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身份证号:44030119850301****
摘要:随着我国向现代化国家的成功转型,“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城市文明整体建设水平获得了全面提升。一方面,扩大了城市公共空间各项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城市规划设计方面的“工业设计能力”提升,园林绿化工程在总体经济体系建设时期,生产建设规模、数量、功能越来越齐全。本文以BIM技术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如何应用作为研究题目,具体探讨中,概述了BIM技术内涵;分析了BIM技术在园林绿色工程生产建设产业链条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BIM技术;园林绿化工程;应用
园林绿化工程在现代城市环境营建,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我国当前进入到了“智慧城市”建设新阶段,对于园林绿化工程的属性、功能、品质、价值,提出了新要求。为了满足这种多元化建设需求,既需要结合当前园林绿化工程生产建设产业链条,做好项目研发、材料与设备管理,也应该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建设与运营环节实施全面质量控制。从当前这种多元化建设要求出发,我们有必要引入BIM技术,全面扩展园林绿化工程的效用生产效率,提高应用BIM技术后,园林绿化工程的全要素生产率。
1、BIM技术内涵分析
BIM是英文全称“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首字母缩写形式,翻译为中文为“建筑信息模型”,通常将其称BIM技术。
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以计算机为载体的应用软件,其功能集中体现在“三维建模”方面。通过对BIM技术的应用,能够在“虚拟网络”中,构建与“现场场景”对应的“数据模型”。当前,BIM技术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的运用经验表明,“模型世界”与“现实世界”能够实现全面对应。比如,在“模型世界”,包括了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施工场景、实体建筑、景观造型、光照条件、乔灌木等。同时,在具体分项目中,关联了相关生产要素的材质、色彩、属性、价格、功能、质量,以及施工产业链条上各环节的数据信息,如施工进度、成本指标等。因此,BIM技术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应用,一般也被理解为与园林绿化工程对等的“在线园林绿化工程”或“网络园林绿化工程”。
2、BIM技术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应用分析
经过我国对传统园林绿化工程行业的系统性改革,和对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单位的企业治理。目前,园林绿化工程中已构建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并且,将其合理的划分成了以园林绿化工程项目整体对应的“产品研发设计环节、材料与设备管理环节、施工建设环节、运营管理环节”。所以,下面分别从这四大环节,对BIM技术的具体应用展开分析。另外,由于现代园林绿化工程具有交叉施工与重叠管理特征,因而在具体分析中,也对相关BIM技术在成本管理、施工进度管理、实时在线沟通协同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关联讨论。
2.1在研发设计环节的应用
在研发设计环节,园林绿化工程中的BIM技术应用思路,以园林绿化工程产业链条构成要素一一对应。分别从两个层次设计:第一层次,是对园林绿化工程的土石方、给排水、电气照明、绿化、景观进行分项目设计;第二层次,是按照施工组织进行模拟设计,具有一定程度的“循环应用”特征。比如,在“绿化”项目中,按照“性能分析、优化设计、施工模拟”进行设计;在绿化项目施工方案设计方面,则进一步应用BIM技术实施“性能分析、质安管理、运营维护”。
其它环节实施同理应用,针对具体差异,增加“碰撞检查”。如“土石方”施工项目中,就增加了“碰撞检查”项目,按照“性能分析、碰撞检查、优化设计、施工组织模拟”流程进行应用。从总体设计应用看,主要是按照“建立样本标准”、“建立模型与族库”、“3D应用”、“4D、5D模拟(按照具体项目需求应用)”、“平台整合”的流程实现动态调整式优化设计。
2.2在材料与设备环节的应用
材料与设备在园林绿化工程中成本占比相对较高,约达到60%到70%。所以,在材料与设备管理环节,运用BIM技术,需要将材料与设备的质量管理和成本管理结合起来。具体而言,将园林绿化工程划分为建筑工程与园林工程,设计出电子版蓝图后,建立BIM信息管理平台,然后通过分配权限,在建筑工程中,针对机电专业、土建专业,按照建立好的建筑模型、结构模型、机电模型,对各模型中的材料与设备数量、规格、功能、属性、材质,实施质量管理与成本管理,具体是将生产要素全部转换为成本指标,实施“要素——成本”的对应检验与全过程跟踪管理。而在园林工程方面,则按照绿化专业、景观专业、土石方专业、给排水专业、电气照明,对已建立的植物模型、景观模型、地形模型、水系管道模型、电气照明模型中的各项材料与设备,实施“要素——成本”检验与全过程跟踪管理。
2.3在施工建设环节的应用
在施工环节,BIM技术与园林绿化工程中的现场管理相一致,设置了园林绿化工程管理平台。并且,将PC端信息管理系统与移动客户端应用程序进行了关联应用,可以通过手持终端设备,直接进行施工准备环节、施工建设环节、竣工验收环节的全过程动态化管理。能够完成施工全程的“在线管理”和“现场管理”交互,实时完成沟通协同,确保施工进度管理安排表的有效实施。尤其是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会受到气候、天气、人力配置、设备工况、材料供给等状况变化的影响。应用BIM技术,就可以结合施工进度安排表,从总计划编制方案与分项实施情况,以模拟展示的方式,分析施工“开始时间——持续时间——结束时间”,运用精准的逻辑关系与全要素分析,优化施工进度安排表,为各项施工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相对精准的参考信息与工艺参数。
2.4在运营管理环节的应用
与传统园林绿化工程相比,在BIM技术应用中,应严格与在建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生产要素对应,将其应用贯彻到了施工各环节。所以,在实质上扩增了对运营管理环节的质量控制与全生命周期管理。比如,应用BIM技术后,一方面,在项目设计研发环节,将园林绿化项目的运营管理,划分成了针对分项目的运营管理和总项目的运营管理。因而在分项目与总体项目竣工投入运营后,直接按照研发设计方案,实施计划内的运营管理。另一方面,BIM技术把在建园林绿化工程的所有数据存储在软件之中,可以随取随用,兼具了数据复制、转移、查询、下载、修改、共享等多项功能。所以,在集成园林绿化工程全生命周期生产建设数据后,能够直接作为运营管理环节的运营管理方案进行使用。
结束语
现代园林绿化工程具有功能多、品质优、数量大、工序繁琐、质量控制指标细、动态性强、成本高等多元化特征,常规的生产管理体系已经不能全面适应其建设需求与管理需求。所以,在当前阶段亟须引入新型智能化技术,满足园林绿化工程多特征下的生产管理需求。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应用BIM技术,可以使园林绿化工程产业链条各环节的生产建设,实现信息化分析、数据化处理、动态化跟踪、全面化管理。既确保了每个施工环节的指标评估、质量控制、安全管理,也能够实现全过程动态成本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确保整体上提高园林绿化工程效用生产后,产出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王丹.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要素分析及优化措施[J].建材与装饰,2020,17(1):75-76.
[2]曹旺如.园林景观绿化工程技术管理探讨[J].智能城市,2020,6(4):97-98.
[3]康乐,徐磊,雷蕾, 等.园林立体绿化工程的施工技术分析[J].南方农机,2020,51(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