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海卫
启东市水务局合作水利站 (江苏 启东 226200)
摘要:由于乡村地区发展的复杂性和水利工程建设的复杂性,如何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进行水利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内容,需要不断进行研究分析。基于此,本文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水利建设进行了详细探讨,结合当前存在的短板和问题,从多方面详细阐述了提高农村水利建设水平的有关措施。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前言:
在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之下,我国农业得到了较快发展,而在农业的发展中,水利工程建设则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水利工程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同时,由于我国组织力量的强大和相关规章制度的保障,加之大量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因此近年来我国乡村地区水利工程建设也得到稳步发展。当然,农村水利建设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因此,需要对其进一步进行研究。
1、现阶段农村水利建设的发展机遇
1.1新时代下的新机遇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很多人才积极投身乡村发展,并且大量的资金也被用于乡村建设当中,作为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一环,农村水利建设必然得到重视,由此,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也迎来一个重大发展机遇。
1.2水利建设的新指导思想
水利建设的新指导思想是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和综合治理,从而实现对农村地区的高质量服务。由于我国人均水资源相对较为贫乏,因此,节水、活水和优水也成为水利建设的重点工作内容。在这种新指导思想的指引下,乡村地区群众的力量将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从而推进水利建设[1]。
1.3群众的大力支持
由于水利工程建设在农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一直以来,农村水利建设都能够激发农民群体的参与热情。在新时期新思想的指引下,农村水利建设对于激发农民群体的参与热情更为容易和直接,这对于加快水利事业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来说,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现阶段农村水利建设中仍存在的短板
2.1农村地区水利管理意识有待于加强
虽然有关部门和农民群体对于水利工程建设方面都非常重视,但由于农民群体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因此其对水利工程使用规则、水利工程的保护维修,以及水利工程的管理等方面,均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识,往往会出现使用不当的情况,导致一部分水利工程在未达到使用年限时就已经无法正常使用。
2.2农村水利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由于农民群体几乎没有接受过专业化的培训,因此,在使用水利设施的过程中,难免会因各种原因而出现使用不当的行为,这些错误行为可能导致水利工程出现问题,给水利工程的整体应用带来影响,也会导致农村地区水利工程难以采用硬性的标准和规则进行管理,进而导致管理机制的不完善[2]。
2.3资金成本难以有效融合
虽然近年来政府有关部门对于农村地区水利建设方面高度重视,但农村地区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这些传统的发展理念和方式对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而言是严重的制约。在这种情况之下,农村地区交通和管理方式等多方面仍然呈现较为混乱的情况,导致资金融合和发展难以落到实处。
2.4技术水平仍然相对偏低
虽然大量人才积极投身乡村发展,且用于乡村地区水利建设的资金规模也在不断增长,但相对而言,农村地区整体的技术发展仍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这使得一部分水利工程的建设缺乏足够的技术支撑。同时,由于农村地区发展的复杂性,也使得一些技术难以得到有效应用,这些都是水利建设工作受到影响的主要因素。
3、提高农村地区水利建设水平的相关措施
3.1把握机遇,积极落实国家有关要求
近年来的乡村振兴战略着眼于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此,农村地区要加强对这一政策的掌握,基层工作人员要深入学习和领会这一政策的核心内容,以此来引导农民群体积极投身到水利事业发展当中来,根据农村地区不同的发展现状,以实事求是的原则来设计符合当地发展的最有效措施手段,以确保农村水利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水利事业稳定发展[3]。
3.2加强宣传工作
由于农村地区的农民群众普遍存在着文化程度偏低的情况,他们对于新时期、新环境和新政策等也普遍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因此,农村地区基层部门要重视动员群众的力量,尊重农民群体的主体地位,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充分听取广大群众的合理意见建议,并通过传播国内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和树立典型等方式,达到深化农民群众对水利建设认识水平的目的,这对于提高群众参与水利建设积极性和不断推进农村水利工作来讲,有着重要的作用。
3.3积极拓展全方位的融资渠道
目前,仍有一部分农村地区所获得的资金支持不足以进行乡村建设,特别是对于水利工程而言,由于水利工程建设普遍规模大,且在工程建设中的复杂因素也相对较多,因此也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为此,农村地区要积极采取措施,引入社会资本对水利工程建设加以支持,以增加水利设施方面的资金投入,同时,还可利用水利工程建设的契机,来创造一批就业岗位,实现一部分农民群体的就业,这对于农民群体而言,无疑是一种激励措施。通过采取这些措施,不仅能够提升社会各方对农村水利建设的关注度,更能确保资金链的连续性,确保水利建设能够稳步推进[4]。
3.4强化管理意识
目前,乡村地区集体意识淡薄和缺乏对水利工程合理建设和应用等问题依然存在,亟待解决,这就需要对管理意识进行深化和强化。对此,基层部门就需要从每一个人的思想层面来加强要求,提高农民群体的集体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以提升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水平。具体来看,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实施:第一,借助有线广播、宣传栏和网络短视频平台等进行宣传,让农民群体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我管理意识和集体意识,并对于水利设施如何正确应用有初步了解,确保水利设施得到正确使用和积极维护;第二,要在定期的村民大会中增设水利建设方面的讲解,由村干部和水利工程人员一道,为农民群体讲解水利工程方面的有关内容,让人们意识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常的农业生产活动中能够合理且安全地利用水利设施;第三,要设立合理的管理制度,让村民在使用水利设施的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的使用条例,对于违规使用或破坏措施予以适当的惩罚措施,由此,可从人们的意识层次上增强对水利设施的保护。
3.5积极提高水利工程的效能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条件各不相同,水资源分布也呈现出不均匀的态势,在夏秋季节易发生水患,而春季则容易发生旱灾,因此,水利工程的建设应当能够提高农村地区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具体来看,对于易发生水患的地区,要将水利工程建设侧重于防洪工程建设,并做好地质灾害的防御工作,同时,还要对雨水进行科学利用,适当拦截洪峰,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这对于抗旱工作无疑也有着重要意义。除此之外,对于水利工程的改造工作也要稳步推进,重点是对灌溉设施加强改造,推进节水配套改造工作,进一步完善农业区域的水利工程体系,以提高农业水利建设的效能。
4、结语
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目前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农村水利建设也势必迎来新的变革和新的要求。为此,相关工作人员要不断总结经验,就现阶段农村水利建设中的短板,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同时也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确保农村地区水利工程建设事业更快更好完成,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彩霞.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水利建设[J].农家参谋,2020(10):1.
[2]方龙忠,张柯刚.水利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对策思考[J].甘肃农业,2020(02):59-60.
[3]颜学毛.大力推进农村水利 为乡村振兴提供可靠的水安全保障[J].湖南水利水电,2019(05):1-3.
[4]贺剑峰,沈刚,龚懿.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洪泽区农村水利发展若干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4):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