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应用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3期   作者: 饶 敏
[导读] 目前我国新建工程多为高层建筑,具有结构复杂、工作量大、管理难度大等特点
        饶 敏
        威海和信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威海 264200
        摘要:目前我国新建工程多为高层建筑,具有结构复杂、工作量大、管理难度大等特点,需要运用先进技术进一步加强工程管理质量。项目成本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效益,甚至决定着项目建设的成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BIM软件逐渐成为建筑市场的“新宠”。它不仅可以加强工程设计工作,而且可以应用于工程造价管理领域,有效地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质量。借助BIM管理平台,实现了成本信息的统一管理和多方共享,有利于项目成本控制。因此,加强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应用
        1BIM技术概念及性能
        1.1BIM技术的实际含义
        BIM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数据信息技术。它是用于数据信息收集、集成和共享的数据库资源。它可以记录项目从设计到完成的整个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信息内容,并通过数据技术表达项目生命周期的决策。同时,BIM技术可以有效地整合和改进项目周期内的成本管理工作。无论是工程设计和施工阶段,还是工程的运行维护阶段,全面造价管理中的信息都可以以数字形式表达给施工方。作为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信息技术,应充分发挥BIM技术的优势,及时、有效地记录和更新施工数据,体现数据库的自身价值,并以数字方式反馈项目建设各环节的整体进度。
        1.2BIM技术的性能
        (1)可视化性能。在BIM技术的应用中,整个过程是可视化的,不仅可以直接反映项目的具体细节,而且可以在项目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进行沟通、讨论和决策。(2)完整性。BIM技术的完整性最直接的体现是它能够描述项目的拓扑关系。(3)协调绩效。对于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有关部门要协调好施工过程,使整个施工内容能够完美衔接,实现多个环节的合作与相互配合。利用BIM技术可以有效地完成这些协调工作。
        2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进行的现状
        2.1管理体系不够明确
        目前,我国的建设项目管理体制仍然选择传统的管理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虽然管理形式发生了变化,但项目成本管理的主要发展方向并没有改变。因此,整体管理体制难以满足建筑业的发展需要,并将限制建筑业的产业化。
        2.2计算形式难以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
        目前,工程造价的管理形式和计算方法仍采用传统的定额计价方式。用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信息数据会与市场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冲突,信息含量难以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不能促进市场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此外,由于各地区实际情况的差异,项目消费成本很难与该地区的生产率保持一致。因此,在计算工程造价时,不能只选择公式的形式。为了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应联系市场上的各种因素进行测算。
        2.3管理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
        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方法都是定额管理,具有一定的计划性,但没有分析项目的具体差异。目前,我国市场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工程造价管理产生了更多的问题。由于政府在这方面的管理体制不完善,导致了多人、多部门管理、无人管理的问题。各部门之间没有很好的沟通,协调制度难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对工程造价管理进行科学管理是很困难的。
        3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实现方法
        3.1BIM建模
        在建设项目成本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主要是采用参数化数据。数据的应用,利用模型进行数据信息的高效传输,对模型构件进行建模,保证信息处理的效率和有效性,采用三维模型,可以将各种建筑工程数据信息集成到数据库中,达到高效的目标,数据的共享与传输,为项目成本管理的发展及相关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实际应用中,该软件的参数化设计功能和建模功能可以有效地促进项目成本的管理和控制。目前,基于BIM平台的软件已应用于工程造价管理的实践中。采用BIM土木工程计算软件。通过选择相应的配额列表和计算规则,导入到GFC中。

设置好参数后,所建模型中的各种信息都能充分显示出来,所建模型就可以使用了。将Revit导入光联达软件,通过智能匹配和处理实现模型的正则化。借助软件的汇总计算功能,进行构件计算,得到工程量清单。
        3.2造价集中化管理
        传统成本管理的主要问题是数据难以共享。然而,基于软件功能的BIM技术的引入,可以实现成本的动态管理,提高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有效克服传统管理模式下信息共享困难等问题,提高工程造价控制水平,有效增强市场透明度。同时,在保证计算结果准确性的同时,提高了计算效率。采用专业计算软件,通过三维布尔运算和实体演绎,保证工程量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对于生成的计算结果,可以直接制作成电子文档,然后为成本管理人员提供所需的数据和信息。结合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对模型进行了调整,不再需要重新建立模型,以减少再次录入数据的次数,保证各专业之间的紧密性,进而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3.3资源的计划管理
        采用BIM技术控制工程造价。通过模型、时间维、成本维的深度集成,建立5D模型,实现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动态成本监控,提高资金、人员等各种资源的配置率。运用5D模型为成本控制人员提供施工数据和信息,进行一定时期的成本核算,分析资金和人员配置的合理性,掌握资源利用状况,达到成本精细化管理的水平。利用BIM技术,通过设计变更与三维模型的有效衔接,根据工程变更的内容,对三维模型进行优化和改进,利用工程计算软件获取建筑工程的各种信息,如工程量信息、造价数据等,工程变更数据无处不在,为相关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实践证明,采用BIM软件进行工程量计算,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节约了间接费用,有利于提高工程效益。
        4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4.1工程项目策划阶段的应用
        在项目规划阶段,可以利用BIM技术调出接近项目的模型,为项目调整提供参考。在模型阶段,可以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变化随时修改参数模型。然后,利用BIM技术实现了高效的交叉策略。就项目策划阶段而言,如何合理投资、计划预算、完善方案是该阶段的重点。现阶段,BIM技术可以为工程项目提供参考,员工也可以将BIM技术与自身经验相结合,有效控制预算。
        4.2工程设计阶段的应用
        在BIM软件中,最具特色的是可视化建模功能。与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方法相比,可视化建模具有更清晰、更直接、更清晰的特点。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工程设计阶段的资金利用率,实现对投资的有效控制,保证造假的准确性。在工程设计阶段,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设计缺陷。利用BIM技术可以有效地发现和处理设计中的缺陷。这是设计软件与新兴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可以实现更专业、更高效的工作平台,提高信息与信息的传递效率。
        BIM技术的效率不仅体现在它能帮助专业设计师,而且能帮助其他非专业设计师改进图纸。在工程建设阶段,不同领域的土壤质量不匹配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过去设计软件兼容性差的问题也可以通过BIM技术来弥补和改善。
        4.3施工阶段的应用
        BIM技术最显著的特点是可以建模、可视化和具有很强的调整能力。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应用,通过BIM技术在工程计量、计价、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功能,使现场管理、项目控制、工程造价等方面得到实时监控。确保在规划阶段和设计阶段编制的预算能够得到有效控制,避免施工企业出现“三超问题”。BIM具有多种功能,如BIM模型、BIM定价模型、BIM工程测量等。利用BIM等软件,全面提高工程项目的运行质量,从而保证工程质量的全面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的到来为加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质量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利用BIM技术可以实现从项目立项到项目竣工的成本管理,形成全过程、精细化的成本管理模式,保证各阶段成本的合理性,从而达到项目成本管理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胡一杰.探究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6):24.
        [2]王江涛.BIM技术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研究与应用[D].邯郸:河北工程大学,2019.
        [3]刘鑫.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居舍,2018(28):58-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