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 鹏
身份证件号:3203231987****7015 江苏 徐州 221000
摘要:建筑工程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繁琐性,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到较为繁琐的施工环节和庞大的施工任务,只有保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才能够推动建筑工程施工作业有序开展,因此工程造价预算的作用不言而喻。目前来看,具体工程实例中常常会出现超预算问题,这也极大地影响了建筑工程施工效率和施工进度,同时也不利于施工企业控制工程造价,严重降低了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基于此,加强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问题的研究,也逐渐成为建筑行业重点关注的课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控制措施
1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分析
1.1预算编制体系不完善
建筑工程是一个复杂的施工项目,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工程造价的过程变得难以控制。个别施工单位为了尽快施工,通常会将预算时间缩短,这将会使施工材料、市场调研、建筑信息等方面信息收集不全面,导致预算与实际的偏差过大,最终使实际的成本超出预算,对施工过程造成极大的影响。例如:某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材料选购时,由于忽略了市场价格因素的影响,在购买施工材料时,施工材料正处于价格上涨的阶段,而且又难以找到可以替换的施工材料,只能以超出预算的价格购买施工材料,在成本上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让施工单位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在进行预算时需要保障预算编制体系的合理性,并且对不足之处进行有效的完善,让预算编制体系能够对预算过程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从而避免超预算现象的发生。
1.2造价控制管理不够完善
建筑工程的造价主要在人力成本和材料成本,在控制管理上也以这两个方面为主。有效地控制管理需要针对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因素做科学合理的应用,以此达成成本控制。但是,目前的建筑企业造价控制管理并不完善,在人力成本控制上忽视了工作调度,只重视单位时间的投入和性价比,综合施工进度来看,这种压缩施工人员成本并没有取得造价减少,相反增加了质量管理的难度。在材料成本控制上忽视了市场因素,过于注重材料量的减少和替代,导致市场价格变动下出现较大的超预算情况发生。造价管理是控制超预算的核心工作,其管理的不完善也就让本职工作失去作用,超预算的情况也就会出现。
1.3部分预算人员业务素质水平较低
相关人员的专业预算能力是保证工程预算合理、避免超预算现象发生最为重要的保障之一。然而在很多建筑企业进行造价预算的过程当中,对于相关的预算人员缺少专业知识的培训和相关技能提高。因此这就使得在预算过程当中,对于其结果存在着很大的偏差,从而最终影响了工程施工的周期。此外,很多预算人员并没有对具体的施工单位进行详细地考察,导致预算的结果和工程实际出现了很大的偏差,也因此往往会造成造价预算超出了实际的预算价格,从而为企业造成了不必要的资金浪费。
2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有效控制的策略
2.1科学合理地编制施工预算
由于项目预算对建设项目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因此,可以科学合理地控制项目预算。下面将给出对建筑工程合理编制预算的建议。首先,执行建筑工程造价任务的人员要针对图纸内容、研究报告以及施工建筑图进行充分地研究,并定期与图纸设计人员进行沟通。在充分理解设计理念以及设计图纸的前提下,进行施工预算的控制工作,这有利于提工程造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其次,编制人员要在施工之前到现场施工地进行深入勘察和分析,以此来了解现场与图纸有无出入,针对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来研究成本的支出,从而确保施工时的稳定性以及合理性;最后,预算编制人员要科学预测未来施工时的市场行情。尽管编制人员已经对当时市场的行情有了充分把握,但随着施工的进行,依然存在预算编制之外的情况。因此,预算编制人员要定期考察市场情况,及时调整施工周期和建材使用,使得预算结果可以有效满足施工需要,并适应市场行情。充分考虑以上建议可以实现预算金额与工程成本相匹配,并灵活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
2.2规范建筑施工工序流程
在对于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整体环境当中,企业最为重要的一个方向就是成本控制工作。相关的造价预算人员必须对所使用的施工材料,以及具体的施工环节有着详细的分析,并且根据相关的图纸进行科学的计算,这样才可以对于施工工序进行掌握。而想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通过施工队伍的科学规范以及相关施工程序的确定,才能保证整体施工的质量安全。并且对于造价预算人员科学掌握施工环节所需要的相关成本也能做出精准地控制。然而在建筑施工的过程当中,其具体的施工步骤是十分繁杂的。造价预算人员必须有着极其高超的技术,才可以对于施工的复杂程度进行详细地了解,并且对于施工工序进行规范。因此在实际的过程当中,就必须有着合理的工序来保证施工各个环节不会出现纰漏。而在实际的操作当中,造价预算人员应该和相关的负责人进行协调,从而能认识到施工的具体情况,并且对一些工序进行合理地调整,使其符合相关的规定和实施方法。这样造价预算人员就可以对于施工当中各个成本消耗进行详细了解。
2.3控制价格调整
在市场经济下的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需要控制价格调整,减少市场价格变化对于工程造价的冲击。市场经济下的施工材料价格不可控,但是可以在施工中做价格调整控制,建立合理的建筑供求合同,将市场价格变化考虑其中,这样价格的变动对于造价的影响就比较小,能够有效控制,避免超预算情况的发生。同时可以采取价格变动地风险共担原则,在工程价款支付中将价格变动考虑其中,并在施工中采用工程造价指数法,合同中以当时价格做承包价格计算,而在工程结算时以地区工程造价管理部门所公布的造价指数做调整。价格调整控制的有效开展避免了因为市场价格变动大时出现超预算的情况发生。
2.4加强监督管理力度
为了让施工过程更加的合理,需要加强工程的监督管理力度,从而有效地避免工程问题的发生。加强监督管理力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需要加强施工质量的管理,保证施工人员能够按照施工流程进行施工,避免出现返工的现象;第二,需要加强施工进度的管理,保证施工人员能够按时完成工作,避免工程出现延期问题;第三,需要加强施工安全的管理,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避免出现施工安全事故。为了保障监督管理制度能够落实到位,需要监管部门和预算部门进行合作,先由预算部门对工程超预算的原因进行分析,确定监督管理的方向,从而制定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再由监管部门落实监督管理制度,对施工人员进行监督,规范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防止施工人员出现违规的操作造成施工问题,引起施工成本的增加,从而导致工程超预算现象的发生。
结论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控制可以有效提高工程经济效益,让工程施工得到质量和进度的保证,有助于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但是控制策略上要注意超预算产生的原因,在工程管理、施工等多个方面做出应对,节约施工成本,应对工程变更和价格波动,以此提高资金的使用率。但是在超预算的控制中要以质量为核心,要合理控制造价成本,不能因为超预算的控制而降低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蒋子豪.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分析[J].居舍,2020(25):137-138.
[2]卢斌.试析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管理措施[J].四川水泥,2020(7):231-232.
[3]吴云云,寿郑翔.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浅析[J].建材与装饰,2020,(13):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