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鹏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00
摘 要:混凝土工艺是现代建筑主体工程建设中一种非常常见的工艺技术,具有施工迅速、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其施工质量备关注。后浇带技术应用于房屋建筑工程中对减小砼裂缝产生的概率和保障项目建设质量以及房屋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后浇带施工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后浇带;施工;裂缝
前言:
混凝土作为现代建筑施工中常用的建筑材料,具有成本低、强度高、施工快等优点,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建筑工程的稳定与安全。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自收缩现象比较普遍,会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性能产生干扰和破坏。在混凝土自收缩中,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既能够对该种情况进行有效控制,也能够避免温度的影响及沉降情况的发生。
1、后浇带的技术内容
砼自身抗压强度可以对温度应力具有一定的抵抗作用,而后浇带宜在外界环境温度比较低时浇筑,后浇带的砼相对固结成型的各结构中的砼而言属于比较新的砼,所以为了防止新旧砼交界处产生裂缝,后浇带的砼强度等级应该比建筑设计的砼强度等级略高且拥有微膨胀的特性。从字面直接理解,后浇带就是建筑中砼浇筑程序相对较晚的施工地带。混凝土后浇带设计施工的关键是把握住混凝土浇筑的每一个环节,解决存在的混凝土施工收缩变形和温度变形问题,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应当全力保证混凝土不会因为自身和外界的因素再次发生变形。新浇筑的砼固化凝结过程中体积会收缩,多数在浇筑完成后1-2个月内完成,但温度的变化是反复经常的,当砼由于温度作用产生变形却受到外界限制时,砼结构中就会产生相应的内力,内力增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裂缝,在建筑中每隔一定距离设置合理宽度的后浇带缝隙,为砼收缩变形以及温度变形提供一定的预留空间从而避免了应力的产生。在房屋建筑中因钢筋砼在温度应力以及干燥收缩等作用下难以避免地会出现裂缝,根据施工规范和技术要求在砼施工实际中对建筑的墙、板、梁等部位预留一定宽度和规模的施工临时缝隙,暂且把建筑结构划分成若干独立的结构,等各结构在收缩结束后,经过一定时间的等待再在预留的缝隙中浇筑砼,实现对预留缝隙的填充和封闭,进而把各个独立结构浇联成一个统一整体。
2.后浇带施工应用
2.1对后浇带横截面形状加以确定
借助设置后浇带把不同结构暂时分离,待各分部结构的沉降量大于50%时再开始浇筑后浇带砼把不同结构连接起来,实现对沉降差影响的缓解和消除。后浇带的横断面根据其几何形状不同大体上可分为V字型、平直型、企口型以及阶梯型四种,而后浇带所选用的断面形式应与其所连接的砼结构的形式保持一致。根据板或者墙的厚度对后浇带形式加以选择,若厚度大于0.6m可用企口型,若厚度低于0.3m可选用平直型,厚度介于0.3-0.6m之间时可选用阶梯型。需要注意的是,平直型的后浇带承压能力较差,外部压力的持续作用会导致砼结构变形严重,所以应尽量避免选用平直型的后浇带。
2.2对后浇带实际位置加以确定
设计后浇带时首要原则是有利于结构应力的释放,而对应力的抵抗因该居于次要位置。房屋建筑裙房及基础结构在设计中通常是一体的,然而实际中因地质条件差异或者基础结构中地基处理质量不同,建筑不同部位的沉降会有很大差异。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砼各构件对荷载的承受能力,把承受能力最弱的构件设置为后浇带所在的实际位置。房屋工程建筑中往往把板、梁的反弯部位设计成最佳的后浇带位置,在剪力墙中万万不可把后浇带设置于墙体中心部位,因为这个区域对较大的弯矩或者剪力有相对比较强的抵抗能力,结构本身不会在应力作用下出现重大变形,所以在该位置设计现浇带是多余的,也不利于结构的承重。
2.3后浇带之间的间隔要合理设置
