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信息技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2期   作者: 潘永 潘均
[导读] 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相融合,为音乐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的广阔空间,
        潘永 潘均
        重庆市北碚区教育事务管理中心
        重庆市北碚区三圣镇初级中学校
        【摘 要】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相融合,为音乐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的广阔空间,为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创造了条件。如何正确地在音乐课堂里使用信息技术,让它更好地服务于音乐整体教学呢?本文笔者以几年来音乐教学的实践经验为例,围绕着信息技术在创设情境、化解难点、欣赏审美、激发创造几方面的功用展开了论述,阐释了信息多媒体在音乐课堂中起到的作用,以此把音乐教学带入一个崭新的天地。
【关键字】信息技术   音乐教学   运用
【正  文】
        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仅改善了教学硬件,更完全改变了长期以来以“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具深远的意义。笔者从事中小学音乐教学多年,在现代信息技术出现以前,音乐欣赏教学主要以单纯依靠听觉、教师讲述的方式进行,深感音乐教学,尤其是欣赏教学死板乏味,有些学生也因此不喜欢上欣赏课。如今有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这使得欣赏教学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验、表现音乐。那么,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究竟起到了哪些作用,又如何有效地运用呢?现谈自己一些微薄之见。
        一、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促进了音乐教学方式的改革。
        课程改革不是单纯的教学内容的改变,它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在过去传统中小学音乐教学中,一些学校因为缺乏音乐设备和专业环境,教学主要依靠教师的口述弹唱,学生们只能被动地接受。这样造成的结果是:一堂课下来,学生勉强能将歌词曲调记下,但对歌曲的思想和意境却难以了解,越小的学生越不知其意。
        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工具,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这样,学生就能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在丰富的教学资源里,探索知识的奥秘,改变了传统音乐教学中口传身授的学习方式,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到主动地探索,大胆地实践。随之而来的是,以往传统的课程无法适应学生的需求,多媒体信息技术为新课程改革下的音乐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正处在活泼好动年龄的中小学学生而言,传统的授课模式显得古板,难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多媒体的形象化、立体化有效地克解这个弱点。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如果学生被音乐描写的画面所陶醉,或被音乐叙述的故事所吸引、被曲作者的精神所感动,就能更吸引学生聆听新的音乐,有效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例如:在欣赏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时,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作用,展示春江花月夜的美景,播放张若虚的诗,并请同学们一起朗诵,将诗情画意融为一体,构成了一个奇妙的艺术世界。又如,在教《走进美洲—美国音乐》一课时,放完歌曲之后,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体验乐曲的情绪,教师特意又播放两个不同情绪的动画视频,一个欢快,一个舒缓,然后让同学们从中为乐曲配上一个合适的动画。在课堂上,大家都听得很有趣,也看得很认真,很快就找到合适的动画,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们深入地掌握了曲子的风格和情绪。
        在信息多媒体网络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大屏幕投影代替粉笔加黑板,用图文、声像代替口说手画传递信息,更具表现力。如初一《永远的莫扎特》一课中,在多媒体课件中,教师把旋律的走向用图谱随音乐的变化而变化,这样让遥远的古典音乐更贴近生活更直观,有助于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乐感。再如在小学三年级《梦幻曲》一课中,老师用多媒体课件制作了五彩缤纷的泡泡随音乐的起伏来表现这种梦幻的感觉。在听音乐时,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音乐中,不约而同地伸出双手随这些泡泡一起起伏,这样下来,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


        用课件中的模像完成演示、参观和实验等多种教学环节.形成一个形象互动的教学模式,这种授课模式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如:在教学一年级音乐童话故事《龟兔赛跑》一课中,考虑到学生们年龄偏小,又刚接触音乐,要如何能让学生在众多的音乐形象中分辨那是乌龟,那是兔子?笔者借助多媒体直观形象,制作了兔子和乌龟跑步的动画,再配上不同的旋律。通过鲜明的对比,孩子们对乌龟和兔子的形象有了深刻的认识,不知不觉中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准确地把握艺术形象、理解音乐作品。
         三、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有效转变了教师的授课方式
        教师以 “专家”和“引路人”的身份代替了传统教学中主宰和监护人的身份,授课方式由“讲”变成了“导”。教师把教学的重心放到启发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上。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度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例如:小学四年级《我爱我家小竹楼》一课中,曲子有两条差异很小的旋律,以往只能让学生们多听几遍来自行感受,即便如此,乐感差的学生依然无法辨别。有了多媒体课件后,我制作两条不同的线条随着音乐旋律走动,让同学们看图形比较辨别,这样很快就能掌握到它们之间的异同了。
        在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可以向学生传达音乐的感悟,培养他们的音乐细胞。例如:在欣赏《拉德茨基进行曲》时,指挥家小泽征尔陶醉的表情,夸张的手势表明他已被陷入音乐的魅力中,我有针对性对同学们指出来,他们觉得很有意思,还随着小泽征尔打了拍子。在演奏中,音乐家们风趣、幽默的眼神、表情和微微晃动的肢体语言,这些细节均传达音乐家们对音乐的感受。目睹他们在演奏中如此地投入,同学们深受感染,整个学习过程都非常专注。
        由此可见,利用信息技术及科学的教法,可创设富于启发性的情境,引导学生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的学习能力,使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运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大力提升和培养学生综合理解能力
        音乐需要学生用心聆听,体会,进而转化为一件情感的流露。然而,过去在学唱一些歌曲,特别是影视歌曲时,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能是为教歌曲而教歌曲。学生受年龄和时空所限,往往只能感受旋律等表层的美,无法深入地领会歌词的内涵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更遑论深层次地品出歌曲的韵味。有鉴于此,教师可事先准备一些歌曲的相应的影视片段或优美的画面和图片来把音乐描绘的场景直观地表现出来。上课时,教师先用多媒体来播放片段或欣赏图片,让学生“看到”音乐,从中领会歌词的内涵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更好地感受音乐之美。例如学唱《当兵的人》时可放映阅兵仪式片段,让他们感受军人的威武刚毅;学唱《雪绒花》时则播放《音乐之声》中演出的片段,形象地传达雪绒花的绰约浪漫;学唱《友谊地久天长》时就观看影片《魂断蓝桥》片段,再现友谊的美好。通过画音配合、情景交融,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故事中去,更加深刻地领会歌曲的内涵和意境。 
        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由于一些主客观条件限制,长期以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音乐和多媒体的结合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难题,它用“导”来启发、引导、组织和鼓励学生的“学”, 在师生互动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欲望,这样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员学习的信息源主要来自教员与书本,学员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基本上也取决于教员对书本知识的教学规划和设计的圈囿,发展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提升了学生们的音乐素质。
        总之,在中小学一线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巧用多媒体教学媒介,让学生有效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增强他们的音乐素质。但在利用时,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切忌不分情况、不分时机地滥用多媒体。教师要注意适时适度使用多种媒体,实现优势互补,以使教学取得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葆萍、王迎、鞠慧敏,《信息技术教育运用》 [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 王柏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系列》[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