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工程管理及评价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3期   作者: 1周伟 2付俊
[导读] 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1周伟 2付俊
        1上海创霖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山东 烟台  264000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发展绿色建筑的政策体系,对促进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发展绿色建筑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是,当前绿色建筑的技术标准、工艺体系、政策举措在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生产、材料开发、拆除回收等各环节是割裂开来的,没有形成一套相互支撑、协同配合的工作体系,导致我国建筑绿色发展标准过低、效率不高、应用不广泛。
        关键词: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工程管理;评价
        引言
        研究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目的,就是为了让绿色建筑更好的在我国发展起来,给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指明方向,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规范正确的发展道路。通过对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完善,确定什么样的建筑才是真正的绿色建筑,什么样的建筑才是优秀的绿色建筑,为绿色建筑订立一个明确的、可行的、正确的标准,从而在政策上引导我国绿色建筑产业健康的发展。
        1绿色建筑的内涵
        建筑产品为人们创造了一个舒适、便捷、安全的生活环境,但是建筑产品全生命周期内所消耗的自然资源、能源、有害气体等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建筑垃圾更是污染空气、水体、土壤的源头之一。所谓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产品全生命周期内能够保护环境,提高建筑产品的高效性、适用性及健康性,从而实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这里的全生命周期是从项目立项到设计施工,再到建筑产品的应用及后续的报废回收等,贯穿建筑产品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的整个过程。绿色建筑并非是指建筑产品的绿化程度,而是一个环保性的概念,即建筑产品充分、高效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条件,既能够满足建筑产品的功能要求,提高人们居住的舒适性,又能够与环境和谐共生,保护生态、节能环保。把绿色建筑的建造及使用过程看成一件产品,那么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可以划分为决策、规划、设计、施工、运营、改造、拆除及再利用,绿色建筑的评价即根据绿色建筑的特点,明确全生命周期内各个阶段的基本特征,从部门管理、环境管理、资源及能源管理、经济指标等几个方面构建一个全面的评价体系。
        2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体系
        2.1管理指标
        所谓管理指标是指在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相关的组织体系、参建人员、信息资源是否能够得到科学、协调的管理。管理指标包括绿色建筑项目管理层的参与度、员工培训、人力资源配置等。其中管理层参与度是指项目决策者、管理者对项目的宏观决策及相关规章制度、管理理念的落实与执行,管理层的参与程度越高,绿色建筑项目工程管理的实施效果越好,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就越高。建筑工程项目无论是设计还是施工,都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因此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特别是绿色建筑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保证绿色建筑理念渗透在项目建设的每个环节,此外还要制订科学的培训内容及合理的培训频率。人力资源配置是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指标,项目各个阶段的参与者、决策者、执行者会直接影响项目建设的进度,因此人力资源配置还充分考虑各人员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分配合理的工种及岗位,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2.2大力发展装配式施工
        采用工业化方式建造是发展绿色建筑的必然趋势,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对标国际先进标准,提高建筑设计和建设水平,积极推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木结构和钢结构建筑发展,推广住宅全装修和成品交付。联动推进装配式建筑和住宅全装修发展工作,政府投资工程全面应用装配式技术建设,保障性住房项目全部实施装配式建造,强制推行一、二线城市新建住宅全装修和成品交付,2017年达到20%以上,逐年递增10%以上,力争到2020年达到50%以上。

实行积极的财税金融激励政策,联动推进装配式建筑和住宅全装修及利用太阳能、浅层地热能、空气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的资金补助、容积率奖励、税费优惠等支持工作。
        2.3设计阶段评价指标
        完成绿色建筑项目规划之后,需要进行详细的设计,设计过程中需要拿出完善的预算方案。绿色建筑项目的设计需要考虑多方面的要求,既要具备相应的建筑功能,也要满足生态环保的要求,还必须具备相应的经济性,能够符合不同的地域条件。虽然绿色建筑的前期决策和规划会耗费不少时间,但是最考验绿色建筑项目的还是设计阶段的评价指标。优良的设计团队可以让绿色建筑项目发挥出最大的生态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充分发挥绿色建筑节能、节材、节水、节地的优势。由于绿色建筑本身的特殊性,在设计阶段要特别针对绿色建筑的技术水平、资源及材料消耗状况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作出有效的评价,尤其是按照绿色建筑的建设指标,加强对新型绿色环保材料的应用设计,为建筑的整体能耗编制科学合理的方案,做好各种降耗工作。针对不同地域所开展的绿色建筑设计也应有所不同,让绿色建筑可以最大程度发挥地域节能环保功能。
        2.4资源与能源管理
        资源指标主要是指建筑工程施工中材料设备是否与绿色建筑的要求相符,能源指标则包括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的能源消耗量、能源利用率等。评价一个建筑工程的资源管理水平能否满足绿色建筑的要求,可以从建筑材料及建筑设备两个方面来进行,建筑材料包括绿色材料的使用情况、材料是否有效利用及回收;建筑设备的使用情况指标则包括设备损耗率及耗能量。评价建筑工程是否满足绿色建筑的能源要求,要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测算整个过程建设及运营阶段的能源使用情况。绿色建筑建设过程中要尽量采用节能技术、环保材料及低耗能设备,积极开发、应用新型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减少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2.5验收运营评价指标
        绿色建筑建设完成之后,会由相关部门对其进行验收,验收合格才能投入运营。在验收过程中,各类评价指标更为严格,相关验收人员会按照绿色建筑的各类指标数据进行逐项验收,项目验收合格不代表绿色建筑日后运营过程中也一定合格,所以一般会建立以年为单位的复检制度,每年都会对绿色建筑能否正常实现其功能,是否能达到节水、节能、绿色、环保等方面的要求进行准确测评。
        结语
        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绿色建筑将会成为人类社会建设与发展中的主流,它倡导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坚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减少建筑生命周期内的污染排放,将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降至最低。当然,绿色建筑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对于绿色建筑的评价也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相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绿色建筑的管理与评价技术也会越来越完善,在促进绿色建筑技术发展的同时,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曹申,董聪.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评价[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6):843-847.
        [2]张金玉.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绿色建筑项目成本管理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9(3):38-41.
        [3]柴宏祥,胡学斌,彭述娟.绿色建筑节水项目全生命周期综合效益经济模型[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09):113-117.
        [4]韩中原.绿色建材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及建议[J].江西建材,2019(07):192-193.
        [5]李琰,潘峰,吴月,等.国内外低碳建筑应用评价标准研究[J].建筑施工,2017,39(10):1536-15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