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的材料管理探索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3期   作者: 刘俊青
[导读] 现如今,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建筑工程建设数量有所增加
  刘俊青
        陕西化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电仪公司  ?陕西咸阳  ?712025  
        摘要:现如今,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建筑工程建设数量有所增加,由于当前有一些工程项目存在规模大、技术复杂等因素,对建筑企业和施工承包方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管理不利,将可能造成经济损失甚至导致项目失败。故而,针对工程项目,如何做好建筑工程主要材料管理的解决对
        策,成为诸多建筑企业关注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建筑施工;施工材料;管理措施
        引言
        建材管理单位需要制订适当的采购计划、运送方案,遵循适当的工作程序开展材料管理工作,以控制住建筑设所需物资质量,提高建材管理能效,促进住房高效建设。目前,加强建材管控,确保供应商质量,降低材料采购和管理成本,提高材料使用率,科学合理地管理材料,提高住宅建设的效率和质量,促进我国房地产建设,是我国房地产业发展面临的的重要课题。
        1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管理的典型问题
        1.1成本管控不充分
        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管理要重视成本的管控,应在前期对施工所需材料量有科学合理的计划。但当前一些山西建筑企业所制订的材料计划常出现和具体需求不符的情况,既增加了购料成本、运输成本,还容易因材料计划不足无法支撑施工而影响施工进度,进一步扩大施工成本。
        1.2材料的质量问题
        优质的材料是施工质量的保证,但是部分施工企业对材料的质量控制不足。一方面,采购人员缺少必要的专业知识,不能判断材料质量,在采购中没有严控材料质量,只注重价格,忽略了质量。另一方面,施工人员在使用材料前没有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查工作,使用了部分不合格的施工材料,最终影响施工质量。此外,施工材料保管方法不合理,比如,水泥是施工中用量较大的重要材料,但有的管理单位露天存放,超期储存,导致水泥质量降低,甚至变质报废,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
        1.3材料采购管理模式落后
        我国过去建筑企业采购材料所选用的模式大部分都是人工采购,这一方式工作效率低下,耗费人工成本较大,不利于建筑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影响工程进度,伴随着建筑行业的日益发展,当前已经不再适合选用这种落后的人工采购管理模式,此外,再加上人为主观因素、专业能力等,都会对这种采购管理模式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导致工作效率不高,采购管理存在随意性和不稳定性,管控难度较大,对于有序展开采购材料工作和强有力的管理存在不利影响。
        1.4材料管理信息混乱,管理方式单一
        当前物料管理单位大多秉承“多元物料管理”理论开展管理工作,由于物资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导致单位无法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同时也影响物料价格和物料信息的有机整合。此外,从业人员的工作方式各不相同,对于同一问题,不同管理人员的解决方式不同,工作经验不足的管理人员在遇到问题时难以有效解决。
        2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管理的优化措施
        2.1BIM在材料施工动态管理中的应用
        施工模拟。综合BIM技术的三维可视化函数跟时间维度,能够真实模拟施工进度。结合施工规划、施工方案以及BIM技术能够对建筑项目进行全面监控,及时发现一些浪费施工材料,一些错误使用施工材料的现象,从而快速对其进行调整和修订,避免返工的情况出现,防止事态扩大。图纸输出。随着建筑楼层的越来越高跟规模的越来越大,建筑结构、形状变得愈发复杂,很多构件的特点、位置、构造很难在CAD方案中凸显出来。

而使用BIM技术,能够让结构设计图立体化、直观化,让相关人员能够准确知道建筑结构的内在构造,空间位置与具体图形,让施工人员对于材料的配置、使用、搭配等有清晰深刻的认知,从而让施工人员在使用绿色建筑材料时做到头脑清醒、条理清晰,防止其出现模棱两可、乱用建材的情况,降低绿色建筑材料的损耗。质量把控。将BIM应用于项目施工质量管控过程中,能够降低产品质量的偏差跟产品技术的偏差。BIM项目技术模型内部储存有丰富的、全面的建筑信息,其包括材料的功能、特点、价格、规格,机械设备的型号、参数等诸多数据,这些数据能够帮助施工人员更快地掌握材料跟设备的特性、特点、品质、用途以及建材剩余情况,进而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把控,帮助相关管理人员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采购决策,防止材料供需情况跟施工情况出现冲突,严格管控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材料浪费现象,提高施工计划的有效性与稳定性。
        2.2做好建材预算管理工作
        首先,施工单位在采购建筑材料时,材料相关预算人员应充分考虑项目实际使用数量,始终贯穿“货比三家”的理念,避免资金损失,提高施工质量。要通过价格分析和与建材消耗的技术对比,避免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建材质量,以突出预算的重要性。其次,在整个施工采购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材料的价格与数量,根据施工进度供给相关材料,避免不必要的材料浪费现象,进而有效保证施工单位科学有序地开展建筑材料管理工作。
        2.3改善采购合同的签订和合同执行的管理
        在有关部门批准了采购申请后,采购部门应尽快确定采购材料的范围。在领导同意的情况下,可以以采购订单的形式购买零星建材。对于大宗材料及设备,企业必须明确说明其在规格、价格、数量、类型、交货方式、付款方式、违反合同等方面的责任。并与合格的供应商签订标准的采购合同以确保双方都的权利和义务。为了做好购买建材之前和购买过程中的控制以及购买之后的验收与检查,需要与材料供应商签订正式的采购合同,并由财务和审计部门共同参与。正式的购买协议一般都是一式三份,企业财务、档案室和供应商各一份。其次,采购部门必须不断监督合同的执行,以确保合同的及时执行。可以使用以下方式进行监督:加强验证绩效,并督查材料的供应商以履行其义务。如有各种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与对应供应商联系,并及时采取措施,到最佳解决方案,减少业务损失。如有必要,可以补充、修改甚至取消协议,让供应商承担其违约责任。
        2.4完善材料采购管理机制
        在采购建筑项目采购时,应当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第一,积极与项目部门内部展开联系沟通,贯彻落实采购管理组织工作;第二,培养高素质的采购工作人员,高效处理采购和管理材料的工作,保证采购工作的专业性。企业可定期举行培训活动,以专业知识为培训内容,提高员工的素养;第三,完善监管工作,设立专门的财务管理部门,准确、细致地记录项目部门材料采购的各项支出,保证公开、透明地采购材料。
        2.5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加工与运输管理优化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加工与运输全过程,都应接受科学规范的国家与行业标准,这样可以确保材料的属性、性能都处于较稳定的水平。管理人员要首先注重施工材料加工环节的管理,加工的重点是要密切根据工艺要求来调整加工工艺,并要确保材料性质特点不出问题,而在运输环节的管理,则要特别关注易碎材料不被受振破坏。无论是怎样的材料,在项目施工现场还需要完成检查,核对数量与属性等各种要素信息,特别要过滤出已受损材料,要求及时做好数量上的补充。
        结语
        综上所述,施工材料管理还存在体系不健全、管理人员不专业、成本管控不充分、储存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只有积极从施工材料的选购、进场、加工与运输等方面加强管理,才能在提升现场管理水平的同时,增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育胤.关于建筑工程材料采购及管理方法思考[J].四川水泥,2017,(03):177.
        [2]李森.建筑施工材料采购的内部控制与管理[J].决策探索(中),2020(1):31.
        [3]金群达.基于BIM技术的绿色建筑材料管理体系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