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忠伟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西供电公司 青海省 格尔木816000
摘要:输电线路的管理,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近些年来,随着输电线路网络架设的不断扩张、线路长度不断增加,工作量增加与人员减少的矛盾逐步凸显,完成线路消缺验收及管理的难度在逐渐增加。新型增效工具的开发,能够满足精益化管理的实际需要,提升线路消缺验收及管理的效率。基于图片分析,完成的输电线路消缺验收管理系统,能够保障输电线路安全,同时降低运维人员工作量。本文据此简要分析线路消缺验收现状,对图片分析技术进行简要概述,针对基于图片分析技术的线路消缺验收及管理系统,进行设计思路、设计原理、功能及运用的探究,借助这一系统,提升输电线路安全防范能力,提高输电线路运维管理效率及水平。
关键词:图片分析;输电线路;验收管理
前言:传统线路消缺验收及管理方法主要是利用书本记录管理、配合电脑记录。工作人员对输电线路进行消缺情况进行巡视验收,发现缺陷后,直接记录在巡视记录本上,或拍摄对比图片,然后回到驻地进行报送;或将巡视记录内容、消缺情况,通过电脑软件进行统计和记录。随着设备数量的增加、管理人员的减少,线路消缺验收及管理方法已经明显落后,不能够满足输电线路运维管理的实际需要。图片分析,能够分析图片数据内容、完成模式辨别,进一步通过图像处理、提取智能信息、完成线路消缺自动验收,极大的减少了人工参与度、降低了巡查工作量,能够提升线路消缺验收及管理的效率及有效性。
一、线路消缺验收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逐渐应用于线路消缺验收及管理中。但绝大部分消缺验收和管理工作,仍然采用人工巡查及记录的方式。主要工作内容为,线路巡查人员登塔对输电线路进行抽查验收,逐个完成消缺前后图片的拍摄,再对图片内容进行检查及核实。计算机的应用,主要是后期填写消缺效果信息,完成信息统计和记录。尽管计算机技术的融入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管理工作量,提升了信息分析及统计能力,但仍然无法改变人工登塔巡查的工作现状。同时,由于消缺前后照片不能直观显示,容易引发消缺误判。大量的灯塔抽查验收工作,导致消缺检查历时较长,不利于验收工作的覆盖。
二、图片分析技术概述
图片分析技术,是针对图像信息进行存储、传输、增强、复原,分析数据内容、研究表示方法、完成视觉信息显示及处理的技术。图片分析技术,集中于图像内容的分析与描述,能够通过符号及知识推理,对图像本体进行运算,完成数据内容的分析、解释和识别。图片分析技术能够运用计算机对消缺图片进行处理、代替人工识图。最大程度的解放繁重的识图工作量,提高巡查效率,确保线路消缺验收及管理的有效性。
三、基于图片分析的线路消缺验收及管理系统设计思路及设计原理
(一)图片分析线路消缺验收及管理系统设计思路
输电线路消缺验收及管理系统设计思路,是基于图片分析技术,对巡检过程中的图片拍摄模式进行调整。基于强大的图片识别及分析功能,进一步完成图像数据处理。分析图像底层特征及上层结构,提取内部智能化数据信息。通过计算机对信息的分析识别及显示,自动完成线路消缺验收及管理。
(二)图片分析线路消缺验收及管理系统设计原理
基于图片分析的线路消缺验收及管理系统设计,主要是利用了扎根理论作为设计原理,为系统提供科学有效的分析方法,完成资料收集、分析、挖掘及开展。扎根理论是一个不断比较、思考、分析的过程,能够将资料内容转化为概念,最后建立具体的理论。
应用于线路消缺验收及管理系统中,能够将图片信息进行分析、比较,重视图片数据的资料应用、提升数据互动性,借助连续、亲密互动的资料观察,提炼具体的验收结论。扎根理论研究的一般流程是从文献探讨入手、确定特定的个案,然后进行资料数据的搜集与整理、最后完成开放主轴的选择性译码,据此提出研究结论。如研究结论处于理论饱和状态,则进一步对其总结结论与建议;如研究结论处于理论未饱和状态,则进一步完成资料补充,再一次进行开放主轴的选择性译码。
四、基于图片分析的线路消缺验收及管理系统功能及运用
(一)图片分析线路消缺验收及管理系统功能
1.图片信息分析
图片信息分析是系统的基本功能,需要对线路检修过程中的大量图片进行系统性分析。分析内容中涉及文件名称、像素、数目、分辨率、文件大小、采集设备时间、采集对象等。图片信息分析,要进一步制定统一的管理标准及采集要求,从而满足信息分析的实际需要。
2.图片采集管理
图片采集管理,是针对拍摄设备参数设置、图片数量及质量进行规范的管理,能够保证采集到的图片具有规范化的命名及存储规则,保证统一的质量以及固定范围内的数量,避免参数设置差异,引发的图片信息混乱。
(二)图片分析线路消缺验收及管理系统运用
1.系统总体设计
依照采集图片的共性,基于windows运行系统,针对缺陷图片及消缺图片进行属性及特征差异对比。利用构架开发批量图片分析处理软件,将若干类图片对象中蕴含的丰富信息进行提取,并分析这些对象的基本特征与属性。软件部分包含缺陷录入、权限列表、缺陷消除、消缺资料查找等基本模块,以便对消缺验收及管理信息进行后台查看统计及搜索。系统主要开发流程包括图片采集、图片预处理、归类整理、导入系统、特征计算、重复处理、无效处理、过期处理、缺失处理及分析结果可视化。
2.硬件准备
硬件准备,主要是准备具有windows系统并安装office软件的运行计算机,同时准备好符合规定要求及参数标准的缺陷清单,及消缺前后图片。
3.软件使用
软件使用主要包含启动系统程序、选择待验收图片路径、然后由系统给出分析结果,完成用户查看。选择待验收图片路径,即为输电线路消缺前后图片的输入,点击确认输入即可自动输入图片信息。系统提供的分析结果包含消缺人姓名,、消缺时间、权限、详细信息,以及前后对比图片等。可输入多张图片,完成图片对比,并在缺陷列表中进行缺陷查看、缺陷详情处理分析查询。
结语:图片分析的应用,能够快速对图片信息进行识别,基于图片基本属性,完善线路消缺验收及管理的有效性。一方面,减少人工登塔验收工作量;另一方面能够缩短线路消缺验收及管理周期,提升线路运维覆盖面。基于图片分析的线路消缺验收及管理方法,主要是完善消缺验收及管理系统的设计。通过图片信息分析及采集管理功能,完善系统总体设计、硬件准备及软件使用,进一步规范线路消缺验收及管理的有效性,提高运维管理成效。
参考文献:
[1]苏良智,吴坤祥,郑琪,江洪成,许杨勇.基于图片分析的线路消缺验收及管理方法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25-27.
[2]苏良智,乔丰.输电线路消缺图片验收管理系统[J].农村电气化,2015:40-41.
[3]吕鑫,吴健,孙世平.基于手机App的输电线路缺陷管理[J].农村电气化,2020: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