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锋
(广州美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摘 要: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现实课程和网络课程都应然发挥思政育人的功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并非现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如同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的关系。基于网络上教育内容博杂,学习主体自由度高,主客体交互活动丰富等原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平衡学科的学理性和道德教育的政治性,调融价值选择的多元性和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兼顾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丰富性。
关键词:课程思政、现实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着力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文件的出台是针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孤岛”地位,教育功能的弱化趋势,以及部分高校课程思想引领意识模糊的问题,可谓有的放矢,正当其时。以此观之,在课程思政的教育背景下,高校致力于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构建全面覆盖的课程思政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在课程思政的建设思路下,高校的所有课程都蕴含思政功能。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从教育的载体来看,学生接触的课程不仅仅局限于现实的课程,网络课程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因此,课程思政的建设除了着眼于高校在现实,线下开设的课程之外,关注虚拟世界、网络的课程思政建设亦是应有之务。与现实的课程相比,网络课程在教育内容、教育媒介、教学方式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和差异性。这意味着我们在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需要探讨其合理的地位,以及如何在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基础上,建构针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体系。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
从唯物史观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从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并促使其自主地接受这种影响,从而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社会实践活动。”[1]而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和工具,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自然而然也是政治观点、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载体,但载体的设立不仅仅从教育者出发,满足教育者的目的计划,更应该立足于受教育者学习过程、自身实际。前者的思路为自外而内,以理论灌输法为主,后者的思路为自内而外,启发引导式为主。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不少人认为网课的形式摆脱了教育的时间、空间限制,在传播上更具有广泛性,及时性,且能极大程度上减轻教育者的体力、脑力负担。这种认识揭示了信息时代网课带来的便利,同时也隐含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线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延伸的逻辑。循此理路出发,我们很容易导入网络思政课程只是线下课程录制、分享的结果。学生参与网课的学习具有很大的选择自由性,学习自主性,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适用传统的‘灌输’方法,因为在网络中不可能对网民进行面对面强制性的信息灌输”[2],两者有着很大的差异性。下面,我们从“课程”的概念理解入手,分析在网络上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涵盖的范围,进一步将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对比,以求理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
首先,从以生为本的理念出发理解“课程”概念,把握“三全育人”原则。我国对于课程概念的理解,可追溯到南宋朱熹,他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这里的课程指的是学习内容的次第顺序,朱子认为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是五经(《诗》《书》《礼》《易经》《春秋》)的阶梯。在西方,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原初的意义从“Currere” 开始理解为“跑道”,课程是教育者为不同学生设计的跑道。他者的“设计”如何满足每一个体的教育需求?这种认识后面也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当代中国的课程设置援引自西方,也正经历这样一个认识变化的历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教育具有一定程度的时代性和政治性,课程的设置也体现了时代对人才的发展要求和国家对公民的价值观要求。为此而设置的课程满足了育人的普遍性要求,但学生的经验认识过程具有个体性,他们通过不同角度地获取现有的教育资源,从而完成知识和价值观系统的建构,两者构成的张力是以师为本和以生为本的理念差异造成。在虚拟世界,学生获取的资源可谓包罗万象、良莠不全,故网络课程比现实课程的范围也大得多。即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并非所有的网络资源都成为学生的课程。只有客观世界的事与物进入到个体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才能成为相应的课程。因此,在广阔的网络世界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并非没有着力点与抓手。这条“线”就是当下学生的个性特点,顺藤摸瓜找到他们接触的网络资源,进而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尽管每一条“线”有所不同,在大数据的时代,共同的趋向总能找到。对于个别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虽然不胜枚举,难以穷尽,但这也构成了网络上课程思政建设的阵地,不可丢失。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个“全程”就是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只有把现实课程和网络课程统一起来看,才能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才能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恰如其分的定位。
其次,跨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性认识至本质性的认识。网络一开始出现是作为一种信息获取和人际沟通联系的工具,因此最初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人们常常采取封堵、蔽塞、取缔的方式。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网络已成为了一种生存方式,是相对于现实生活的虚拟存在生活。“两种观点,一种是将网络作为一种信息技术和信息交往平台,从网络的工具性角度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界定,另一种则是将网络作为一种人的活动场域和空间,作为人的一种生存方式,从社会性角度所进行的界定。”[3]这种认识的跨越,不仅凸显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而且开启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新的探索。现实的师生地位高低被虚拟世界的符号平等所取代,传统的理论灌输被网络语言的交互沟通所接替,固定化的教学设计逐渐走向开放式的讨论。
最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如同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的关系。承上所述,网络课程也是育人的重要部分,在网络上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也具有必要性。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常看到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悬殊、厚此博彼的境遇。21世纪后新兴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研究、工作力量、评价机制等方面上仍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另一方面,未来思政教学又呈现出现代化、信息化的态势。在肯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地位的同时,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协调现实思政和网络思政的关系,来构建完整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共同发挥好思政育人的作用。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在现实思想政治教育之后。从实践的层面来看,网络思政教育已然成为思政工作发展的客观需求与必然趋势,并且相互交融。因此,网络思政和现实思政是相互区别又有联系的辩证关系。借用宋代理学家的说法:“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此两言者,如车之两轮,如鸟之两翼,未有废其。”(朱熹《与孙敬甫书》)二程点出涵养德性和研究学问需要“敬”、“致知”门径,朱子发挥尊德性和道问学为读书人的两重工夫,废一不可。此比喻形象生动,常为后人所采用。当代社会治理常援引形容德治和法治、改革和法治等关系。借此观之,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也是如此。
