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铁环境安全风险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6期   作者:王龙
[导读] 现阶段,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数量以及规模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相应的投入成本也不断加大,这也对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行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
        王龙
        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调度所, 山西介休030013
        摘要:现阶段,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数量以及规模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相应的投入成本也不断加大,这也对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行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本文主要从人为、设备、环境因素这几个方面来深入分析研究高速铁路发生事故的导火索,并针对存在的一系列环境安全风险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推动我国高速铁路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高速铁路;环境;安全风向;对策
引言
        高速铁路运行的核心关键要求就是要保证安全性,同时这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衡量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的情况,是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竞争水平的重要抓手。现阶段,我国高速铁路在安全方面出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人为上的一些错误操作或是差错所导致,另一方面是由于设备出现了问题进而导致发生事故,最后也可能是由于外部环境因素所导致发生安全事故,因此,要对这几方面原因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提出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来全力保障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行。
1高速铁路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1.1人为因素
        在高速铁路运输的过程中,主要会有铁路方面的工作人员以及铁路系统外部的人员,铁路部门工作人员需要始终秉持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原则,面对各种突发意外情况,要第一时间采取保障措施,同时,旅客也要遵守相关安全规定,配合高速铁路工作人员的安排。
1.1.1铁路工作人员
        调度指挥人员。为了能够更好地组织好整个行车过程,就需要调度指挥人员从中发挥重要作用,需要具备丰富的调度指挥经验以及扎实的行车组织理论基础知识,熟悉各个部门的工作流程和规范,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在行车过程中出现的意外问题,并采取行而有效的措施进行妥善处理。现阶段,随着高速铁路线路不断开通,具备高铁上岗资质调度指挥人员相对稀缺,并且由于既有的高铁列车调度员自身业务素质不高及应急处置经验不足,这也就导致了在遇到突发情况的时候,调度指挥人员不能够采取正确的应急手段,容易发生铁路交通事故。(2)动车组司机如果由于自身的错误操作,或是没有按照规范的要求来开展作业,也非常容易导致发生安全事故。(3)车站的客运人员如果不能够组织好旅客的乘降工作,就容易导致出现旅客不能够及时上车的情况发生,继而耽误高铁的正常行驶。如果不能够具备一定的应急、应变能力,加上对高铁的日常管理不力,例如对消防设备以及通风照明设备操作不当等,也会非常容易导致发生高铁安全事故。
1.1.2非铁路工作人员
        在进入高铁的过程中,有的旅客缺乏安全意识,出现在动车组列车卫生间吸烟的现象,这一行为非常容易导致造成动车组减速甚至停车事故;另一方面,有的不法旅客可能存在携带危险品的行为,这也会大大增加高铁行车的风险系数。(2)有的居住在高速铁路沿线的居民不考虑严重后果,经常发生线路两侧烧荒、异物击打列车的行为,继而引发安全事故。
1.2设备因素
        高铁系统是非常复杂的,需要与多个工种和设施进行协调配合,其专业性是比较强的,倘若这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故障,都会大大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干扰到高铁正常的运行。设备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主要包含了移动设备和基础设施问题,其中移动设备主要包括机车车辆和动车组等等,倘若列车的操作、制动以及通信系统出现了问题,就会威胁到高铁的安全行车。而基础设施则主要包括了轨道、桥梁以及隧道等,倘若轨道发生地质沉降、桥梁发生裂缝,这都会严重干扰到高铁的安全运行,留下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1.3环境因素
        高铁运行的外部环境以及所处在的自然环境也会对其运行产生安全影响。自然环境主要是我们所遇到的恶劣天气,如狂风、暴雨等等,这是我们人为所不能够控制的,但是其所产生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外部环境则是由多种外部环境因素所组成的,如社会发展以及文化等等,一方面是周边人群没有做够的安全意识,对高铁的运行没有足够的认知,进而导致发生安全事故;另一方面则是高铁沿线的治安情况,是否存在偷到电缆以及通讯设施的行为;最后是政府以及市场中对高铁的支持情况。这些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干扰到了高铁的正常运行,成为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导火索,很多配套的保障措施无法严格落地。
2高速铁路安全管理对策
2.1加强人员建设
        一方面,在高速铁路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将监督和管理措施贯穿在整个建设的过程中,要采取采购审计制度以及相应的回避制度,避免出现采购人员暗中捞取好处的行为,确保物资采购的公开透明,保证物资质量水平。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有专门的监管人员,对施工全过程开展常态化的检查,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记录并反馈给主观部门,采取措施予以解决,确保工程能够按照规范的标准来执行,对建设的铁路工程开展严格的检测,严格落实质量保障责任。另一方面,在高铁的运营过程中,要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要严格落实资格准入制度,按照相应的岗位来配备每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开展常态化的安全以及知识技能培训,可以增加仿真平台的建设,注重实践效果,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开展实践演练,最大程度地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在应急处置方面,建立一套处置流程,各单位按照应急方案内容协同动作,配合有序,安全快速的处理临时发生的问题,确保高铁列车安全正点。
2.2强化设备管理
        要对高铁运行所涉及到的设备进行细致的管理,从源头上确保设备质量水平,严格把控设备准入资格,对设备的型号以及验收证明进行仔细的比对,确保能够保障高铁运行的配套。对基础设施的许可以及产品认证情况要进行仔细审查,建立设备供应档案,确保设备供应信息的公开透明,从源头上控制好入场的设备质量,保障高铁安全运行。此外,在高铁实际运行过程中,还要强化对设备的维修与养护,对设备全生命周期进行检测,开展常态化的管理评估,按照一定周期来对设备进行全方位的检修,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幸而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还要建立完善安全监测系统,通过全方位的监测能够更加全面、细致地把握设备的运行情况。最后还要制定事故发生应急预案,强化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全方位地覆盖所有种类的安全事故问题。
3.3环境方面
        要加大高铁准入门槛,强化诚信体系建设,高速铁路主管部门要制定统一规范的信用评价标准以及等级,对根据相应情况对建设单位的资质进行动态监管,敦促其严把质量关,提高施工的质量水平,为高铁安全运行创造基础性环境。另一方面,要强化建设天气监测系统,提高对恶劣天气的应对处理能力,在强降雨、强降雪等天气来临之前,采取必要的措施来进行防护。铁路部门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认证制度以及作业标准等内容,强化对高铁安全风险的控制管理,将具体工作责任落实到位,确定好监管人员以及应急救援人员的责权范围,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确保高铁运行安全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所以需要对高铁运行的安全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需要对上述所列的造成安全事故的原因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采取行而有效的措施来最大程度地规避安全风险。应该深入探索和把握高铁运行的安全规律,根据具体的运营情况不断健全完善高铁运行安全保障体系,提高高铁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推动高铁运行朝着持续安全稳定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珊珊.我国高速铁路安全监督管理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商业大学,2014.
[2]梁晓红,刘倩,谭克虎,等.法国高速铁路快运发展研究及启示[JJ.铁道货运,2017,35(4):4549.
[3]陶伟.铁路交通事故中的人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