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锡珠
江阴市祝塘第二中学 江阴 214415
摘要:“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改革下提出的理念,现已逐渐成为教学中的主流思想,这种理念要求学校和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的发展作为一切的出发点。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下,班级管理的中心目标应当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通过冷冰冰的制度来约束学生。本文基于初中阶段班级管理的必要性,从健全班级管理制度、充分相信学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正确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几个方面,分析“以人为本”理念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明确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职责,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以人为本。
引言:初中时期是学生从幼稚到成熟的过渡时期,这个阶段每个人都会逐步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而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又会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综合素质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如今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人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在深化素质教育的今天,迫切需要在班级管理中渗透以人为本的思想,推行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模式,营造自由发展的空间。“以人为本”要求学校能够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班主任则是其中的主要责任人,既要确保学生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取得一定的学业成就,也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学生做一个积极乐观,善良正直的人。
一、初中班级管理的必要性
班级管理的效果与学校教学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也影响到良好素质的形成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班级管理的效果取决于班主任的管理模式以及管理方式,而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往往只注重于学生的学习成绩,主要推行“以班主任为中心”的强制式管理,长期以来片面夸大控制与遵从,只追求形式化的纪律与秩序,却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班主任对学生的内心想法不了解,因此导致班级管理效果不佳,这与素质教育倡导的“以人为本”思想是不相符的。随着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学校对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初中班主任主动转变班级管理模式,创新班级管理方式,同时也要求班主任多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
二、“以人为本”思想在班级管理中的体现
1.健全班级管理制度
在班级管理当中,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是提高班级管理有效性的主要保证,一套好的班级管理制度,至少可以保证班级有良好的日常秩序。班级是学生生活与成长的重要基地,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班主任应当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制度的决定中,给学生一个民主管理的机会,这样既能够让每一个学生真正拥有主人翁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同时也可以调动学生遵守班级制度的自觉性。在制定班级制度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当让学生自己讨论、计划以及确定管理制度,从而制度内容的确定、形式的选择、具体的实施以及结果评价,都由学生自己来完成。任何水平的班级管理,都应做到常规工作无疏漏,让学生全员、全程参与到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中,并在自主管理方面积极探索,这样才能使班级管理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由此看出,“以人为本”思想下的班级管理应重视自主管理意识,班主任才能既放手,又放心。
2.教师应当充分相信学生
尽管初中生的心理和性格还不够成熟,但三观已初步形成,对于是非对错已有自己的判断,因此教师不能再像对待小学生那样,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学生。学生在这个时期自我意识非常强烈,具有自我管理的能力,并且渴望独立自主,家长和老师的硬性约束反而会使他们反其道而行之。
因此教师不妨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管理班级的权利,让学生成为自己的主人,成为班级的主人,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实现发展与进步的场地。初中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都极高,家长和教师不必担心参与班级管理工作会影响初中生的学习,事实上,二者不仅不冲突,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相互促进。因此,让学生的自我管理逐渐替代教师的硬性管理,不仅能减轻老师的负担,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人为本”的根本落脚点是“一切为了学生”,而对于学生的培养不仅包括知识培养,还包括道德认知培养、社交能力培养、身体素质培养等。这些内容都需要教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逐步进行渗透,所以班主任应当主动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对班级管理工作进行适当的安排,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也借此机会培养同学们的团结协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突发情况处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使同学们不仅在学业上有所收获,在综合素质层面也有较大进步。班主任可以经常鼓励同学们发展课堂以外的其他技能,根据每个同学的性格特点和内心想法给他们安排适合的班级管理工作,尽量让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参与,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质。班主任应当时常鼓励学生自主组织班级活动,比如班级内部的辩论赛,篮球赛,主题班会等,由学生内部自荐或推荐主持人,裁判,策划,美工等负责人,自主制定规则,可以以小组形式,每位同学都有相应的任务,这样可以充分激发每位学生的潜能,在活动中,大家也会自觉遵守规则和纪律。
4.正确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
如今的初中生思维敏捷、有追求、接受能力强,但同时他们的思想又错综复杂,容易受到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得部分学生形成一些不良习惯与行为,学生之间的矛盾与摩擦也因此增多,人际关系变得复杂。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学生产生矛盾与摩擦是极为普遍的一个事情,但班主任在处理学生矛盾时的态度与方法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对班级管理的认可 度。基于以人为本思想下的班级管理,班主任应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学生之间的矛盾,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解决学生之间的矛盾,使他们化干戈为玉帛。
5.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初中教育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层面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许多学生在这段时间会叛逆、焦躁、易怒,心态波动较大,不同学生的情况可能呈现两种极端。在这一时期,学生内心会衍生多种多样复杂的想法,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认同,但又不愿与父母、老师、朋友分享。随着学生交际范围逐渐扩大,其行为与追求越来越受到家庭与社会的制约,学生也因此出现封闭、攻击以及妥协等心理现象。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用心与学生沟通,学生才会选择相信班主任,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效果也会进一步提高。基于以人为本思想下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细心的去感受每位学生的心理变化,充分理解他们的苦恼,并及时给予抚慰,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个性化教育,让学生感到温暖,增强师生间的信任度。比如,当教师发现某个曾经很活泼,上课总是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十分具有表现欲的学生突然变得十分叛逆,频繁扰乱课堂纪律,影响他人学习,与老师对着干,这时教师不能一味的批评指责,而要多方面地去观察他的行为表现,找机会与他进行谈心,若学生能够敞开心扉,对老师说出转变的原因与内心的烦恼,老师便可以做一个倾听者,并尝试帮他解决问题。若学生不愿意配合,教师可以与其要好的同学或家长联系,了解其生活情况,找到问题所在,通过一些方式让其感受到关怀,重新树立自信心,找回积极乐观的态度。这样的做法,才真正遵循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让学生感受到爱,以获取学生的信任和配合。
结语:综上所述,将以人为本思想渗透到班级管理中是初中教育的指导性思想,是当前教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也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素质以及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初中班主任应当明确自己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与目标,优化、创新班级管理方式,融合以人为本的思想,切实提高班级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文成.柔性管理与初中班级管理探索[J].中外交流,2019,26(17):109.
[2]唐婷.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 “以人为本 ”理念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11):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