“翼”、“车轮”只是位置不同,分工不一样,其目的却是一致的,但又不能简单认为两者雷同。明了此关系,我们看到任何厚此薄彼、有所偏废的做法,只会偏离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方向,影响思政工作合力的发挥。
概括而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并非现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现实思想政治教育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一部分,都承担着公民素质的培养和涵养个体德性修养的任务。相比较而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更为广泛,内容更为博杂,方法论体系的建构上更是任重而道远。
二、方法论的反思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就是在唯物辩证法指导下,为了解决人们的思想、观点和立场问题,采用的由诸种方法所构成的科学体系,简单地说,就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体系。”[4]如上所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现实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具有一定目的性、实践性和超越性的活动。同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虚拟性、自主性和适用性的特点。因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开设不能照本宣科,依葫芦画瓢,在网络课程的思政建设中更需要注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
(一)平衡学科的学理性和道德教育的政治性
在虚拟世界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其目的也是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主导,促进人们形成符合社会和个人发展需要的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因而意识形态的引导教育仍为这类课程的第一要务。虚拟世界开设的其他各类课程,其本身亦兼顾知识的传授和道德教育的双重任务,脱离了道德属性的教育课程,也就意味着知识离开了人而存在,失去了知识的人本价值。马克思曾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作,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5]所以人是“现实的人”,人的道德属性是在一定的经济、政治基础上发展起来,作为文化反作用经济、政治表现形式的课程教育,最后促进人的发展,也是在其具体的经济政治社会中。总起来看,无论是虚拟世界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还是其他类课程,在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一定程度的政治性总是不可避免。然而,当知识传授的政治性逐渐掩盖学科的学理性,课程教育的过程也逐渐模糊成为理论的宣讲会、学习会、研讨会,如此便混淆了教育活动与政治活动的区别,无疑对于学科的发展,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产生明显的阻碍作用。在虚拟世界的特殊场域中,这种弊端更为凸出。现实世界的课程开设一般会经过不同层级的审查,有一定教材作为指导,而虚拟世界的课程来源众多,内容博杂,受教育者的自由选择性大。如果课程的政治性完全缺失,思想的旗帜不明,人们的精神世界很容易混乱。另一方面,如果政治性凌驾于学术性,在自由选择的网络课程中,其吸引力和传播速度都会大大下降。那么学科的学理性和道德教育的政治性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冲突?问题的关键在于厘定学理性和政治性的边界,在保有自身学科严谨性、科学性的同时,课程本身都应当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朝着立德树人的方向设计。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避免理论灌输法后,应转向宣传阵地的建设,以丰富的信息呈现,来引导学生经历事实认定到价值认可的过程。其它网络课程宜用隐含的方式将政治性内在于历史人文,现代科学知识当中。在立体化、动态化的网络课程知识中,不同类型的课程承担着不同的思政职责,避免样板课、一刀切等做法。
(二)调融价值选择的多元性和意识形态的主导性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刚兴起的时候,基于“网络工具论”的定位认识,在具体开展的教育过程中,经常采取“防、堵、管”等防御措施,也常收获立竿见影的“风平浪静”的效果。随着参与网络的主体人数越来越庞大,信息内容的博杂,交流活动的逐渐频繁,这种方式也渐渐捉襟见肘。首先,通过“减”的方式来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正确性常出现滞后性。其次,网络越来越发达,这种方式背后需要耗费越来越多的人力、物力。最后,网络的管理意味越浓,服务意味相应越淡,容易引起网民的叛逆心理。网络课程提供丰富的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知识,尊重中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多元并存,并不一定会削弱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唐宋时期,佛教文化的兴起,一度使“儒门淡薄,收拾不住,皆归释氏”。然而正是佛道的冲击,儒家思想完成了精微化、哲学化的心性论建构,儒家思想重新焕发光彩。因此,文化的交流与冲突常带来新的时代问题,而马克思主义正是在冲突的实践中不断实现中国化,产生了系列的成果。苏格拉底曾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网络课程的思政建设,其主要目的不在于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而是培养他们的理性意识,在多元的文化环境中,经过自我的理性审视,明白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将来应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因此,我们一方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建设,另一方面对于负面信息,除了澄清之外,开设相应的课程进行“真理大讨论”,以实践的方式去检验何者为真,何者为假。
(三)兼顾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丰富性
与现实课程不一样,学生在网络上主要是基于兴趣爱好而选择课程,即使部分网络必修课程,如果他们的学习意愿不大,也会选择“挂机”等方式消极对待。网络课程只有做到形式新颖、贴近学生、内容趣味,才能保有“流量”。有了课程的听众,下一步我们才能谈如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重要性,积累了不少经验成果。例如建立思政工作者交流的主题网站、打磨思想政治教育经典课程在超星、慕课等平台共享,利用抖音、腾讯会议、zoom等工具进行直播授课,增加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另外,现实中的实践类课程,在虚拟世界中同样可以开展,如举办线上论坛,读书会、学习打卡活动等等。可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由平面化走向立体化,教学过程也由教与学的双向过程转向虚拟世界的体验式学习,教育的主客体之间身份模糊而交互性更强。形式往往是内容的载体,借鉴网络上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打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起来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是综合的、系统的、协调互动的,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上述原则方法的基础上,还需要明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责任,提高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平衡线上线下的精力,营造良好网络环境氛围,做好网络危机事件应对,疏导网络舆情等等,多点着力,综合施策、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才能建立起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体系。只要牢牢抓住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无论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便有机统一起来。两者的同向而行,协调推进才能最大程度发挥思政工作合力。
参考文献:
[1]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4.
[2] 刘梅.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方式——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05.
[3] [4]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89、3.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5.
作者简介:李晓锋(1993—),男,广东高州人,广州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辅导员,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