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柱支撑后浇带梁板施工工法探究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3期   作者:孙金鹏
[导读] 由于传统的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撑体系存在较多问题
        孙金鹏
        湖北葛洲坝多能模板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省宜昌市  443002

        摘要:由于传统的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撑体系存在较多问题,不仅容易导致后浇带支撑架与周边的其他架体在留置时间上存在不一致的地方,导致两者之间的关系复杂化而难以处理,而且由于在这一体系下,后浇带支撑架需要留置较长的时间,因而导致资源无法得到优化配置和高效应用,周转率较低,容易导致资源浪费、施工成本增加。此外,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撑体系还容易导致施工场所整体面貌混乱,不能有效维持施工场地的整体整洁。因此,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撑体系必须被取代,应重视应用混凝土柱支撑后浇带梁板施工工法,力求改善施工质量,提升施工经济效益。
        关键词:混凝土;柱支撑后浇带梁板;施工工法
        引言
        在建筑工程中,稳定性高、施工操作简便性、低成本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建筑领域最常用的施工工艺,并且随着应用范围不断拓宽,逐步暴露了钢筋混凝土的一些实际应用问题,如结构裂缝、结构渗漏、结构不规则沉降等,严重拉低了建筑工程建设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步衍生出了后浇带施工技术,极大解决了钢筋混凝土实际应用存在的问题,为提升建筑施工质量、保障结构稳定可靠做出了巨大贡献。
        1混凝土柱支撑后浇带梁板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及其特征分析
        1.1工艺原理
        首先,使用项托与双立杆架设梁板模板,断开后浇带两侧模板与支撑,构建具备相对独立性的体系,确保支撑不需要进行拆除处理。与此同时,通过在梁板的梁底与板底设置与项托界面大小相等的清扫孔,可以有效确保后浇带内部实现实现清洁,增强其封闭简便性;在后浇带两侧应用钢筋网与双层钢板网架设模板,避免后浇带上流入混凝土;在后浇带钢筋结构上进行刷水泥浆处理以避免其封闭时出现锈蚀的情况。在将后浇带旁的梁板模板拆除之后,由于梁板结构自身具备一定的承载力,因而通过应用混凝土在被后浇带分割后形成的悬臂梁和悬臂端假设临时支撑柱,从而高效加快后浇带支撑架的周转速度,提高建筑资源的整体使用效率,同时明确支撑柱与周围其他柱体之间的关系,维持施工场地的整体整洁程度,切实促进施工质量与经济效益实现提升。
        1.2混凝土柱支撑后浇带梁板施工工法的施工特征分析
        混凝土柱支撑后浇带梁板施工工法主要具备以下施工方面的特征:
        (1)由于后浇带支撑体系在设置时保证其具备高度独立性,因而在展开施工操作时较为便捷,而且能够充分保证其具备整体稳定性,安装与加固工作均较为简单;
        (2)后浇带梁板上预先留有清理孔,因此可以通过清理孔便捷地对其内部展开清理工作;
        (3)由于预先对后浇带内部的钢筋进行了刷水泥浆处理,因此可以有效避免钢筋出现锈蚀的情况;
        (4)支撑系统无需进行拆除,因而可以全方位保障其安全性能,降低各类安全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5)无需对后浇带支撑系统展开后续加固处理或支模处理,降低人力与财力成本支出,切实降低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与整体建筑施工经济效益。
        2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意义
