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益龙
(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浙江 绍兴 312000)
摘要:近年来,伴随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在各行业应用频率越来越高。我国中小学校的教学管理效率的提升已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教学管理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也是人才培育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本文阐述了信息技术介入中小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对信息技术助力教育管理精细化问题进行探讨,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关键词:教学管理;精细化;信息技术;应用策略
学校是我国培养人才的摇篮,而教学管理是中小学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作,为学生的进步与成长提供大力支持。“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计算机技术在社会很多企业中得到良好的应用,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我国中小学校常规的教学管理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科学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助力教学管理,有利于更好地达成中小学校发展目标,推动我国教育行业稳健发展。
一、信息技术介入中小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性
(一)提高教学管理效率
第一,以往的教学管理工作任务量繁重,且以人工为主体,经常产生工作失误现象,进而导致教学管理效率低下,质量不尽人意。而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入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既能够确保管理质量,又有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现阶段,国家中小学校管理一般包括教学资源、教师、学生、教学等几方面。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小学校办学规模日渐增加,使得教学管理任务有所增加。单纯运用传统方式进行教学管理,难以更好地推动教学资源升级、教学计划等教育教学工作。而在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融入信息技术,运用计算机等高新科技手段,可以快捷地划分与平衡各项工作,使操作更为简单,极大地提升了教学管理的质量与效率[1]。
(二)使中小学校教学管理更加规范
近年来,伴随社会的发展,国家中小学的教学管理逐步朝向综合性方面发展,教学管理覆盖面广,各环节联系紧密,若一个环节出错,则会影响整体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进而扰乱了教学秩序。因此,我国中小学校教学管理必须不断地规范操作程序,科学、严格地管理各个分支,有效地引进信息技术,搭建网络平台,提高操作的准确率与效率,推动中小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朝向更加规范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三)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中小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是我国中小学创办学校与培育人才的主要分支,在工作中需确保每一项资料数据非常精确,这样,引入信息技术才能提高信息的有效性,实现中小学校教学资源共享。信息资源更为透明,规避了以往舞弊现象。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入我国中小学的教学管理,已经获得相关软硬件设备的有力支持,有利于综合分类相关的数据。相关教师以及学校的管理人员可在网络平台上输入关键词进行索引,便于工作人员快捷地查询信息,为学校教育人员做出明智的教育决策提供帮助,带动中小学校管理工作稳步进行。
二、信息技术助力教学管理精细化的策略
(一)信息技术介入学生成绩管理
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包含很多内容,如学生成绩分类、导入及总结。需相关工作人员认真分析学校的课程性质、学员成绩、学分等因素,展开统计分析,并分门别类,为以后学生进行科目、考试成绩的查询创造条件,学生只需登录其个人账号即可准确查询相关信息。这项工作涉及信息十分复杂。若运用以往纸质形式处理,需要耗费大量人工,而且经常出现操作误差,而在学生成绩管理工作中引进信息技术,学生的考试成绩得到科学地分类,既降低了工作量,又实现了学生成绩、班级及格率、班级总分、平均分计算的自动化。相关人员采用信息技术,构建校园互联网平台,学生将个人账号输入系统,自主查询学习成绩。
同时,系统还可保留学生的每学年考试成绩,学生能够自行对比,及时调整学习计划,强化学分较低的科目学习,提高综合学习能力。在成绩管理工作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为学校师生快捷地对成绩进行查询、分析提供方便[2]。
(二)信息技术介入教学质量监督管理
传统的中小学校教学质量评估工作中,主要以问卷调查的手段让学生对不同科目教师予以评分,操作流程较慢,作弊问题严重,导致后续总结工作的混乱状态。主要因为后续的工作任务较重,难以采集到每个学生的内心想法。因此,在评价教学质量时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非常重要。学生可在校园的相关网络平台上登录自己的账号信息,在线上评价每科教师的教学工作水平,这段流程仅需花费两、三分钟时间。为了规避学生草率地评价,系统会设置学生评价以后才可查询学习成绩等项目。所以,学生必须改变以往主观评价的心理,为后续管理者对学习评价展开更好地采集、归纳提供支持,系统最后自动生成从高至低的教师评价的排列次序。学校领导准确地奖励表现突出的老师,口头鼓励表现普通的老师,有利于提高教师整体的修养水平与个人素质,使其更加积极地改进教学模式,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加强交流。在教学质量监督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既可让所有学生对老师予以真实的评价,又使老师清楚地了解自身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便于调整教学方式与方法,持守良好的教书育人的工作作风,并不断改进自身教学工作的缺陷,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三)信息技术实现网络教学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引进信息技术,利用计算机等相关设备,为学生播放各类演示文稿、教育视频、音频等,降低了知识难度,学生在直观地观察、思考中,更好地理解教师所讲内容,有利于实现知识的内化。同时,学生可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线上捕获有关知识点,及时弥补课堂学习中存留的疑问[3]。在课后,利用信息技术,不仅实现了学生订正作业的自动化,而且还能实现线上讲解、作业布置、后期解答等,信息技术丰富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为同学们提供了各种教学资源,如动画、音乐、视频等,教师可通过互联网平台展开在线教学,摒弃了传统课堂教学思路,扩大了师生的教学交流空间,打破教学时间的限制,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信息技术介入中小学校日常教学管理
在中小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关键是合理利用教室资源,有效地安排教学课程。教师在平常的教学管理中介入信息技术,便于其更清晰地掌握教室整体现状,不会出现以往教室反复利用,或闲置等问题。例如:教管部的工作人员在通知老师开会的时候,可在学校的官方网站上发布相关信息,教师第一时间接收信息,及时赶往会场参加教研活动,极大地节省了通知时间。又如: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无论是课程表的编排,还是教师管理,利用计算机均能更方便、快捷地进行各项数据的统计,科学地编排课表,实时了解教室空间的利用状况,提升教师工作效率,统筹规划各项教育资源,使得中小学校教学在良好的气氛中展开。
(五)信息技术强化师生互动
信息技术加强了中小学校师生的交流与互动,学生在自主开放式的学习活动下,产生极大的学习热情,便于有效引导学生,更好地配合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按照学校的教学要求,合理安排时间,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在线学习活动,学生自己拟定学习任务清单,及时向教师反馈学习中的疑问。教师为学生答疑解惑后,帮助学生提升自信,学生主动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结束语:
总之,我国很多行业均大量地应用信息技术提升效益,中小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引进信息技术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各中小学校领导及教学工作管理人员应对此保持高度重视,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育管理的精细化发展。摆脱管理工作的束缚,集中人才培养,教师在计算机系统支持下,快捷地完成学生管理工作,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艺颖.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改革概述[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3(01):82-85.
[2]张国永.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0,28(S2):267-269.
[3]詹继涛.基于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J].甘肃高师学报,2020,25(05):1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