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6期   作者:李伟正
[导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工程的建设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在不断的提升,这就促使新型施工技术的出现。
        李伟正
        福建荣工建设有限公司 福建 厦门 361006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工程的建设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在不断的提升,这就促使新型施工技术的出现。所以,在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合理的使用高支模施工技术能够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提高工程的支撑力,促进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但是,艺术风险大、标准高是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显著特点,所以在房屋施工过程中应用高支模技术时,高球施工人员必须掌握其施工技术要点,并在各施工工序中严格执行,以此来保证高支模施工效果。本文通过对在房建工程土建施工过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内容进行分析,为保证房建工程施工质量及施工效率提供帮助。
关键词:房建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作用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工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对建筑工程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使用可以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整体施工的稳定性,同时,合理的使用高支模施工技术还可以更好提高工程的支撑力度。
1 高支模施工技术概述
        高支模施工技术主要指的是在施工过程中高度大于或则是等于4.5m时的支模施工。在建筑工程具体建设的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到高支模施工技术,该技术的使用能够保证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但是,在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时还存在很多问题,该技术的施工难度比较高,技术人员需要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合理的使用高支模施工技术,合理规避施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当发现问题时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提升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在施工过程中,想要合理使用高支模施工技术,应该根据工程建设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并且结合实际情况落实设计与施工,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证高支模的支撑能力,有效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其次,在施工的过程当中,高支膜结构以支撑作为主体,合理使用高支模施工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建筑工程整体的承载能力,同时还可以防止在后续施工过程当中出现问题,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的进度,所以在实际应用的过程当中,应该加强对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分析,明确施工技术的使用情况,这样才能提高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防止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当中出现安全隐患。
2 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
        某建筑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比较开阔,并且建筑工程的规模相对较大,对于施工技术的要求比较高。该建筑工程的地下室为三层,总长宽高数据依次为250m、50m、30m,其中主要包含了7层框架结构设定为6.0~9.4m,另外在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将东西两侧以及中间部分分别设定为配电室、地下车库,基于此设置了支撑点,即高度为30m的柱子,并且柱子的建设数量为10根。下面针对该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对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进行分析。
        2.1 材料的准备和选择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具体应用的过程当中施工条件比较复杂,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内容以及工序比较多,而且在不同的建设环节也需要涉及到不同的施工材料。所以需要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以及标准,认真做好对施工材料的准备以及选择。比如施工材料的质量标准以及材料的性能等。例如:(1)钢管材料。在施工之前需要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以及工程的质量要求,合理的检查钢管材料的质量检查合格证等相关证明文件,根据不同的施工需求,合理的选择强度不同的钢管材料,保证钢管外径厚度等都符合工程建设的具体要求,对于进入施工现场的钢管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查看其是否存在裂痕、划伤、腐蚀等影响质量的问题。(2)模板材料。

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强度,适合工程建设要求的模板,施工材料尽可能的使模板材料处于干燥到环境中,不要使用容易受潮变形的施工材料,通常情况下,在高支模施工技术具体使用的过程当中,经常采用的是方木和胶合板。(3)扣件材料。确保选择的扣件材料的机械性能以及质量能够满足工程建设的具体要求,合理地使用扣件材料,保证扣件材料的口径与钢管的口径一致。
        2.2 模板安装
        模板工程在安装的过程当中是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核心领域,对于整体的框架影响非常大,在高质膜施工的过程当中,对于模板施工材料的选择、施工间距以及跨度等都有着一定的要求,首先对于高支模模板施工材料的选择,具有一定的要求,要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以及施工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其次,在模板施工的过程当中,间距也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影响到总体框架结构的质量,而且在合理的间距之内模板施工材料的排布也要交错开来。在高支模施工的过程当中,模板安装是核心技术,对于模板的施工材料要求非常严格,模板需要采用板间距合适的施工材料。整体生活环境对于工程建设的质量也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保持在干燥的环境下施工,能够防止模板出现松动的情况,而且也可以防止模板因受潮出现变形。就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跨度来讲,国家给出了具体的标准:高支模施工之间的跨度大于4米时,必须及时修改钢筋混凝土结构拱高。高支模安装的过程当中需要分层分段安装,并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在对于承载能力方面来讲,需要保证高支模施工技术能够满足建筑工程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下层楼板的承载能力需要大于上层楼板的承载能力,这样的是结构组合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工程设计以及施工安全的要求。
        2.3 外圈框架柱梁分层施工
        在房屋建筑土建施工的外围施工环境,框架柱一般包括有三层主体结构。主框架主梁在高层建筑中应用较多,其布置相对密集。因此,为确保安全施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有技术人员带头,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对应柱子的浇筑,之后再进行梁板浇筑,确保其施工过程符合项目要求。在格构梁屋盖施工过程中,为保证梁、柱、弯架的质量优化,也必须要遵循实际要求进行项目施工,以提升支撑结构的稳定性。在上述项目施工完成之后,相关人员还要对框架梁和支柱结构进行加固工作,避免项目施工出现安全事故,保证框架和柱的结构稳定,确保房建工程土建施工质量符合项目标准。
        2.4 高支模拆除
        在对高支模进行拆除的过程当中,侧膜拆除之前,需要观察建筑构件表面以及棱角是否完整,确保不会受到损坏,拆除低模梁的长度大于8米时,需要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能够达到工程建设的要求;拆除低模梁度长度小于等于8米时,需要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不低于75%,在拆除悬臂梁时,需要要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能够达到100%,同时能够允许手动进行拆除。在板底模小于等于两米时,需要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不低于50%;当底板膜在2米到8米之间时,需要保证混凝土的强度不低于75%;当板底模的长度大于8米时,需要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不低于100%,同时能够允许手动进行拆除,在对高支模进行拆除的过程当中,应该先拆除拉杆之后再去除柱箍,最后使混凝土结构与模板进行分离。
结束语
        总之,在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的使用高支模施工技术,有效提升工程建设的稳定性,保证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使工程能够顺利完工。施工中加强对各施工工序的控制,合理高支模施工技术的特征对工程进行建设。
参考文献
[1]孙延祥.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技术与设计,2018(23):4642.
[2] 曹汉卿.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中国建材技,2019(1):98-99+101+107.
[3] 肖登平.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25):221+2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