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鲁迅笔下的家庭教育观及其同现实的联系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2期   作者:张祖源
[导读] 鲁迅先生在其一些作品中以幼年儿童为主题,或展现儿童天真烂漫的品格
        张祖源
        河南大学    475001
        摘要:鲁迅先生在其一些作品中以幼年儿童为主题,或展现儿童天真烂漫的品格,或抨击封建专制对儿童成长天性的扼杀,或对畸形的家庭关系提出质疑和否认。这体现了他对儿童健康成长的关切以及对中国家庭教育观念的思考与探讨。我们今天有必要再对其进行探究,其思想对于现代家庭教育观念的形成以及儿童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鲁迅;家庭教育观;现实联系;
一、儿童形象代表
        鲁迅有八十多篇文章谈及家庭教育,塑造了许许多多的儿童形象,这些形象或为具体的人,如《社戏》中的“我”、《风筝》中的“弟弟”;或为一个群体的代表,如《从儿童的照相说起》中的所谓“驯良”的中国儿童、《狂人日记》中被他们“娘老子”教的也要“吃人”的同村儿童等。这些形象大致又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完全被封建专制家庭观和封建道德伦理观戕害的儿童。第二类,已经被这样的环境所侵染,俨然成为封建专制“帮凶”的儿童。正如鲁迅在《上海的儿童》一文中说:“中国中流的家庭,教儿童大抵只有两种方法。其一,是任其跋扈,一点也不管,骂人固可,打人亦无不可,在门内或门前是暴主,是霸王……其二,是终日给以冷遇或呵斥,甚而至于打扑,使他畏葸退缩,仿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这样两种教育方式,只能教育出来千篇一律的两种儿童。前一种儿童屈辱下跪,一味奴化;后一种儿童对内粗暴残忍,然而到了外面“便如失了网的蜘蛛一般,立刻毫无能力”了。想想当时的中国社会,不就是在那种教育体制下教育出来的后一种儿童压迫前一种儿童,而后又被列强侵略压迫的丑剧吗?这两种儿童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少年儿童乃至国民的普遍姿态。
二、家庭关系及教育问题探讨
        家庭关系是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的象征,标志。然而中国传统家庭中的家庭关系大多是畸形的,父与子之间大多是支配与被支配,恩赐与被恩赐的关系。《孝经》中有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里明显是将儿童作为父母的所有物,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卧冰求鲤”,“郭巨埋儿”等等耳熟能详的故事,无不在宣扬着封建伦理家庭观念,将“儿”作为父权的支配品。但其实,正常的家庭关系不应该靠“恩”来联系,而应该以“爱”为纽带,父辈理应怀着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疼爱与为儿童前途未来着想的关爱;儿童理应怀着对父辈尊重有加的敬爱和赡养爱护父母的孝顺。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尊重,相互促进,共同维系家庭关系,这样才是正确的。
        我们来看鲁迅对于家庭关系的观点是“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父母应该增加义务意识,而绝非权利意识,应该将眼界放大放宽,从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儿童。需明白,儿童,是一个社会具有活力的基础,如果连他们都被拘束,被压迫,那么整个社会,整个民族,还有什么生机呢?儿童,不是家长生命的延续,不是延续的“香火”,家长应该能意识到,生儿童,教育儿童不是为了小家庭的繁荣,而应该是其主动承担起的社会责任,是为社会和人类进步而培养儿童,这样才是正确的家庭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对于“神童”的感情倾向,即对于那些所谓“早熟”的儿童大加赞赏。那是因为“往昔的欧人对于孩子的误解,是以为成人的预备;中国人的误解是以为缩小的成人。”成人总以成人的眼光去对待儿童,以成人的标准去将一切道德观念,封建思想,以及所谓的处事原则,全部生硬的加之于儿童,强制的扼杀掉了儿童的天性。儿童的思想本该是自由奔放,无边无际,天性本该是活泼开朗,天真无邪,而中国的家长硬要把他们按在私塾的座位上,摇头晃脑地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教育他们所谓待人处事的“人生哲理”,然而却不知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儿童磨灭了天性,丧失了自由,社会创新的土壤从根本上被消灭,以至于整个国家和民族丧失活力,丧失创造力,任人宰割。

