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物联网技术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2月36期   作者:薄秋燕
[导读] 在最近几年来,物联网技术在我国的多个领域中得到了深入推广,并在农业气象服务中展示出了明显的应用优势
        薄秋燕  
        山西省侯马市气象局     043000   
        摘要:在最近几年来,物联网技术在我国的多个领域中得到了深入推广,并在农业气象服务中展示出了明显的应用优势。为此,本文通过分析农业气象服务的积极作用,并结合农村地区对于气象服务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运用物联网技术的措施建议,供参考。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农业服务;农业气象
        一、农业气象服务的应用作用
        (一)抗旱保障
        目前,全球生态问题日益凸显,各地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上的极端天气变化,进而对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为此,地方政府与气象台共同联合成立抗旱指挥部门,针对极端天气展开深入分析,并有针对性的制定出保障措施,通过此种方式来提前做好充足准备,减少损失。
        (二)防汛保障
        首先,各个地方上的气象局会提前预报强降水天气,通过完善的网络系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农户打出提前量,可以做好准备布置工作,减少意外伤亡事故的出现。其次,气象服务还可以为地方上防汛措施与抢险工作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帮助政府部门合理安排安全防护工作。
        (三)信息保障
        在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气象服务工作可以将农业信息与气象信息紧密关联到一起,利用群众所熟悉的渠道,将其进行广泛传播。气象服务功能不仅能够帮助农民规避恶劣天气对农作物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还可以宣传最新的农业生产技术、防雷、防汛以及防范知识,帮助农民群众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二、农业气象服务的现实需求
        (一)全面提高防灾意识
        截止到目前为止,仍然有很多农民在采用十分传统的种植模式,过于依赖经验主义而忽略了气候变化。尤其是在最近几年来,各地都出现了不同类型的极端天气,传统模式的种植方法存在着极大的盲目性,如果不能够加以灵活改进,将会对农作物的产值带来负面影响。为此,在日后的农业气象服务中,需要着重提高农民群众的防灾意识,合理利用物联网技术来扩大农业气象服务的辐射范围,使更多的农民可以熟练掌握气象知识,根据天气变化来合理调整种植方案。
        (二)增加气象服务信息的发布渠道
        大多数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对于信息技术的了解不到位,并且不具备主动获取气象信息的意识。在过去,地方上的气象部门会将灾难性天气首先告知上级领导,而后再按照顺序进行逐级传递。如果农民不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到突发性灾害天气的预警信息,因此也就无法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气象预警也就失去了现实意义。为此,在日后的农业气象服务中,需要尽快解决信息传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实现气象服务信息内容的多元化
        对于很多地方上的种植大户和种植基地而言,他们对于气象信息有着极高的需求,气象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来有针对性的制定出不同的气象服务产品。但就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很多地区中的基层气象部门仍然存在着较多问题,气象信息的内容呈现出单一化的状态,服务产品的种类缺乏针对性和技术含量。为此,地方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气象服务的开发力度,气象站的工作人员也要深入到种植第一线,全面搜集不同农户与种植户的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之上来开展产品研发工作。
        三、物联网技术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方向
        (一)积极开发农业定量产品
        现如今,我国的天气预报技术已经处于国际中的先进水平,在农业气象服务工作中,传统模式的站点预报逐渐被格点预报所替代,在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高达5km的分辨率大幅度提高了农业气象的服务水平。

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尽快开发以物联网技术为基准的智能网格预报产品、农业气象预估定量产品等,并根据不同农户的实际需求来为其量身定制个性化服务,以此来进一步发挥农业气象服务在农业生产领域中的积极作用。
        (二)提供有针对性的农业服务
        随着物联网技术在农业气象服务领域中的深入应用,应当积极探索针对性更强的农业服务内容。为了便于理解,笔者以樱桃种植为例。目前,樱桃种植基本已经普及智能化滴灌系统,这一先进系统可以为不同生长阶段中的樱桃制定科学的灌溉模型,并针对土壤湿度与降水预报量来灵活制定灌溉方案,准确得知降水量与需水模型之间的差距参数,进而最终计算出滴灌时间和滴灌速度。不难看出,上述案例是气象服务与农业生产紧密关联的成功做法,相信在物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未来,将打造出更加智能化、系统化的农业种植方案。
        (三)全面落实智能化服务
        近年来,在我国的很多地区已经开始落实智慧农业和精准农业的建设工作,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建设效果。其中,农业气象服务在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发挥出了关键性的作用,例如被广泛应用到大棚农业的无线监测系统,这一系统主要包括气象站、温室控制和采集器、传感器、显示器、远程系统、以及查询功能等等。在实践应用中,无线监测系统可以实时掌握种植地土壤中的水分与pH值,同时监测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以及温度变化等等。不难看出,就当前的技术水平而言,打造智能化的农业生产环境已成现实。
        四、物联网技术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建议
        (一)建设气象服务平台
        将互联网技术合理应用到农业气象服务中,首先要完成的工作是构建气象服务平台,其中包括传感器、数据观测、远程监控等各项功能,同时要根据地方上的实际要求来灵活调整建设方案。在构建农业监测系统时,应当预先构建传感器分布网络,合理利用气压和风速等采集方式来获取降雨量与温度等信息数据,而后再通过网络传输功能将数据输送至数据中心,对其展开纠正处理。气象服务中心的主要功能是将处理过的信息数据利用网络服务器来进行发布,在第一时间将其传送至农业种植区域中。用户可以利用电脑或移动终端来登录信息查询平台,也可以通过手机app来随时了解气象信息变化。
        (二)完善物联网服务功能
        在上文中有所提及,新时期背景下的农业气象服务应当尽可能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因此需要在提供气象服务的同时,打造出更加智能化的物联网服务功能。新模式应当具备对农业气象进行自动观测的功能,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来提供智能直通式的服务。在这一基础之上完善服务体系,重点关注各项使用功能的完善性,其中包括实时监测、信息浏览以及生产管理等等。此外,还需要将服务平台进行分层处理,主要包括服务层、平台层以及引擎层。首先,服务层所负责的是对信息数据的搜集,逐步完成数据库、信息库以及指标库的建设任务,为平台功能的实施打好基础。其次,业务层所负责的是提供预警信息、生产指导以及直通服务等,需要用户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来灵活选择不同的使用功能。最后,引擎层所负责的是对引擎的计算与发布,进而对用户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指导。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让农业气象服务平台的功能更加多元化,逐步丰富气象数据库的同时提升服务质量。为此,在日后需要积极开发符合精准农业发展需求的服务功能,在现有基础之上降低操作难度。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物联网技术的出现为我国农业气象服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得农业气象服务平台的功能日益完善。在日后的研发工作中,应当积极开发智能控制技术,以此来促进精准农业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打造出符合当代农业特色的发展项目。相信随着物联网技术与农业气象服务的高度融合,将让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达到新高度,为广大农民群众生产与生活条件的提高提供强大的力量支持。
        参考文献
        [1]琚书存,程文杰,徐建鹏,等.安徽省农业气象服务手机App平台设计与应用[J].气象科技,2018,46(5):1055-1059.
        [2]黄海洪,谭宗坤,罗永明.农作物气象守护智能服务模式实施探索[J].热带农业科学,2019,39(1):97-102.
        [3]侯忠新,刘春涛,卢娜.青岛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建设浅谈[J].农业与技术,2018,38(15):2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