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文静
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063000
摘要:随着近些年互联网技术的逐渐发展为我国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新能量。相较于传统的行业发展,互联网技术打破了传统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各行各业也能够站在互联网技术的平台上开发新领域,推动社会前进。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这涉及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企业资源的利用率问题。基于企业在行业中地位的稳固,应该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素、发展方向以及数据分析的进行全面掌握,保证在新形势下人力资源管理也要有新的面貌,推动企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就“互联网+”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趋势及策略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人力资源管理;新趋势;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互联网影响着各行各业的管理与运转,同时也带来诸多改变与机遇,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来说,高度透明与共享的信息平台使管理模式多元化、管理工作高效化和智能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发展。但是,工作模式转变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企业单位只有对症下药,才能促使互联网工具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更多优质服务。
2 概述
“互联网+”时代由于涉及各行各业和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因此,需要从多个方面多个视角加以认识。首先,“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水平全面提升,并且表现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特别是对个人生活的影响更加明显;其次,“互联网+”时代实体交通行业取得快速发展,在信息传输效率不断提升的作用下,人力和物质交换水平不断提升,交通运输业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再次,“互联网+”时代在资源配置方面呈现多元化、全球化的特征,由于不同企业和国家在资源占有方面的能力不同,使得经济效益实现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最后,“互联网+”时代在资源匮乏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下,对企业管理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已经成为企业发展必须关注的重点层面[1]。
3 “互联网+”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趋势
3.1 开放性
以技术推动经济发展是互联网时代的本质,企业在依托互联网技术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也能够进一步达成开放式管理目标。在开放的体系架构中,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空间、时间方面的局限性被基于互联网时代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流动模式所打破,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凝聚、招聘人才的环境。基于此,企业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时,应紧抓开放式特点,引入先进的管理技术、管理手段,革新管理理念,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优势,全方位地构建动态化的管理模式,突破各方面的制约因素,进一步增强人才培养、人才引进的开放性,为高素质人才提供全面充分的发展机遇。
3.2 多元化
“互联网+”时代信息的高速传递与共享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更开放的思路和多元化的模式。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单一,即管理者 (上级) 对员工 (下级) 的直属管理,当然也有企业和单位专门设置了人力管理部门,但总的来说效率不高,且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人事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较少,管理者的权威性明显。构建相关人事资源库不仅能加强人事各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还能为员工参与管理的提供机会,提高参与积极性。例如,当人事部门想要组织团建活动或其他文娱活动时,部门管理者可通过创建意见平台、组织员工发表个人意见、征集活动主题和员工们喜欢的活动方式,投其所好创建企业文化。
3.3 协同性
在互联网时代,相比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新形势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出现了显著变化。在过去一段时间,企业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时,其管理模式与管理内容都与其他组织部门相互独立。在互联网时代,企业赋予了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新的模式、新的体系,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结构,注重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协同性[2]。企业在制定具体的管理方案时,应注重与内部各部门进行沟通交流,增强管理方案的协同性,确保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适应、贴合各部门各岗位的实际工作需求,进一步增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质量。
4 “互联网+”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4.1 优化人才选拔机制
互联网思维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更为关注人才在企业内部未来的发展,希望寻找到更为契合企业未来发展目标的最佳人选,确保人才能够在企业组织内部得到成长,并为组织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因此,作为企业管理者而言,需要凭借互联网思维对与人才发展相关的信息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在综合考量各类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对个人以及企业内部组织的发展、规划做出科学预测。以此来全面地校验企业既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思路,并对人才选拔流程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确保所选拔的人才更加适合企业发展需求,更加契合企业发展精神文化内涵。
4.2 强化员工培训力度
企业员工培训是人才招聘工作的延续,也是确保人才引进和管理效率全面提升的重要保障。在企业培训工作开展中,需要结合企业经营现状和引进人才的双重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员工培训体系。其具体对策需要涵盖如下几个层面:一是加强培训工作硬件设备的投入,在“互联网+”时代,员工培训工作的开展不能仅依托理论知识培训方式,而是应当将多媒体培训、模拟培训和现场培训有机结合在一起,将集体培训与个体培训有机结合在一起;二是管理层面要能够通过资金投入等形式,加大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支撑,确保从人力市场结构分析到培训工作开展的整个流程都能够持续进行;三是要能够明确培训工作开展的具体方向,能够为技能水平高、综合素质强的员工提供更好的培训平台,成立“老带新”合作小组,互相促进学习,进一步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同步发展。
4.3 构建完善的薪酬制度
企业要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对薪酬制度进行调整与完善。现阶段企业薪酬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及按要素分配为主,同时参考员工的工作表现,确保薪酬制度的合理性。同时,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重视精神激励措施,切实发挥企业制度优势,留住更多的人才,推动企业健康发展[3]。对企业制度进行完善,利用制度优势开展相关考核工作,引入竞争机制,使得员工更好地定位自身,在推动企业发展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企业招聘员工时会签订劳动合同,企业要详细描述员工岗位工作的具体内容,并进一步明确双方的权力与义务,保证双方都可以按照合同规定履行自身的职责。同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要强调合同内容,提升员工履行合同的意识,深化双方权责。在公平的前提下,为员工提供更加合适、合理的晋升渠道和空间。对于企业而言,需要充分重视员工价值的开发,人力资源管理者本身也是企业员工,因此在对其进行培养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掘其管理潜能。具体的方式就是在企业内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人力资源管理者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完善自身的学习中去,并及时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5 结束语
“互联网+”时代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既带来挑战又带来机遇,面对信息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常出现的一些问题,企业或单位要及时优化人力资源数据库,并且转换资源管理者的传统思维,应用互联网工具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邓洁华.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J].现代商业,2014(14):95-96.
[2] 孙欣.互联网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模式[J].中国集体经济,2016(13):101-102.
[3] 罗晓艳.新形势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1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