考核,“在滴有酚酞的NaOH稀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盐酸,那么在加入盐酸前后溶液颜色依次为()”“请列出几个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完成对理论知识的考核后,教师针对学生实验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对实验原理的把握程度等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评价时遵循鼓励的原则,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借助评价维持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使得学生能够主动进行实验,在实验中探索与成长。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化学“中和反应”实验教学中,想要更好地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实现化学实验课堂教学的目标,教师需要及时作出创新,改变传统化学教学的现状。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当深入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挖掘创新教学的意义,以学生自身的创新与兴趣为导向,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探究实验原理,判断实验的可行性,促进学生自身学习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辉.基于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探究——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为例[J].广东化工.2020(22)
        [2]孙凤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