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宏莉
四川省仪陇中学 637600
摘要:艺术课程本身就呈现出审美的特征,所以艺术具备一定的审美教育功能。通过开设艺术课程,既可以发展人的特长及个性,还能够净化人的心灵、实现人的精神世界的重新构建,其在人的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十分关键。高中阶段的音乐课程并不单纯地属于一门学习识谱、唱歌、掌握艺术技能的一门课程,更在于其美育功能的发挥,所以高中阶段研究发挥艺术课程的审美教育功能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艺术课程;审美教育;功能
从人类繁衍和文明的构建及发展的过程来看,音乐文化的形成及发展体现出了多种价值取向,其审美教育功能尤为突出,从某个意义来讲,音乐教育的实质就是审美教育。音乐具有审美教育功能,其既能够提升人的品性修养,还能够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因此,在高中阶段的音乐教学中,按照审美教育的方式来组织和实施课程教学,在发挥艺术课程审美教育功能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实现审美素质的提升以及人格的健全。
一、音乐课程的审美教育功能
(一)构筑审美心理结构
在高中阶段的音乐教学中,音乐课程具有构筑审美心理结构的作用,从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来看,其主要包括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直觉的理解力等内容。从音乐课程教学来看,其能够锻炼学生的感知力,学生通过对音准、节奏、旋律、速度、复调等音乐要素的学习,既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感受力、分辨力、反应力,还能够开发学生的音乐听觉感知能力。
(二)培养高尚心灵情感
音乐课程的审美教育功能具备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将人的情感从本能欲望升华到高尚的情感境界。在高中阶段所开设的音乐课程,既可以使得学生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情感产生愉悦的心理,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实现心灵上的震撼。尤其是在音乐鉴赏环节,学生可以在品评音乐作品的过程中产生真善美的情感,以此来在内心构筑起丰富的情感世界,使得学生获得精神上的升华。
(三)塑造完美人格品性
音乐教育之所以能够塑造美好心灵,使人朝着善良、高尚的方向发展,这主要是音乐艺术自身的特性决定的。从音乐艺术来看,“真”是艺术的生命,“善”是艺术的品格,“美”是艺术的本质,所以艺术家通过音乐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人事物具有真实情感、真知灼见,当高中生在接触音乐作品是自然会沉浸在作品之中被其所表现出来的“真、善、美”所打动,从而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与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可以说凝聚在音乐作品之中的情感内容既可以净化和陶冶人们的心灵,还能够帮助学生塑造完美的人格品性。
二、发挥艺术课程审美教育功能的对策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直以来音乐艺术就发挥着强大的教育功能,其在培养学生品性情操、审美趣味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音乐课程来看,其既不同于文学艺术的表达形式,也没有视觉艺术的直观性,其是通过一种非语意义的符号构筑起来并通过节奏韵律表现出来的一种表达形式,人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就会自由的进行想象与描绘,在产生情感共鸣的同时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高中的音乐课程具备审美教育功能,所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要结合教学目标合理使用音乐教材设计教学内容,将音乐作品鉴赏这一环节重视起来,引导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展开自由的想象,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在欣赏《辽阔的草原》这篇作品时,学生会随着乐曲展开想象,描绘出一个“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景象,了解蒙古族民歌的特点;在欣赏《黄河大合唱》这篇作品时,学生能够在激情高亢的乐曲中洗涤心灵实现精神的升华。所以,在高中音乐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发掘音乐课程的审美功能既可以陶冶学生的品性情操,还能够提升高中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音乐这门艺术所体现出来的功能既是一种人文关怀,更是一种心灵慰藉,其虽然不能直接为人们带来实质性的帮助,但却能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对人们产生思想方面的教育。在高中音乐教材中包含着很多真情实感的歌曲,欣赏的过程中可以起到振奋人心的作用。例如,上个世纪的《黄河大合唱》这首音乐作品诉说了抗战烽火中中华儿女前赴后继的奋斗史,更是成为了激励人心的音乐史诗,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与民族个性,学生在欣赏这首音乐作品时必然会精神亢奋、热血澎湃;在《我和我的祖国》、《祝酒歌》等音乐作品时,作品中抒情和激情相结合的笔调将优美的旋律及朴实真挚的歌词巧妙地结合起来,表达了人们对祖国由衷地歌颂和赞美;在欣赏《走进新时代》这首音乐作品时,学生会感受到推移的改革开拓进取激励了一代人的成长与前进。优秀的音乐作品能够对学生实现心灵的洗涤与思想的重构,在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增强学生的爱国、爱家、爱生活的情感。
(三)培养高中生的想象美
爱因斯坦曾提过“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其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对于高中阶段音乐课程教学审美教育功能的发掘,更需要教师关注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从审美思维的角度来看,想象力与创造力是审美思维构成中最基本的品质,所以在高中阶段的音乐课程中培养高中生的艺术想象美,既可以发挥学生的个性及智慧,还能够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高中的音乐教材中有着丰富的音乐作品,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将这些资源充分地利用起来,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想象美。例如,在《高亢的西北腔》这一节的教学中,教材中所提供的作品为《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脚夫调》这三首音乐作品,该主题的歌曲所表现的是西北民歌的基本特点。其中,《上去高山望平川》这是一首青海民歌,也是青海“花儿”的典型传统曲调,表现出了浓郁的地方特色的山歌形式,通过节奏韵律的转变来体会歌曲中的情感,学生在欣赏山歌的过程中会展开想象,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想象力,使得学生更好地体验山歌所传达的内容及思想内涵。
(四)传统文化的审美渗透
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大国,一直保持着优良的文化传统,中国古代音乐作品更是凝聚着音乐美和意境美的精华,所以在高中阶段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音乐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古代民族音乐作品,帮助学生构建其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以此来消除现阶段不良音乐文化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从现阶段高中生所接触到的音乐类型来看,其中一些是成人音乐、一些事思想比较颓废的音乐,这些音乐作品会对学生的思想与审美产生一定的冲击和不良影响,这就为高中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严重的阻碍。所以,现阶段高中音乐教师就要善于发掘教材中的中国古代民族音乐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例如,在《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一节的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欣赏《阳关三叠》、《扬州慢》等音乐作品,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歌曲,以此来实现传统文化的审美渗透。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一直以来高中的音乐教学就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所以对于音乐课程审美教育功能的发挥不全,这就影响了艺术类课程教学的效果。尽管素质教育的实施高中阶段的音乐教学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对于音乐课程审美教育功能的发掘还不够充分,所以这就需要得到教师们的重视。因此,在高中阶段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则需要发挥出音乐教材的优势,创设出优美的音乐教学环境,在每个教学环节都突出审美教育功能,以此来激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参考文献:
[1]吴戈.对美感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思考[J]. 艺术教育,2021,(01):7-9.
[2]潘雯琳.谈审美教育渗入高中音乐鉴赏课堂[J].戏剧之家,2020,(28):74-75.
[3]王珣珣.基于审美教育的高中音乐核心素养培养探究[J].文理导航(上旬),2020,(10):1.
[4]常江涛.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融入探讨[J].参花(下),2020,(08):123.
[5]王慧.发挥艺术课程的审美教育功能[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8,(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