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潍坊市二次供水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3期   作者:上官克长
[导读] 随着潍坊市城市发展步伐的加快,高层建筑日益增多,二次供水是将成为必不可少的供水方式。
        上官克长
        潍坊市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 ,山东 潍坊 261041
        摘要:随着潍坊市城市发展步伐的加快,高层建筑日益增多,二次供水是将成为必不可少的供水方式。但是,二次供水在解决高层建筑供水的同时,也带来了管理责权不分,供水安全性、收费合理、合法性等问题日益突出,规范二次供水管理工作已迫在眉睫。
        关键词:二次供水  问题   对策建议
        二次供水是指因市政供水管网压力有限,建筑高度超过城市供水服务水压标准的高层住宅,都需要将城市公共供水通过所在小区的二次供水设备加压之后再供给居民。二次供水是城市供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末梢和特殊区域用水的重要措施。随着潍坊市城市发展步伐的加快,高层建筑日益增多,二次供水设施随之迅速增加,二次供水在解决高层建筑供水的同时,也带来了水质污染的问题,安全隐患凸显,规范二次供水管理工作已迫在眉睫。
        1、潍坊市二次供水现状
        潍坊市中心城区城市供水主要由市自来水有限公司负责,该公司是合资企业。供水能力35万吨/日,平均供水量20万吨/日。截至2019年12月份,潍坊市中心城区二次供水单位达596家,其中,2002年以前用高低水箱进行二次供水单位232家,其为无负压供水。但二次供水管理各自为政,缺乏统一规范,二次供水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收费的合法泩、合理性等问题引发的矛盾日益增多,保障居民用水、安全用水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抽查了中心城区范围内38家具有代表性的二次供水单位(其中,居民小区9家、高等院校4家、宾馆酒店10家、医院6家、大型商场4家、机关企事业单位5家),采用高低位水箱和无负压进行二次供水的各为19家,各占50%。为提高调查效率,调查分为二步。第一步为书面调查,由各单位二次供水负责人填写调查表并进行反馈;第二步为现场调查,分组与二次供水管理负责人座谈、查阅有关资料、检测报告及记录,现场查看低位水池、高位水箱。
        2、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从调查情况看,深刻感觉到存在我市二次供水问题多,水质隐患大,总体情况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
        2.1是二次供水管理法规缺失,管理无章可循。潍坊市没有出台二次供水管理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未对二次供水管理部门进行明确,管理部门之间职责不清,体制不顺。从调查情况看,被调查单位对二次供水主管部门不清楚;管理部门和用水单位无法可依,无章可循,二次供水管理缺乏法律规范,使得二次供水的管理难以落实到位。已颁布实施的《潍坊市城市供水管理办法》对于二次供水管理的规定只有两条,且难以适应和满足二次供水管理需要,也给管理监督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市二次供水设施多由产权单位自建自管或物业公司代管,各自为政,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措施,因而存在不少的问题和隐患。目前,除部分新建居民小区和少数单位对二次供水有一定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形式外,大多数单位的管理处于无序状态,各居民小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二次供水管理存在的问题更为突出,特别是一些效益较差的企业,由于缺少资金,更是忽视二次供水的管理。
        2.2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和水质检测不规范,水质存在安全隐患。大多数小区没有二次供水专职管理人员,而是由维修人员兼管二次供水,缺乏专业知识和能力,日常操作和维护不遵守行业标准,问题突出表现为水质隐患:一是部分单位使用不合格甚至严禁饮用水使用的消毒剂;二是有的蓄(储)水池(箱)无安全防范措施,不按要求进行清洗消毒,水箱内淤泥沉积,蚊虫孽生,细菌繁殖。按规定,水箱(池)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清洗消毒,但多数单位没有按规定清洗消毒,甚至个别单位二次供水设施自使用之日起就没清洗过,虽然个别单位对水箱进行了清洗,但是缺少规范和标准,清洗消毒用药五花八门,清洗单位没有许可证;三是二次供水水质清洗消毒管理制度不健全。目前无统一的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规则,二次供水设施清洗大都未经过专业培训,使得清洗质量难以保证。四是水质未按规定进行检测。大多数单位未对二次供水水质进行检测,个别单位虽然有卫生防疫部门的检测报告,但检测项目、频率也没有进行规定,从十多项到二三十项不等,达不到“水质管理规定”。要求。同时,个别单位水质检测项目不合格,没有管理部门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水质安全隐患大。
        2.3二次供水设施不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在新建、扩建、改建二次供水设施时供水设施设计不合理,蓄水池的选址、供水设备的设置、设施的材质等不符合技术规范要求,有的蓄水箱与化粪池距离太近,下水管道一旦堵塞,极易发生污水倒灌进蓄水池的事故。
