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见
沂水县水利局圈里水利服务中心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状况进行分析,认识到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必要性。结合管理工作的基本现状总结水利工程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旨在通过问题的分析构建解决策略,以实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科学管理的目的,推动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稳步发展。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引言
近年来,在党中央正确决策和领导下,随着全国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工作的强力推进,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获得了巨大的资金支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作为发展农业经济的基础性工程,在全国各地,特别是偏远山区、贫困县市,对于缓解旱情,河道疏通,高标准农田的培育,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现状
1.1前期统筹规划
特殊性、复杂性、系统性都是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所体现出的特点。因此要设计出完整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蓝图,就要从多方面进行整合分析。在进行建设水利工程施工启动前应当仔细认真核对设计规划显得尤为重要,用科学、严谨的态度来对待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务必做到在今后的农业生产中万无一失。然而,结合现阶段我国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情况来看,工程的前期建设存在较多问题,出现最多的问题之一就是规划内容与实际不相符,规划太过理想化,没有结合实际地形水土情况等客观问题进行分析。农村经济条件落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指导,设备不先进等都是导致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因此出现许多因为提前做好规划就投入施工所导致的混乱结果,例如施工过程混乱,人员岗位不明确,建成质量不达标,没有基本的使用性等诸多问题。
1.2管理层面
陈旧且年代久远的建设设施已经成为我国大多数水利工程建设的常态,在设备老化的基础上还存在裂缝、渗漏等问题,不仅导致设备使用性能下降,甚至有些水利工程设施已经完全不能使用。但是由于管理层面的领导者没有长远眼光,为了节省资金,没有投入少部分资金进行设备保养维修,而最终导致绝大多数设备不能使用而花较多资金重新购买设备。或者对以损坏的设备进行修补重新使用,最终结果导致水利工程工作不良,造成农田耕种期受影响以及灌溉失效造成的农业产量降低等严重后果。由于农村经济水平低于城镇,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没有先进思想,管理者以及农民将全部的精力放在农业作物生产及经营上,只注重结果,没有在意过程。没有意识到水利工程建设才是农业生产当中的源泉,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忽视造成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忽视了因水利工程不完善管理造成的损失。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2.1运行管理体制不完善
目前,部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管理体制不完善、不科学的问题,管理理念和手段落后,没有做到与时俱进,而且管理责任不清晰,未和现阶段的运行管理任务有序衔接。由此导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效率偏低,大大降低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出工程应有的作用。
1.2运行管理经费不足
在农村税费改革的影响下,水利工程原有管理投入制度难以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发挥作用,加上新的经费投入机制尚未形成,导致运行管理经费不足,无法正常开展运行管理工作。加之农民群众没有较多资金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因此需要多方资金支撑,但由于投入机制不健全,增加了集资难度。
1.3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与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存在较大关联。如在工程运行管理工作中,部分管理人员不清楚怎样调配资源,制约资源效益的发挥;平时忽视有关知识的学习,也很少参加专业培训,致使运行管理技术和能力薄弱;政府部门对工程后期运行管理的重视度不足,忽视人才培养,导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得不到高素质管理人才的管护。
2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措施
2.1完善管理体制,为工程正常运行提供制度保障
一是深入推进运行管理体制改革。科学界定管理单位的类别,把纯公益性、准公益性单位的基本支出、养护维修经费等纳入财政预算,强化内部改革,做到管养分离,形成符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需求的工作体制。针对已有工程,要在清晰界定产权、准确评估资产价值的基础上实施竞价承包、拍卖、租赁以及股份合作等改革,大力组织并建设农户用水合作机制;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负担的基本原则,搞活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经营权。对于国家投资兴建的工程属国家所有,各级主管部门可以行使出资人权利;对于国家与集体共同投资兴建的工程,根据投资比例明晰产权划分;集体投资兴建的工程由集体拥有产权,国家补助形成的水利工程资产归属于集体或农户用水合作组织;民间投资兴办的工程由投资者享有产权,允许其转让、继承、抵押以及对外承包、租赁等。通过以上措施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共建共管模式更完善,让运行管理主体更明确,摆脱不能落实运行管理责任的局面,增强工程所有者及管理者的积极性,持续提升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是强化管理职能。通过竞价承包、租赁等方式继续盘活小型农田水利资产,由水利管理站做好岗位、人员、经费和办公场所建设工作,为基层管理人员排除后顾之忧。加大运行管理力度,强化基层单位职能,积极构建村级水管员管理制度,改变过去重建轻管的现象,促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长久发挥作用。把握政府机构改革的契机,促进水利管理职能的进一步转变,做到依法行政,规范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行为,提升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增强执行力、公信力。
2.2加大资金投入,加强资金监管
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因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水利工程虽规模小,但量大,所需资金数目相当可观。特别是在贫困县域,更需要工程建设,更需要资金支持。所以,应由中央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财政投入比例和责任,以此来引导和促进地方政府的资金分配,保证工程资金及时到位,保证工程如期交工。同时,对于各级政府到位的每一笔资金,对于针对的每一项工程,都要设专门账户进行管理,以防止挪用借用工程专项资金现象的发生。
2.3强化人员培训,提高队伍综合素质
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高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至关重要,应定期组织基层管理人员参加培训,对其开展职业技能、职业道德等教育工作,帮助其提升综合素质。利用先进理念和技术开展管理人员创新培训,使其掌握水利设施设备维修技能;针对现有管理人员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培训方式,围绕新理论、新技术、新技能展开短期技术培训以及继续教育、专题讲座等活动,持续提高基层水利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适当提升管理人员的福利待遇水平,使其安心认真工作,切实做好工程管理与维护,进一步提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运行效果;定期对管理人员考核,预防因管理人员操作不规范、不专业等技术原因引发水利事故;建立完善激励机制、考核机制,激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人员的竞争意识,使其将外部推动力量转变成内在工作动力,发挥好个人潜能,提高工程的运行管理效果。如适时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成果检查工作,对表现优异的管理人员给予奖励,玩忽职守者要受到处罚,保证运行管理工作规范有序。
3结语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虽小,但事关老百姓的饭碗,必须提高地方政府和承包方的责任意识,实行工程责任终身追究制,以此促进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升运行管理水平,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静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9(17):294-295.
[2]岳德荣.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对策分析[J].治淮,2019(04):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