当下许多施工图纸中都为后浇带预留有一定位置,施工中就要遵循施工图纸的规划和设计开展施工,但后浇带之间的距离不必严格根据图纸限定的执行,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加以灵活变通。若在建筑设计图纸中没有设置现浇带,实际施工时就要依照施工规范以及需要增设后浇带。应加强注意的是后浇带间距应控制在0.4m以内,但不能低于0.3m,并且综合考量房屋建筑所处环境的气候、地质条件等对后浇带实际间距加以优化。施工过程中,也要结合具体工程情况,对浇筑间距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最大程度保障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质量,结合具体的施工诉求,对模板进行合理搭建,确保其稳定性,并将它的结构性能发挥到最大。
2.4配筋配置
房屋建筑每个部分之间的连接形式主要是钢筋砼,后浇带的设置势必涉及钢筋配置和切割,但如果切断各分部结构间的钢筋就会严重损害建筑整体的质量,进而威胁建筑安全,所以房屋建筑中某些结构间的连接钢筋严禁切割,如基础、楼板等特殊部位结构以及在建筑中起承重作用的其他结构等,钢筋的连续性严禁被打破,否则将威胁建筑安全。钢筋绑扎之前,要对它的质量进行抽样检查,确保性能达标,以提高钢筋质量,达到良好的应用效果。施工人员也要对施工图纸进行明确了解,对配料表和图纸进行比对,并核对钢筋尺寸,符合要求后,进行绑扎操作。当后浇带有较大的跨度必须对钢筋实施切割处理时,就要在后浇带施工前把割断的钢筋重新焊接之后再实施浇筑,以防止楼板、地基基础等承重结构产生严重变形。
2.5对浇筑时间实施严格控制
后浇带多被用于高层房屋建筑的主体建筑、基础以及裙房中,对建筑基础以及裙房等部位的强度加以精确的分析计算与校核,确保所获得结构应力的数值真实有效,通过后浇带的合理设置将建筑的基础与裙房短暂分离,待基础部位沉降确定以后,进一步确定浇筑后浇带的具体时间。主要遵循的原则为:(1)技术研究发现,砼结构浇筑结束以后其建筑结构的实际收缩会达到60%及以上,如果收缩速度比较快,则可以达到100%,对收缩带而言,分部的砼在浇筑完成2个月后其收缩变化基本结束,可以开展收缩带的砼施工;(2)温度带砼的浇筑时间与收缩带建筑时间大体相近,也是在建筑分部结构浇筑结束后2个月即可实施浇筑,另外由于地质条件、气候因素以及施工材料等限制可以适当延后温度带砼浇筑时间,但需要将其标注于施工图纸中。
2.6对浇筑温度实施严格控制
后浇带的砼相比已经凝固成型的房屋建筑分部结构的砼而言是新浇筑砼,在新旧砼的交接部位极易产生裂缝,对后浇带浇筑温度的管控必须科学、合理才能降低该类裂缝出现的概率,相关研究成果表明后浇带最佳浇筑温度是10℃,其产生的力学基础是热力学系统内的缩涨平衡点。在后浇带砼浇筑结束2天后就要择机对新旧砼交接部位实施收缝处理以减免裂缝的产生,收缝最佳时段是傍晚或者清晨。
3、注意事项
砼浇筑前要对后浇带的浇筑地点进行检查,把内部积水及杂质排除干净后让表面维持一天的湿润,为砼浇筑创造适宜的条件,清理结束后在砼浇筑之前使用围护材料将后浇带暂时封盖,同时构筑挡水带以防裸露的钢筋被腐蚀。严格按照后浇带的施工详图安设模板,并注意选用强度达标的模板,必要时以直径均一的钢丝网作为模板的辅助保护措施。梁支撑和板支撑是模板工程的主要构件。施工人员要对其进行计算和安装,确保它满足安装的具体要求。并对刚架进行应用,达到良好的支撑效果。施工过程中分别对模块和模板进行应用和整合,并搭设脚手架,最大程度保障施工立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重视侧模施工,避免发生跑模情况。模板施工之前,应用计算机对建设模型进行构建,确保施工之前将各项修改工作落实到位。
4、结语
总之,现代房屋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用比较普遍,其有助于保障房屋建筑的整体性能,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房屋建筑的砼施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极易出现裂缝等缺陷,后浇带的施工技术是修复该类问题的有效措施。该项技术的成熟运用以及其功能的正常发挥对保障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武春林.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5(30):42-44
[2]颜冬.提高混凝土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J].四川水泥,2018(1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