        2.4二次供水设施陈旧,水质存在安全隐患。目前潍坊市二次供水情况复杂,采用高低水箱的二次供水设施建设年代较远,二次供水材料老化,材质标准较低,破损严重等原因,导致二次供水水质存在二次污染现象,居民末端水质浊度、微生物等指标时有超标。


        2.5水质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缺乏。通过调查发现,二次供水单位供水管理人员大部分为兼职,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没有上岗证。许多管理人员对饮水卫生安全知识了解甚少,对二次供水管理、水箱清洗、消毒、水质检测知识不了解,更不懂得消毒剂的选用和添加量,只是根据个人经验或主观判断进行操作,随意性大。
        3、国内二次供水主要运营模式
        近年来,全国各地对城市二次供水管理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适合本地情况的管理模式,据研究,国内二次供水的日常管理机构大多是公用事业管理处或供排水管理处,尤其是已经完成或部分完成市场化改革的城市如上海、江苏常州、安徽宣城等城市都出台了二次供水管理办法,由公用事业管理处或供排水管理处负责二次供水日常管理。具体运营模式主要有四种。
   3.1“深圳模式”即统一运营模式。深圳市二次供水管理由水务局下属的供水管理处负责。具体运营模式是,由公共供水企业统一运营管理城市二次供水。主要做法是,新建或改造后的二次供水设施,经公共供水企业验收合格,公共供水公司与小区物业签订协议后,由公共供水企业统一接管,产权和管理权移交公共供水公司;对验收合格或不愿意移交的小区,由其自行管理。公共供水企业接管后,自行承担二次供水的日常管理、运行养护、更新改造等工作,并将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和作业职能,分解到内部管理部门和分支机构。二次供水设施运行费用由公共供水企业承担,物价部门在水价调整时,将0.05元/吨作为二次供水设施管理的专项资金。
         3.2“天津模式”即管养分离模式。天津市二次供水管理由市建委下属的供水管理处负责。具体运营模式是,由公共供水企业接管后再将养护作业外包给专业公司。主要做法是,新建或改造后的二次供水设施,经公共供水企业验收合格,由公共供水企业统一接管。公共供水企业接管后,制定了系统的管理制度,服务规范和养护作业技术标准。在此基础上,公共供水企业再将二次供水设施的运行养护作业外包给具有相应资质和信誉良好的企业,双方通过签订运行养护作业合同,明确各自职责和考核标准,奖罚办法。二次供水设施运行费用目前仍由原产权单位负责。
         3.3“沈阳模式”即双轨制模式。沈阳市二次供水管理由沈阳市公用事业管理处负责。具体运营模式是,由公共供水企业直接运营与物业管理公司运营并存。双轨制模式就是根据二次供水的不同情形,针对二次供水管理薄弱的小区,政府要求公共供水企业承担直接运营管理的责任,同时政府在资金方面给予支持;对二次供水管理相对较好的小区,仍继续发挥物业管理企业的优势了,同时要求公共供水企业加强指导,鼓励、监督物业管理企业规范管理。二次供水设施运行费用,沈阳最近通过调整水价予以解决,在水价调整中将0.80元/吨作为二次供水设施管理的专项资金。
         3.4“重庆模式”即市场化模式。重庆市二次供水管理由公用事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具体运营模式是,这种模式旨在专业运营、鼓励竞争、规范市场。主要做法是,将二次供水作为一项新的业务、一个新的市场来对待,而不是将二次供水作为自来水服务的延伸;政府通过制定市场规则和提供必要的支持,来鼓励和促进专业化二次供水市场的形成,并对这个市场进行有效的监管;专业化的二次供水企业在市场上参与有效竞争,通过市场机制达到提高二次供水效率(包括提高服务质量和降低服务价格)的目标。重庆市二次供水公司已经形成了“建管一体、专业运营、二次供水同城同价”的独特经营模式并形成了相当的规模。
        4、对策和建议
        二次供水作为城市供水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与千家万户的正常用水、安全用水息息相关,也影响着供水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由于二次供水管理不到位导致的水质污染,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搞好潍坊市二次供水管理刻不容缓:   
    4.1尽快制定规范性文件,依法加强二次供水的管理。尽快制定《潍坊市二次供水管理办法》。明确相关部门在二次供水管理中的职权职责,规定产权单位、物业管理、用水单位和居民的权利、义务。
         4.2制定并实施二次供水管理的改造计划。对高低位水箱进行二次供水的,要制定改造实施计划和方案,分期分批进行改造,对改造后验收合格的,交由供水运营单位进行统一管理。
         4.3对已建成的二次供水设施移交给供水运营单位统一管理。结合潍坊实际可采用国内成功的模式,制定我市二次供水的长效管理机制。
         4.4对新建的二次供水由供水运营单位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验收、统一投入使用。
         5、结语
         总之,二次供水事关民生,政府有关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在认真梳理存在问题、分析原因的基础上,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使我市二次供水存在的管理问题得以解决,造福于广大市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