        对于后浇带施工而言,就是针对房屋主体结构,在相关部位设置二次浇捣区域,比如地板与墙体,通常情况下,浇捣区域的宽度介于800~1200mm之间,就是基于浇捣区域,来分开混凝土结构,在膨胀及收缩方面,当地板、墙体等结构接近稳定之后,在适当时间内,针对混凝土填筑,来补偿一定的混凝土,在此基础上,有助于防止混凝土结构出现开裂的现象,促进房建结构更加稳定。具体施工时,有效利用后浇带施工,有助于工作人员掌握工程结构特征,充分融合结构特点,对后浇带进行合理的设置,基于此,不但能促使房屋结构更加健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外部温度对构件的影响。


        3混凝土柱支撑后浇带梁板施工工法
        3.1悬挑施工外架
        在建筑主体结构作业前,必须先搭设主体外架,这样才能够保障主体结构安全作业。施工中使用悬挑外架的方法,每隔四层对外架卸载一遍、这里的要求为建筑物的标高在4.15米大小。要确保每一段的悬挑高度都在16.6米大小。随后展开九步架,立杆的横距离控制在0.8米,纵距控制在1.5米,步距离控制在1.8米。要确保架体和楼层的边缘相距200毫米大小。要保障每一步的外排都有栏杆,高度控制在1.2米。顶步作业的外排要设两道栏杆。假设楼层为悬挑层,那么工字钢规格需要大于116.并且固定端的预埋锚箍钢筋直径需要大于φ16.悬挑钢梁的固定段长度需要为悬挑段1.25倍。在墙面200毫米的工字钢梁位置设置内立杆。在距离内立杆800毫米的位置设外立杆。并在立杆的下方焊接长度为200毫米的φ25定位钉。定位钉的距离与悬挑端控制在10厘米以内。在悬挑步架设置横扫地杆,在外排立杆的内部设置悬挑分层、栏杆、挡脚板、挡脚杆。所有的钢梁其外端都要斜拉卸荷直径超过φ14的钢丝绳。使用超过φ20的一级钢筋。自下到上的设置剪力撑。作业前检查材料。当前市面上的材料在质量、规格上缩水严重。一定要保障钢丝绳、扣件、钢管、工字钢质量。施工中人员佩戴好安装设备,尤其是安全带、安全帽、工装鞋。外架不可以堆放物件,以免高空掉落影响安全。
        3.2合理选择施工时间
        就目前施工工艺而言,后浇带主要包括3种模式,即收缩带、沉降带以及温度带。建筑后浇带施工不能盲目,必须要因时而为。首先,收缩带灌筑时间通常为在部件完成浇筑60d之后再开始进行。这是因为在砼部件浇筑完成后,部件的收缩会达到60%,在特定情况下,收缩可达到100%,因此,在两个月后进行浇筑工作比较适宜。其次,对于后浇沉降带来说,主要作用对象是高层房屋建筑,其主要是对于建筑物、基础以及裙房起到连接的作用。因此在正常情况下,都是地基落降完成后才开始此步骤,不过参考工程的工艺限制以及工程项目总成本的情况,后浇带具体施工过程可以灵活一些,根据真实情况提前开始浇筑。
        3.3间距控制
        在房建施工中,要合理掌控后浇带间距,若间距过大,则难以确保结构的稳固性;若后浇带间距过小,则会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导致工程效益降低。依据相关研究得知,当后浇带间距介于20~30m之间时,有着最佳的效果,后浇带宽度应介于70~100m之间。针对后浇带结构形式而言,有着多种类型,比如凹形缝结构形式,具体施工时,要充分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来选取相应的接缝方法,并彻底清理杂物,促使后浇带结构具有较好的稳固性。
        3.4施工要点
        (1)从实际施工需求出发,绘制后浇带模板配版图,在确保其准确无误后投入使用,严格按照配板图展开模板制作与交底工作。
        (2)需要根据梁板截面大小展开相关计算,合理确定钢管脚手架之间的立杆间距。
        (3)对梁板模板进行安装时,需要在断点初利用项托断开两侧模板,再进行支撑系统与模板安装工作。
        结语
        采用混凝土柱支撑后浇带梁板施工工艺,可提高后浇带支撑模板与支架的周转率,经济效益较好,且施工操作空间开阔、优化了场容场貌。
        经反复实践,本施工工艺已形成成熟的施工工艺,并已形成施工工法,获批的企业工法已在公司各项目部中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郝传龙.混凝土柱墙梁板一体浇筑法在超高层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建材装饰,2019(9):165.
        [2]李栋.某矿主行政楼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研究[J].中国矿山工程,2020,49(01):60-62.
        [3]张硕.高性能混凝土在公路桥涵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华东公路,2020,(01):46-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