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2期   作者:朱翔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行,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朱翔
        湖北省仙桃市彭场镇第三小学   433018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行,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作为学生科学启蒙阶段,科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高效的实验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活跃学生的大脑思维。当今的小学科学教师,在进行科学实验教学过程时,要创新教学方法,做好多种课前准备,在科学实验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科学  实验教学  问题  解决途径
        【正文】学生作为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而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需要教师积极的引导学生参与到科学探究实验中,丰富学生的实践情感体验,让学生充分的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促进大脑发育,帮助学生形成严谨且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一、小学科学实验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1实验缺乏计划性
        之所以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大力的提倡科学实验教学,是因为经大量调查发现,很多小学生对于科学实验是有着浓厚的兴趣的,他们的好奇心较重,在面对新事物时有更好的探究欲望。然而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当今很多学校都无法保证对科学实验教学的落实,仅仅是通过多媒体进行短视频展示,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来观察并了解实验,这种做法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还导致了学生缺乏了一定的实验情感体验。另外值得探讨的是,很多学生在进行科学实验活动过程中,他们的兴趣仅仅来源于好玩心理,而忽略了这堂实验课的目的,在老师为学生展示完实验后,学生也很难对于所观察到的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在表面上看起来课堂十分热闹,许多学生都参与到了课堂中,然而课堂效率没有达到,科学实验教学也就显得对于科学教学来说没有多大的影响,而且还占用了课上的讲课时间,由于一堂课时间有限,很多教师受学校进度要求以及实验效果不良等因素都果断放弃了科学实验教学。
        1.2科学实验的开放性无法掌握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过程中,首先是教师帮助学生准备各种实验所需材料,以及用制定好的研究课题让学生进行实验,这就直接明确了学生实验的目的性。然后教师为学生示范操作方法,通过教师亲手为学生展示实践操作方法,以后再让学生进行模仿来达到实验教学。最后是教师让学生共同填写实验总结,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实验教学。通过教师统一规范的指点学生的实验报告具有规范性和科学性,教师在工作上也减少了对于学生实验后的问题处理过程。然而,新课改要求在课堂中要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在此基础上,课题具有了不定性,科学实验的方法以及教学过程都发生了改变,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规划,他们在进行实验探索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多样性的方法也导致了实验教学的问题多样化。


        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2.1做好科学准备工作,培养学生好奇心
        在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能否达到实验教学效果和教师的科学实验前准备工作是否准备妥当有着很大的关联,即使新课改要求提升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教师也不能对学生放任不管,然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来选择具有话题度的科学实验,也可以通过确立科学实验话题,让学生更乐于参与的教学方法进行科学实验,教师在进行科学实验的课程开展时,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学生的学情为基础,制定学习规划,保证实验教学的难易度,避免让学生产生排斥感。与此同时,教师要充分的注重对学生科学好奇心的培养,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例如,在“降水量的测量”一节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提前检查好雨量器以及人工降雨模拟装置是否可以正常使用,在检查好这些科学实验材料后提前进行模拟实验教学,在流程可以顺利完成后进行实验反思,保证在课堂中实验的稳步进行。其次,教师在进行为学生讲解降水量的测量时可以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测量水的体积,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学生思考过后,教师为学生提供多个实验材料,让学生进行探讨,哪个容器更加适合测量降下来的雨水,完成学生对于实验材料的选择。学生选择完毕后,教师出示制作好的雨量器,加深学生对与量器的了解。接下来,教师为学生展示人工降雨步骤,可以找几位学生共同完成,调动学生的好奇心。
        2.2小组合作学习,加强实验活动目的性
        新课改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多样的学习方法,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符合时代科学教学发展要求。在进行小组合作过程时,要提升学生每个人的科学素养。首先,教师要让每位组员明白自己在组内担任的责任,根据自己的工作进行相关的活动,避免一些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浑水摸鱼,这样就达不到学习效果,也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组任务要做到分配平等,人人参与。其次,教师要帮助每个小组选好组长。选组长的方式可以通过组内投票等充分征得每个小组成员的意见,这样既不会让某些小组成员产生抵触心理,还会减少小组内部的不必要矛盾。另外小组成员内部人员的分工要注意定期轮换,科学实验教学是一项长远的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探究课,为了保证实验教学的效率,教师要注重各个方面的平衡。与此同时,玩是学生的天性,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要明确每个小组的实验目的,不要让他们抱着侥幸的心理,在课上将实验当作游戏,加强课上纪律管理,体现科学的严谨性。
        例如,在“温度与气温”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提问学生,“怎样确定某个地方的平均温度呢?”,“大家知道气温的概念是什么吗?”,通过提问引出气温的概念,气温是指在室外阴凉以及通风地方通过每天在同一时间内测量出来的平均温度,引起学生的思考。接下来,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大家知道我们发烧了会用体温计测量,那测气温的叫什么呢?”,让学生认识气温计。接下来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分别让每个小组测量走廊上,教室内、图书馆中三个场所的温度,要求每个小组将自己组内的小组人员工作安排名单由组长汇报给教师,教师在审核完后,要定期的检查小组工作,保证每个小组工作的效率。在学生反复测量后,教师可以将这三个组的温度进行比对,让学生加深对温度来源的了解。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当今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学实验的目的性不够强,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并充分的做好实验前准备工作,保证科学实验教学的稳步进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奠定学生之后的科学核心素养。另外,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实验的开放性逐渐加强,教师要掌握好开放力度,积极的展开小组合作,切实提升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1]张世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法的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2):42.
        [2]张庆红.以“趣味性实验”做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J].学周刊,2021(05):95-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