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探讨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6期   作者:王琦
[导读] 在合理且符合节约型的景观设计植物配置上,既能够使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观与自然,又能够在尽可能节约建设成本与场地的基础上,确保景观设计的完善性。
        王琦
        天津帕克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天津 300170
        摘要:在合理且符合节约型的景观设计植物配置上,既能够使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观与自然,又能够在尽可能节约建设成本与场地的基础上,确保景观设计的完善性。
关键词: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措施分析
1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原则
        首先是层次性原则。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对于各类景观的分层配置与色彩搭配,必须做到运用层次性的原则来进行展现,也就是说要保证景观设计中能够安排不同花期的植物在一年中的各个时段保证生态园林的功能性,在植物配置上,可以运用高低不同的特性来保证层次感的营造,例如凉亭与凉亭之间的长廊,就可以设置不同的植物来进行连接,这样就能够在突出景观设计层次性的同时,也让游客能够观赏到美丽的植物。
        其次,坚持景观性原则。因为只有让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实现充分的协调与统一,才能够展现出其应有的美感,人与自然本身就应该和谐共处,而景观设计则要遵守这一原则。要意识到在进行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各个种类的植物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类似,有许多植物在形体、色彩以及花期上都有相似的地方。如果在景观设计过程中采用了过多相似的植物,过分地追求统一性,就会给人一种单调死板的感觉,而有时候一部分景观设计者在植物搭配上又采用了各种眼花缭乱的植物元素,却也没有达到其应有的观赏性,这需要设计者既要注重景观的整体,也要注重景观的各个组成部分,才能够在节约型生态园林的作用与价值上实现最大化。
        最后,为了节约型生态园林能够得到综合长期的发展,种间关系的合理控制也十分重要。在植物群落的演变上,如果不能够控制好种间关系,则会导致其相互排挤,无法达到应有的观赏效果。其主要体现在每个植物之间不同的适应能力、扎根类型以及植株大小等因素,种间关系的合理安排,能够有效地促进节约型生态园林的构建。
2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措施分析
2.1空气净化功能
        当代城市发展进程中,空气质量成为重要的发展指标。因此,在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运用植物空气净化功能,以发挥绿化城市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对于植物净化空气的功能,主要从以下几点出发:首先,植物要具有良好的空气净化功能,尤其是在高污染的城市地区;其次,植物要具有净化有害气体的能力。城市空气污染源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有害气体,这就可以利用植物的净化功能对有害气体进行净化和过滤,有效降低有害气体的危害程度和危害范围;再次,植物要对灰尘具有一定的净化能力。灰尘是城市污染中常见的污染源,通过绿色植物的过滤和阻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城市空气环境中的灰尘浓度;最后,植物最好具有降低放射性物质浓度的能力。城市工业生产过程中难免会存在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会极大地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借助绿色植物的净化,不仅能够提升空气质量,还能够对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2.2植物的降噪功能
        现代城市生活和工作环境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大量机动设备,带来不同程度的噪声污染,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体的正常机能,增加城市居民罹患疾病的概率,甚至对某些人造成永久性的听力损伤。同时,噪声污染也会影响城市居民的工作状态,影响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这就需要考虑发挥植物的降噪功能,利用绿化植物作为屏障,有效屏蔽噪音的传播范围和传播强度,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安静健康的生活环境。
2.3植物的调节气候作用
        城市化工业建设必然会导致土壤出现土地硬化的问题,严重地区甚至会逐渐出现热岛效应。因此,对于城市的经济密集区,应该加强绿色植物和景观的设计,借助绿色植物自身的生长特点,如遮光、蒸腾作用,来改善调节城市温度和湿度等问题,以缓解城市的气候气温问题。


2.4植物的保持水土作用
        植物强大的根系能够有效涵养土地,防止水土流失等现象的发生。因此,园林设计师应该充分结合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对原始土地加强绿化,以保护当地水土的稳定性。
2.5植物配置要遵循适地适植物的原则
        通常情况下,不同地区的植物类型是不同的,每个地区都有自己地区特色的植物,而这一特点是由当地的自然环境决定的。因此,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充分利用当地的绿色植物,然后根据设计目标再合理引进其他绿色植物。例如,在东北地区,当地的本土植物以桦树和松树为主。桦树的通体树干均为白色,最重要的是桦树的树叶会随着四季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秋天的桦树叶是红色的,从远处望去就像一片火红的花海一般,而松树则是四季常青。在冬季,松树的绿色会为皑皑白雪的氛围衬托出一份生机。同时,松枝不易被折断,可以用一些小饰品进行装饰,为松树增加一份别样的色彩。同时,植物的配置要注重色彩的搭配,多种类型的植物相辅相成以打造多样性的园林景观。
2.6合理配置公园灌木
        生态园林景观是由多个组成部分构成的,而这些部分之间的衔接元素则是设计师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植物搭配需要考虑不同植物之间的色彩搭配和图案组合,以保证各个部分之间能够有效的融合,组成和谐的有机整体。同时,在引进外来植物前需要全面了解该植物种类的生长特征和适宜的气候条件等。引入灌木丛,可以在公园两侧道路上种植银杏树和灌木丛,达到一种立体的层次感。同时,银杏树的枝干比较高也相对紧凑,能够起到很好的遮阳作用。公园里也会设置相应的休息长椅,其周边的植物配置也是需要着重考虑的。一般情况下,公园长椅都是设置在高大树木下面,使行人能够避免强光的照射,但是树木过大,就会影响长椅长度和位置的设定,这时就需要全面考虑周围树木的生长情况。同时,长椅的周围可种植丁香花等植株较小的植物,让人们在休息之余也能欣赏到美丽的花朵,并对道路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
2.7突出当地人文情怀
        生态园林景观的设计虽然是从生态环境建设出发,但必须结合当地的人文情怀和特色文化来构建。这样游客在欣赏风景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当地的文化特点和人文情况,作为传承与弘扬当地历史文化的一
种方式。生态园林景观与当地文化特色相互衬托,相得益彰,是一种良好的园林景观设计思路。因此,在植物的配置方面也要尽量选用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植物,让游客记住的不仅是绚丽的风景,还能够以景忆情,深刻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
2.8景观设计的经济效益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在植物配置方面,不仅要发挥出生态保护作用,还需要注重经济性的设计原则。园林景观在选择植物方面,在满足基本生态建设功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控制生态资源投资成本,并从长远角度考虑好后期的植物栽培和维护成本,使其在功能性和经济性上保持平衡。同时,需要综合权衡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使设计同土地的生态保护功能发挥到最大程度,这是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根本要求,设计师要以此为出发点,着重做好植物配置的设计工作。
3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打造城市形象,各大城市都在加紧开展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景观设计已然成为了城市基础工程方面的特点,也是城市绿化事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如何能够打造真正的节约型生态园林,就需要通过相关人员前赴后继的不懈努力,才能够在过程中不断地思考和优化设计思路,并且采取更为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方法,从而建设出令人满意的园林工程。
参考文献:
[1]周昱希.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探讨[J].城市周刊,2019,000(026):P.14-14.
[2]王梦姝.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探讨[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19,000(020):165.
[3]李将甫.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探讨[J].中国绿色画报,2018,000(007):95.
[4]李露.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探究[J].广东蚕业,2019,053(011):36-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