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晗
徐州同创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 徐州221000
摘要:近些年,在我国社会高速发展的影响,城市给水和排水管网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良好的给水和排水系统可以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保证管网的正常运行。主要讲述了市政排水管网优化配置的基本原理,其次讲述了排水管网配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最后讲述了优化与配置排水管网的具体措施,以供相关人士参考与交流。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给排水管网;优化配置;管理
引言
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越发严格的要求,伴随着城市用水人口和用水量的增长,现有的给排水系统暴露出不少问题,部分区域出现了供水量欠缺或者水压不足、城市内涝频发、污水溢流污染河道等问题,从满足城市居民生产生活用水以及雨污水排放需求的角度,有关部门应该做好城市给排水管网的规划设计工作,解决城市中存在的供水和排水问题。
1城市给排水管网基本原理
对于城市管网,它是对给排水、供气供暖等不同管道系统的总称。其中,给排水管网在城市管网中占据主要地位,是由包含管路、泵站、调节阀等在内的一系列设备构成的复杂输水系统。管线设计与施工、材料选型、运行维护等都属于给排水系统,如果其中哪一个方面产生差错,都会对管网实际运行造成影响。基于此,对给排水管网实施优化配置,能从根本上减少投资及运行维护方面的成本,并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可靠性,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能耗,使新技术得以快速发展。
2排水管网配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1环境变化以及材质优化问题导致出现漏失现象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建筑产生,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出现了极多的城市建筑。城市建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现如今市政的大部分给排水管网都是对传统排水系统的扩建与创新产生的。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是我国城市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很早,在古代的城市发展过程中也常常会出现城市内涝等现象,政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及时收纳民间的工程师设计科学合理的给排水管网,保证城市的排水功能。为保证资源的有效配置,新时代在设计城市给排水管网时,一般是以传统排水系统为基础,以此来减少给水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尽管我国市政给排水管网已经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但是现如今的配置仍然不能有效地满足突发事件的要求。目前,市政给排水系统面临3种突发问题,分别是爆管、污染和排涝,以上问题的存在给城市的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极大不便,在长时间内涝的情况下极易产生交通不便和交通堵塞的现象,不利于人们的出行。
2.2布置欠合理
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使市政给排水管网实际覆盖密度也明显增加,其建设速度正不断加快,但在这一条件下,会产生很多亟待解决,比如新旧管网之间的对接配合等,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其一,基础设施总体规划设计和管理存在明显的滞后,如过于重视对建筑的设计,而忽视了管线;其二,设计单位在管线设计过程中没有进行长远考虑,未能结合现场具体情况对管线做综合设计工作;其三,选择具体的设计方法时,过于依赖图集和传统的计算方式,在工作思路上存在很强的惯性,导致效率低下,无法准确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其四,对于城市中的高层与超高层建筑,市政给排水管网在设计中没有考虑对功能进行优化,使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日常供水出现一系列问题,如水压不稳定等。以上问题的根源就是对系统的布置欠合理,导致管线之间的连接过于复杂,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增加管理难度,容易产生事故。
3促进城市给排水管网优化配置与管理的具体措施
3.1旧管网的优化改造
旧管网的改造首先需要对排水系统进行综合分析。排水管道的布置应当符合城市或地区总体规划的要求,充分考虑原管网系统的接口要求。城市给水和排水管网一般历史悠久,设计中应依据规划并充分利用原有老管网,在进行给排水管网扩建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传统原有的管道,以此节约工程施工的成本,对城市内涝问题比较严重的区域需要建设多种给排水管网,以此来保障城市排水功能,除此之外,很多给排水管网在经过长时间使用后会产生严重老化和漏水现象,对此政府需要派遣专业人员检查漏水严重的排水管网,并且进行管道更换,保障给排水管网的质量。
3.2增强应对紧急事件的能力
(1)首先是要提升监测水平,正确且及时的处理爆管事件。对管网的信息要进行及时更新,相关主管部门要引起足够重视,增加专项投入,整理历史数据,使管网信息得以完善。另外,还要借助高端科技对流量实施监控,以及时进行预警。对于管网的液位和流量,应做到及时掌握,如果产生爆管,则参数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此时要立即将数据反馈给抢修中心进行处理。(2)对本地最大降水进行准确的测算,以此为依据对雨污分流系统进行完善,以最新的气象信息为依据,对历史数据予以修正。对实际的降雨量和管网排水能力进行综合考虑,确定适宜的标准系数,提供雨污分流水平。(3)对管网的污染进行有效监控,并以监控结果为依据进行针对性的防范。对城市中的主要点位,应建立专门的监测系统,及时采集和统计管道实际负荷,以此及时发现是否存在淤积等现象,避免重大事故的产生。另外,针对给水系统,需要根据水源地实际情况,增加取水口。在重要和敏感地段,需要对闭合管网设置进行综合考虑,以此在紧急情况下能够立即关闭外网,使内网可以满足实际要求。
3.3构建城市数字化管网
在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的支持下,数字管网对城市的支持,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和选择。以往的传统技术领域内,从人工记录到电子化的进程中,城市对数据的分析一直在不断进步,而进入到大数据时代之后,对于数据的完全收集和整理成为可能。在不断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中,大数据化能有效进行城市管理,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分析,可以很好的了解城市居民的需求、喜好、所作所为以及迁徙。以时空信息为基础,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工业控制和水力模型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感知市政给排水设施的运行工况,通过“一张图”可视化管理模式,形成整体性的城市管网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城市管网从规划策划、勘察设计、建设管理、运维管控等全生命周期的应用与管理。城市数字管网技术的应用对城市给排水管网规划有着显著优势,充分利用在线监测设备,采用前端传感器,针对管道运行信息加以动态反馈,给终端计算机提供可靠准确的数据,支持动态监测环节有效开展,实现对水体的水质、水量及流向进行分析计算,为城市水务信息化、防汛抗旱及河道水环境治理等工作提供可靠支撑,使得城市给排水管理朝着动态化、精细化和定量化的方向转变。
结语
工程造价管理涉及到多方面内容,工程造价管理是综合性强的工作,我国工程造价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对工程造价管理提出解决对策,工程造价管理重点是改变管理部门的成本观念,监督每笔资金出入,及时找到好的方法解决资金浪费现象,做好工程造价管理才能充分发挥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新民,张宏云.城市市政给排水管网的优化配置与管理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542(33):201.
[2]何文,杨力,黄胜元.市政给排水设计中输水方式的选择及管网分区[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6):64–65.
[3]李佳音.城市市政给排水管网的优化配置与管理综述[J].科学技术创新,2013(28):23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