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巍
身份证号码:15020319821224****
摘要:我国现阶段执行的是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招标人需要承担工程招标中工程量的风险,投标人需要承担工程招标中的价格风险。本文主要对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招投标风险问题进行研究,对于招投标过程中的风险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和建议。
关键字:工程量清单 计价 招投标 风险 管理
1 前言
在我国现行的工程项目招标实行的是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实行量价分离的方式,由招标人对于招标的工程量通过清单列出,由投标人对于清单工程量进行确认并投标报价。招标人和投标人的工作都是通过工程量清单予以体现,对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之下的风险控制对于招标人和投标人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重点对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之下的风险问题进行系统分析。
2、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招标方的风险管理
2.1优化设计,减少工程项目的变更
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量清单的精确程度主要受到工程设计图纸的影响,设计图纸完善精确,平明图、立面图、剖面图、以及细部做法能够准确反映项目的具体情况,则工程量清单就能够准确确定工程量,如果设计图纸不完备;甚至有的招标单位,初步设计刚刚通过就进行工程项目的招标工作,则对于工程量清单的准确程度有较大的影响。设计图纸不完备,则可能造成工程量变更频繁,对于工程项目造价和成本的控制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工程项目在设计阶段,要严把设计图纸的质量,优化设计,保证设计图纸齐全、完整、准确,减少工程项目的变更。
2.2提高工程量清单的编制质量
招标人编制工程量清单的过程中,要注重对于工程项目现场的踏勘,并按照我国有关工程造价的法律法规,以及《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和其它有关规定进行工程量清单的编制,编制人员还需要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的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技术规范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工程量清单的编制过程中,对于工程量清单的每一个子项目的工作内容都要完备、准确,并做到不漏项、不缺项、减少暂定项目,减少在今后施工过程中由于暂定项目不明确而造成的造价签证“扯皮”现象。仔细区分清单中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费用、措施项目清单费用、其他项目清单费用和规费、税金等各项费用的组成,减少因为分类不清造成的各项目费用混算,并对于容易产生歧义的项目费用要进行标注和解释。与此同时,在清单编制的规程中,要注重与设计单位、勘察单位以及业主单位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各方的对于施工项目的主要需求,才能保证编制出的工程量清单准确,有效控制工程招投标过程中的招标方的风险。
2.3重视评标工作
评标工作是招标投标工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评标工作就是对潜在投标人的择优过程,是一项严肃严谨的工作,在评标过程中,需要全面分析潜在投标人的投标文件商务标部分和技术标部分,对于各项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比,评比的过程要确保公正、严谨、实事求是,分析每一个投标人的报价合理性、技术的先进性和可行性。对于投标人采用先进技术、报价合理者,应该在量化评分的过程中予以重点考虑,同时对于投标价格严重低于当地市场价格的投标文件,必须要求投标人予以合理的解释,不能做出合理解释的,可作为废标处理。通过评标过程中一系列工作的展开,合理控制招标风险。
3、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投标标方的风险管理
承包商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之下的风险管理,要本着防患于未然的思想,进行相关风险的控制,通过有效的风险控制,确保承包单位的合理利润,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3.1完善投标方的企业定额
投标方的企业定额,是投标企业或者说是承包单位对于企业进行管理的一种主要手段,投标单位的企业定额也是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主要参考依据之一,施工组织设计是承包单位安排组织生产,“人”、“材”、“机”的合理配置施工的主要指导性文件, 在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编制的过程中,参考企业定额,可以对于提高施工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进行有效的探索,通过企业定额,调整施工进度、优化施工方法,合理调配人员机具的使用。同时,通过优化企业定额,采用高于社会平均生产效率的方式进行生产的组织和实施,可以让企业获得高于社会平均生产率利润,从而提升企业在社会化投标过程中的竞争力,实现企业竞争生产的良性循环。同时,企业定额也是企业投标报价的底线,对于工程项目进行投标报价,不得低于企业的企业定额,低于企业的企业定额,往往意味着后期施工过程中,可能面临这亏损的情况。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要完善自身的企业定额,通过企业定额数据的汇总,监测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同时为企业的投标报价提供有效准确的参考依据。
3.2风险转移
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如果只有一家施工承包单位对工程项目进行项目承包,特别是特大型项目,则要面临巨大的项目风险。项目承包单位可以将工程项目的一部分专业工程分包给更加专业的专业施工承包企业,通过专业分包的形式降低风险,并实现风险转移。还可以通过工程项目的内部招标,控制项目风险。通过对于材料供应单位、材料运输单位、专业分包单位的招标,预定工程项目的原材料费用、运输费用、以及专业项目分包费用,从而降低由于价格波动因素给承包企业带来的潜在风险。同时,承包企业可以通过购买工程保险的形式转移工程风险。工程承包单位可以投保“建筑工程一切险”,对于可能的突发事件进行风险转移,也可以通过相关的担保公司,签订履约保函和企业担保,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并转移部分项目风险。
3.3预留风险费用
任何工程项目的施工都面临各种难以预测的风险问题,而建筑工程一切险、保函和担保,并不能把风险问题全部涵盖,对于投标企业,可以通过预留风险费用的形式进行风险管理。投标企业如具备丰富的施工经验,并具有雄厚的企业资金实力,可以选择风险自留,并预留部分风险费用,选择风险自留的前提是企业具有控制并预防未知风险的能力和管理水平,通过预留风险费用,可以减少因为风险转移所造成的盈利的减少和相关保险费用的增加。
结论
总之,在实行工程量投标计价的模式之后,招标方、投标方的风险都有所增加,对于风险的控制已经成为招标方和投标方进行工作管理中的核心问题,只有解决了上述问题,才能有效促进企业的和谐健康发展,才能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范道津主编.政府投资项目企业型代建制实务.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01.
[2] 马楠.工程项目最低投标价中标风险分析[J].管理宝鉴,2008.
[3]?周召梅,徐凤永编著.?工程造价与招投标.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