当时中国的社会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教育问题,正确积极的教育模式,是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是社会进步的必要动力,是国家富强兴旺的不竭源泉。倘若那时国人能更早意识到教育问题,或许中国受的苦难还应更少一点。
三、家庭教育观综述
        首先,要先将儿童摆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将他看做一个独立的人,而绝非忽视儿童的意愿,忽视儿童的诉求,或许有时候他们的想法极其幼稚,但是不认真对待的态度是十分不可取的。鲁迅先生曾在谈及儿子周海婴时说到儿子曾问他“爸爸可不可以吃。”先生想了想回答说,吃自然是可以吃,不过还是不吃的好。鲁迅先生听到儿子如此“大逆不道”的话,并没有生气或者是一笑了之,而是将其摆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来回答问题,我们如今看来这样的问答似乎有些不合常理,但正是这样的态度,体现了先生对于儿童的平等看法。
        其次,要对于儿童有正确的教育。正确地教育的内涵不仅仅是令他们身体健康,学习优秀,同时也应该使他们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行以及睿智的思维。先生曾说“小的时候,不把他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如果在孩子小时候的时候不对他实行正确的教育,那么他长大了也不会形成正确的观念。前文提到鲁迅先生作品中孩子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被放纵,一类是被压迫,被呵斥。前者主张“动”,家长使儿童放任自流;后者以令儿童“听话”为目的,主张“静”,反对“动”。鲁迅对这两种方法是很不以为然的,“他一方面想把儿童从‘为所欲为’的教育环境中拯救出来,克服其任性胡为的脾性,回归儿童天真善良的本性;另一方面,反对‘静’的教育,认为这样会 把一个‘活泼,健康,顽强,挺胸仰面’的孩子变得‘畏葸退缩’、‘低眉顺眼’、‘唯唯诺诺’。”先生始终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来关心孩子们的成长,他希望中国的孩子既不不傲慢放肆,也不懦弱无能,而应该拥有健全的人格以及高尚的品性,这样对中国发展才是有益的。
        最后,要对儿童有正确地解放。“鲁迅提出‘解放儿童’,就是要把儿童从封建主义统治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从愚昧无知的家庭教育中解放出来,从一切旧思想、 旧习惯的条框束缚中解放出来。 这个思想和五四时代精神保持一致。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民主、 科学的口号,反映在教育上就是反对用旧道德毒害儿童,提倡用新道德教育儿童;反对用封建的旧文化禁锢儿童,提倡用科学的新文化启发儿童;反对用落后的旧文学奴化儿童,提倡用进步的新文学陶冶儿童。”解放,即指身体上的不再受束缚,也指精神上的健全完善。这样的解放需要家长以身作则,形成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儿童。不能家长做一套,却和孩子说另一套,这样知行不合一,是很难引起孩子的认同的。
四、现实联系
        我们到如今依然在研究鲁迅,研究他的文章,就是因为他的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我们如今依然没有得到解决,甚至有愈演愈烈的倾向。当今时代,国家之间相互较量的越来越激烈,而归根结底,竞争的还是教育水平。我们如今的家庭教育依旧是有明显的问题存在的。家长并没有正视孩子的存在,孩子既不是家长的附庸,也绝不是要用来“供奉”的“活菩萨”。现在的一部分家长依旧采取一百年前的那两种教育孩子的方式:或对孩子完全不管,任其胡作非为,显著表现为如今越来越多的“他还是个孩子”之类的话语;或是将孩子“捆绑”在身边,动辄打骂,乃至讽刺挖苦孩子,肆意摧毁孩子的自尊心和信心。这两种教育方式都不是正确地教育方式。真正教育孩子的方式,应该是用上文提到的三点正确地手段去引导,影响孩子,这样才能使孩子健全地发展。
        鲁迅先生对于儿童的人文关怀在其文章中显露无疑,我们从家庭教育的观念上来看待先生的文章,能发现许多放之今天依旧借鉴价值的观点。这些观点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家庭教育,更好地促进孩子健全的发展,使之成为真正能服务社会的人。
参考文献:
[1][2]鲁迅.鲁迅全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161-162.
[3][4]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252-253.
[5]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15.
[6][7]马天保. 遵守幼者本位的道德:鲁迅家庭教育思想的中心[J].文学教育,2016.07:164-166.
[8]石建军 张金玲.鲁迅儿童教育思想探微[J].青少年学刊,2019,(1):43-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