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管理发展趋势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4期   作者:于英
[导读] 造价管理工作作为项目工程建设的重点内容,历来都为施工企业所重视。
        于英
        连云港德晖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江苏 连云港 222000
        摘要:造价管理工作作为项目工程建设的重点内容,历来都为施工企业所重视。随着科技与管理理念的更新,造价管理工程也处在发展中。本文就造价管理个阶段的影响因素展开了分析,并探究了未来的管理趋势,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造价;造价管理;造价工作
引言:
        现阶段,在工程建设中,造价管理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各大企业对此也比较重视。随着科技手段不断发展和完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又要通过哪些方法和措施在贯彻国家全面深化市场经济体        制改革要求、实现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提质增效、满足建设项目投资造价控制实际需求中,充分发挥和体现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作用和价值,需要我们去认真研究和思考。
1不同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
1.1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是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的关键阶段,对于工程质量、工期及建成后的经济效益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此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主要是施工方案的图纸设计,某些施工设计单位在未进行初步设计和可行性评估的情况下就盲目进入施工图阶段,导致设计方案出        现偏差或不合理现象。比如由于错误评估地质条件而变更设计方案的案例屡见不鲜,导致无法有效控制施工成本,进而提高了工程总造价。另外,设计阶段会对材料和人工成本产生直接影响,某些部门频繁对优化标准进行调整,对设计图纸任意更改,而涉及的材料费        、人工费等出现大量的附加费用,导致成本难以得到有效控制,超出实际投资预算。
1.2招投标阶段
        首先是合同条款问题,通常合同包含一般及特殊条款两项内容,项目不同所采用的合同条款也要有所变化,但某些建设单位却采用统一的合同条款,缺乏科学的合同调整方法,容易造成成本失控。其次是编制量表问题,如果工程量清单不合理、不清楚,非常容易导致        工程量计算出现严重误差,出现严重的项目成本失真情况,最终导致项目成本与投标成本相差甚远。
1.3施工阶段
项目的建设周期常常受地理环境及地理位置的影响而出现差异,在实际建设中,上一个阶段的成本控制往往会对以后各阶段的成本运行产生影响,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导致整个过程的成本管理无法有效控制。另外预算编制不准确,调研工作存在漏项、缺项的情况,将无法全面反映具体的费用支出,进而致使造价管理失控,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总体效益。
1.4竣工阶段
由于线路建设周期相对较长,往往有较多的合作单位,竣工阶段时有可能存在重复计算工程量的问题。另外,未能按照额定金额进行竣工结算,也会降低成本管理效果。此外,在项目升级改造后未按照具体情况说明材料价格和类型,也会对设计材料费用产生影响,进而增加成本支出。


2工程造价管理发展趋势
2.1投资造价信息化与大数据共享趋势
2.1.1投资造价信息化趋势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明确提出改革工程造价信息服务方式、建立工程造价信息化标准体系、大力推进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夯实信息化发展基础、提升造价信息服务能力、构建多元化信息服务体系、共编共享计价依据、搭建公平市场平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9年工程造价计价依据编制计划和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计划的通知》的五个课题中,有四个与信息化大数据直接关联。从事造价软件研发的公司,多年来一直从事投资造价管理工作信息化和智能化系统的研究和建设工作,并取得了较好成就。投资主体、工程公司、投资造价咨询机构等独立或联合建设工程造价信息库的驱动力已经形成,并朝着共享工程造价信息成果和有偿服务模式发展[1]。BIM技术的信息和智能模块在国内大型公用建筑领域项目建设费用控制中得到了成功应用,这对工程造价信息化发展也是一个警醒,因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布置了“互联网+BIM”全过程工程造价计量计价标准研编,开展“互联网+BIM”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研究,研究推动互联网条件下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综上所述,各个层面已经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大数据将在投资造价领域发挥重要的角色,投资造价信息化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2.1.2大数据共享趋势
在当前这个大数据时代,按照大数据共享理念,将来会按照集中管理、分散实施的总体运行模式,工程造价信息流贯穿于建设项目全过程中,充分结合大数据与云计算实现各阶段投资造价管理工作质的飞跃,规范化的、通用化的大数据服务得到普及;基于IaaS的档案管理功能、基于SaaS与PaaS的数据分析处理功能的云计量、云询价、移动终端服务等新方式在投资造价管理工作中得以实现。所以,大数据共享将是推动投资造价管理质量升级、提高工作效率的助推器和手段,是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发展的一条捷径。
2.1.3建设投资造价信息获取途径使信息获取能力提升
信息的建立是信息化、大数据的基础,只有建立了足够多的信息数据才能谈信息化、大数据,因此建立信息数据是关键。信息数据建立的方式不外乎两种,一种是自己建立,另一种是外部获取[2]。投资造价本专业的信息数据主要由造价人员自己建立,包括造价文件及其编制过程中形成的信息数据;公共或相关信息数据可从公共或相关业务平台获取,如社会、政府、企业平台,特别是政府公务网、企业ERP、BIM等。所以,近期投资造价信息化的主要工作是组织人员进行本专业信息数据库建设和公共或相关业务平台数据获取途径、手段的开拓、建设,这是建设投资造价信息获取途径、提高信息获取能力关键。
2.2智能化趋势
2.2.1造价管理工作提高质量的要求
从不同角度大家都认识到了造价管理工作智能化的重要性,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方面,不仅体现在单一功能性软件上,而且还体现在体系化建设上[3]。这些智能化成果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益,提高了造价文件编制的质量和造价管理的效益,智能化已经成为了造价管理工作提高质量的要求。
2.2.2提高效率的要求
(1)劳动力成本增加,智能化为提高工作效率突显其重要性。与其他领域一样,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收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造价工作领域劳动力成本逐年增加,特别是造价咨询企业劳动力成本增加问题尤为突出。这促使了造价咨询企业自己主导研制或购买工程造价软件,期望提高工作效率控制劳动力成本,提高企业效益[4]。(2)智能化将成为提高工作效率、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重要方法与途径。近两年,造价领域与其他行业一样,人口红利已经过时,离休人数高于就职人数,并且由于我国人口结构因素,这种状况会长期持续下去。这就是说,造价领域即将出现人员短缺,并随着时间推移持续并加重。因此,将来的造价管理工作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是一项主要任务。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只有两个,一个是增加从业人员,另一个是提高工作效率。
结束语:
总之,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中国全面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如何服务于项目工程建设,服务于越来越开放的中国,是摆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需要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未来发展进行前瞻性思考。文章就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未来发展提出了几个粗浅的看法,期望与同仁共勉。
参考文献:
[1]毕云祥.论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与发展趋势[J].中国标准化,2019(22):97-98.
[2]严荣.我国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分析及发展方向[J].地产,2019(16):70.
[3]张洪东.关于交通工程造价管理发展趋势和应对策略研讨[J].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19(03):30-31.
[4]钱源,琚静.探讨大数据时代下的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发展趋势[J].四川水泥,2018(10):2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