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问题分析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3期   作者:王淼1 程春华2
[导读] 水电是我国基础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基础能源,迄今为止不具备可替代性,同时其发展关系到我国民生
        王淼1  程春华2
        1.身份证号码:37233019860202****
2.身份证号码:23050319870124****
        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  250013
        摘要:水电是我国基础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基础能源,迄今为止不具备可替代性,同时其发展关系到我国民生。为了保障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必须加大对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视,加强工程勘察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
        引言
        我国水电工程是我国整体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我国各行业不断进步之根本。水利水电工程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地质勘察工作是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基础,从而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稳定性、坚固性、安全性、耐用性等特性。
        1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主要内容
        1.我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水资源的利用也相对紧张,为了能够进一步对水资源进行保护,减少过度使用的现状,需要对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在做好地质勘察工作后,通过评估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多便捷。2.对地质区域位置的有效勘察和精准的保护,从而对地下水源结构等进行评价。同时,地质勘察人员还能够借助先进技术对地下的结构进行勘察,从而合理地使用和开发地下水资源,满足人们的用水情况。但是,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效果并不理想,地质发展区域较为隐蔽,极易发生较大的危险,需要引起勘察人员的重视。3.目前,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如果过于重视效率,其在勘察过程中没有对环境质量等予以重视,将无法保障环境与工作的统一发展。这一问题需要引起的勘察人员的重视。4.农业生态地质、城市水工环地质等研究越来越多,为了能够使研究更加深入和系统化,则需要保障各个学科实现相互交叉和融合。
        2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问题分析
        1.边坡的工程地质,在水利水电项目工程中,边坡处理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这主要是由于水利水电项目所在区域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且存在一定的形变,与此同时,还极易发生张裂、滑坡以及崩塌等问题。另外,由于受到其周围地质特性方面的影响,而致使边坡稳定性也造成不良影响。2.坝基岩体的工程地质,由于堤坝性质各不相同,所以其所需要的地质条件也会有所不同。所以,这就需要对不同堤坝的实际工作需求进行认真、详细地了解,从而更好地为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奠定良好基石,进而更好地推进各项防治措施的制定和施工。
        3试论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策略
        3.1提高认识,加大资金投入
        如果要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探工作能够顺利进行,需要全面提高相关地质勘探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加大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探资金的投入。资金的大规模投入也可以不断引进优化相关的设备仪器,还能够有效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探工作小组成员的整体技术水平,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工作的整体质量及效率。此外,相关的管理人员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加入奖惩机制,全面调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探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为后期的发展奠定基础。
        3.2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质量
        要想保障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质量,就需要科学合理地选择勘察手段,清楚掌握施工现场以及工程周围的地质资料和建筑物、构筑物的情况,同工程设计人员进行充分有效的沟通交流,对地质存在的问题及时地处理和解决。在实施勘察工作之前,需要结合现场的实际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勘察纲要,有关技术负责人员要对此进行严格审核,并且通过总工程师审定,在确保没有问题之后才可以实施下一步的工作。在实施勘察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规范实施。要是地层存在异常现象,就需要加大勘察力度,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详细研究异常地区地层的结构。


        3.3强化工程项目区域水文地质的调研和检测
        在对其进行调查和检测的过程中,充分全面了解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区域的地质、环境以及水文方面的实际状况,从而选择合适的场地。对水文地质的调查和检测主要有几点:第一,合理的划分水利水电工程现场勘查区域,从不同的区域中进行抽水作为检测的样品,并且对其检测结果进行记录,以作为后期分析评价的依据;第二,选择不同的合适方法对不同区域的地质环境状况进行勘察,并进行对比分析;第三,将所有的检测结果进行汇总,并且综合多种因素影响进行考虑,确定合适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地点。
        3.4技术管理工作要落实到位
        技术管理是一项值得关注的工作,跟勘察质量有着密切联系。任职的勘察技术人员需要具备相关证书,同时项目负责人除了具有有关证书以外,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经验。技术原则需要具有有关的实践经验,并且经过相应的培训以及考核。培训负责的主要任务是科学合理地编写勘察纲要以及实施有关的专题会议等,而技术原则主要是根据技术标准来实施勘察工作,并且要做好现场记录。在进行项目合同备案期间,勘察单位需要提供相关资料,主管部门也要定期进行抽查,以此来保障技术管理质量。
        3.5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进行加强
        1.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属于一种先进的系统,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探工作过程中,相关的地质勘探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地理信息系统了解勘探场地内的相关情况,制定安全有效的勘探方案。2.遥感技术(RS),遥感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探工作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相关的地质勘探工作人员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探工作中使用遥感技术能够有效了解到勘探场地面积、勘探场地内的具体信息。同时,遥感技术能够时刻对地质情况进行检测工作,从而保证地质勘探工作质量。
        3.6科学测定岩土水理性质
        岩土水理性质主要包括了地下水和岩土发生互相作用情况下岩土的透水性、毛细管性、给水性、持水性以及溶水性等各类岩石出来的特性,而该类特性均和岩土的气态、液态以及固态息息相关。在岩土体中,地下水的赋存方式较为多样岩体物理性质主要指的是地下水和岩土互相作用时所体现出来的特征。因为岩土中地下水赋存方式不同,因此实际影响到岩土物理性质的程度也多有差别,而实际影响程度的高低和具体岩土类型存在一定关联。在粘性土中,结合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赋存形式,但是在砂土中含量却少之又少。在结合水特别是弱结合水中,粘性土的收缩性、膨胀性以及可塑性等物理力学特征会得到有效的体现,不过受到强力的制约,实际活动范围较小,所以并不会过多的影响到岩土的动态物理性质。
        3.7完善评估体系,提高生态与勘察工作的统一发展
        根据当前的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情况可以看出,如果在勘察过程中过于重视勘察的速度等,则会忽略后面的环境问题。因此,为了能够对资源进行有效开发而不影响环境问题等,则需要对其进行综合的评价,在得出合理性的分析后,根据实际情况逐步的确立评估体系,这也是进一步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企业实现双赢的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例如,某市水利水电工程在进行环境污染的治理过程中,通过对该区域地面沉降分成标和沉降检测网等进行不断的完善后,能够对地面的沉降量等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记录,特别是能够通过记录结果对生活中或者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等进行全面的防治和处理,这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调整工业产业的结构等提供重要的支撑。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实施科学合理的地质勘察,并且综合运用相关的地质技术。除此之外,需要对有关技术不断进行改进和优化,以全面强化技术运用水准。
        参考文献
        [1]陈锡山.水文地质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重要性分析[J].中国金属通报,2018(11):263+265.
        [2]金圣博.浅谈水利水电工程的水文地质勘察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2):114.
        [3]白雪.浅谈水文地质的勘察方法及类型[J].城市地理,2018,000
(002):103-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