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中边坡支护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1月32期   作者:景晨
[导读] 土木工程施工中边坡支护施工技术是一项主要的工程施工技术
        景晨
        身份证号:6105231991****1433
        摘要:土木工程施工中边坡支护施工技术是一项主要的工程施工技术,为保证工程的安全施工提供了支持,也维护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但是在施工中边坡支护施工技术种类较多,具体选用哪种施工技术还需要施工人员根据实际需求做出选择。本文就土木工程施工中边坡支护施工技术的运用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给相关技术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边坡支护施工技术;运用
        引言
        土木工程具有施工周期长、专业复合度高等特性,在现场作业中,应按设计要求对施工场地、施工工艺等进行核实,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完善土木工程的施工体系。在工程项目建设时,以空间布局、专业施工手段作为重要的管理目标。从工程建设本质来看,工程质量取决于基坑施工的科学性、有序性,基坑施工质量决定着后续工程建设的效率,为此,在实际项目管控过程中,应依据建筑特I生、施工手段等来选取与之适应的边坡支护技术,为整体工程建设质量提供基础保障。
        1边坡支护技术在土木工程中应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在边坡支护技术在土木工程项目的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影响其应用效果的因素,主要分为人为因素及非人为因素,首先,是人为因素,在土木工程中应用边坡支护防护技术,其应用效果是否良好与施工人员采取的操作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尽管边坡支护技术的应用模式较为成熟,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土木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适当的调整,因此对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有较高的要求。如果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较差,其不规范的操作可能会延误施工周期,甚至影响边坡支护技术的应用效果,导致其存在安全隐患。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通过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加强其操作的规范性,提高其安全意识,从而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其次,非人为因素主要是环境因素,边坡支护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容易受到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的影响,从而导致其应用效果不理想。如在基础结构施工过程中,环境变化大,气温变化明显,这种情况可能导致支护结构内部的稳定性下降,从而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影响土木工程项目的整体效果与质量。因此在具体的施工中,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环境因素的影响,对施工时间的选择也要格外注意。
        2土木工程施工中边坡支护技术的应用
        2.1锚固支护
        对于动态类土质来讲,其表层的稳定性较差,而锚固支护技术则是将锚杆插入具有流动性的土层当中,然后穿透土层打入固定的地基土体中,在固定土体与锚杆所组成的抗剪力结构下,可对流动性土体形成一种抑制效果,在力传导框架下,可减少单位流动土体的迁移距离,以此来增强土体自身的稳定性。锚固支护技术在应用时,不受地质、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且实际施工工艺较为简便,人力、物力等资源投入相对较少,现已在大部分土木工程施工中应用。同时,锚固支护施工无须设定相应的建筑模板,当锚杆插入到固定土体中,也不需要向传统的混凝土搅拌工艺一样进行振捣处理,可有效降低整体施工成本。与其他支护技术相比,锚杆全部插入土层基体中,令其具有—定的隐性施工特点,如想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效用,应对各项施工工序进行严格把控,其具体应用形式如下:(1)在材料准备阶段,应依据施工特性对所需要的建筑材料进行参数设定,如地基基孔的分布形式、锚杆制定长度与数量、杆体所能承受的张拉力等;(2)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应对钻井、锚固等施工工序进行严格审查与排列,如对既定位置进行钻取时,应对孔径的大小、垂直度等进行计算,并结合土质特性选取适应的工艺,确保孔位钻取的张力与钻取后的结构力呈现出均衡的状态,进而避免当钻井设备离开孔位以后出现坍塌的现象;(3)当完成孔位钻取后,应对孔位进行清洁处理,在锚固施工过程中,应做好相应参数的比对,即注入量与孔位承载量之间的比值,避免锚固过程中产生漏浆、跑浆的现象。


        2.2基坑土方开挖
        基坑土坑开挖需要破坏地面原状土的原有状态,因此随着施工的不断进行,容易损坏土体结构,导致地面密实性改变,施工难度加大,基坑土方开挖的危险性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在土木工程中,应用良好的边坡防护技术能有效提高基坑开挖的整体水平。在目前的基坑开挖工作中,需要结合对相关操作进行确认,以防止出现坍塌、土层便宜等施工事故。在基坑开挖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工程的监测,尤其是随着工程的不断进行,需要对不同阶段的危险性展开科学的预防措施,以保证基坑土方开挖的施工质量与安全。基坑开挖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来保证工程的最终效果,如坚持分层、分区、分段,保障地面的平衡状态。坚持在基坑开挖的过程中做到先支撑、后开挖,分层、分段开挖,在开挖过程中注意开挖标准量的限制,从而确保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安全性。此外,在基坑开挖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好自由开挖区的范围,保证开挖范围在距边坡8cm以下,在此范围内开挖,但在分段开挖过程中,有一定的长度限制。此外,采用分段跳挖施工技术可有效加快施工进度。
        2.3土钉墙支护技术
        在土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土钉墙支护技术良好应用。土钉墙支护技术具有诸多优势,不仅能够有效节约原材料,工程造价低,而且施工效率相对较高。土钉墙支护技术在实施过程中通常都涉及了边坡整理、施工面开挖、捆扎加固网以及安装排水管道等诸多环节。土木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运用土钉墙支护技术虽然具备稳定性,但是,对于施工条件要求相对较为严苛。
        2.4重力挡土墙边坡支护施工技术
        基坑施工是土木建筑施工的必要环节,基坑的开挖会导致原有基础土层的相互作用力平衡,造成受力不均而失稳和开裂,影响基坑的稳定性。另外,基坑开挖与边坡支护施工不同步也会加剧基坑的不稳定性,影响建筑的整体质量。所以,这就需要施工人员利用重力挡土墙边坡支护施工技术来加固非开挖侧土体的稳定性。
        2.5加筋土支护
        加筋土支护的应用目的是提升土体承受力,其主要由待填充土体、砌块、结构拉带等组成,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的参数选取应由钢筋、土体、模板、墙体之间的相互契合形式所决定,在定向化的施工框架下,通过土体的填埋,可有效提升各项材料之间的联动性能。此类技术的应用优势在于材料损耗比较小,且整体施工面积较小,通过土体本身特性的选择,还可提升整个地基土体的抗震性。但此种技术的优势特性大多体现在平坦的地势施工体系中,如遇到地势陡坡过大、大路段施工时,则不宜运用此项技术手段。在对地基基坑进行挖掘施工时,如地基处存在积水情况,则必须在实际施工前做好基坑排水工作,以保证实际支护施工中,基坑内腐蚀性的水体不会与支护墙体进行直接接触,以提升墙体本身的坚固性。
        结语
        边坡支护技术对土木工程项目整体而言都十分重要,通过对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分析可知,要加强基坑的稳固性,为后续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就必须确保边坡防护技术的应用效果。为了保障边坡防护技术的应用效果,就必须做好前期的调查工作,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在根据施工方案进行准备,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规范施工人员的操作,落实安全监管工作,通过多方的共同努力来确保边坡支护技术的应用效果。对土木工程建筑领域的发展,边坡防护技术的应用方式与应用效果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因此需要加强对其应用效果的研究,从而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与施工准则,确保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强.分析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9(5):167+170.
        [2]任铁军.土木工程施工中边坡支护技术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8,3(11):88-89.
        [3]魏信飞.略谈土木工程施工中边坡支护技术的应用田.江西建材,2019(12):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