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
永寿县建筑设计室 陕西省咸阳市 713400
摘要:目前,我国交通行业发展迅速,目前,我国的公路建设已经走在世界前沿,施工技术展现出高效、高质的优点,公路建设展现出寿命长、质量好的特点,而这些优势离不开我国对公路工程建设的重视以及施工技术的发展。基于此,文章探讨当下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机械化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以期促进我国公路工程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
引言
在公路建设中,经常遇到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拥有平整度高、使用周期长、路面不易变形、雨水不易下渗等优点,也具备一定的抗滑性、对温度变化不敏感的稳定性等特点。而沥青混凝土本身是一个经过诸多施工工序而得到的产物,无论是选材、指定配比、挑选恰当的场地进行预拌,还是到沥青混凝土的制作、加工、运输、使用,每个环节都相当重要,如果发生错误,将导致路面的使用寿命减少,致使沥青混凝土路面较早出现开裂、推移、泛油和剥落等病害,所以必须按照施工规范,严格控制路面施工每个施工工序,科学施工,从根本上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
1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优点
通过使用可以发现,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突出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这种路面比较平整、光滑、耐磨,既便于车辆顺利通行,又能够产生较小的噪音。二是当车辆在沥青混凝土路面行驶时,不会出现尘土飞扬的现象,且这种路面的抗干扰能力较强,气候和周围环境不会对其产生较大影响,出现大量积水的概率非常小。最后,市政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较高的施工效率,能够缩短施工期限,基本不会影响到城市交通系统的运行以及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
2市政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分析
2.1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为促进高速公路事业蓬勃稳定发展,就对施工单位提出了新的要求,应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本身混凝土路面施工所涉及的内容就比较多,更加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首先,要明确划分各级人员岗位职责,使他们认识到自身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对于相关机械设备以及施工材料都应准备齐全,进一步为后续路面施工工作的顺利展开创下良好的条件。当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也要确保沥青储存时间,时间不宜过长,温度也不宜过高,倘若这两方面没有控制好将影响整个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水平,所以,需要各级人员予以重视。其次,施工之前也要将路面清理干净,检查路面基层高程和平整度,倘若出现问题要及时的进行处理,切合实际为后续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奠定夯实基础。
2.2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技术
在目前的公路建设工程施工中,对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有一定的要求,目前能够满足施工质量需求的混合料拌和温度应当维持在170℃。该标准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由设计人员对施工现场的环境以及天气规律进行考察,对拌和温度进行调节,以此保障在不同的施工环境下都能满足施工质量的要求。在拌和的过程中,也要依据施工要求,适量加入矿粉,以维持拌和过程中温度的稳定性。拌和温度并非一成不变的,而加入矿粉就是为了让温度长时间维持在一个固定范围内,以避免温度的大幅度变化导致拌和质量下降。矿粉进料时,应当将温度尽量保持在180~190℃(具体温度依循拌和现场的客观条件而定),混合料的出场温度处在160~170℃。
2.3混合料摊铺
混合料摊铺之前,为避免混合料黏结在料斗上,需在料斗中喷洒防黏液。
提前对摊铺设备预热,将熨平板加热,预热时间一般不少于30s,使温度达到100℃以上。根据与松铺厚度等厚的标准,合理控制熨平板高度。沥青混合料摊铺速度保持在3.0m/min左右为宜。路段不同,沥青混合料摊铺方式略有不同:对于互通匝道路段,一般采用一台具有机械式自动找平系统的摊铺机全幅摊铺;对于道路主线,通常使用两台摊铺机呈梯队作业,采用全幅全宽的摊铺方式。为保证路缘石和路肩都能摊铺到混合料,需合理调整两台摊铺机的宽幅,保证两台摊铺机之间有一定搭接宽度。还要根据拌和站的混合料生产能力,合理控制摊铺速度,确保混合料摊铺均匀、连续、不间断进行,防止中途停止或中断。有利于保证混合料摊铺效果,也便于更好开展碾压施工。
2.4沥青混合料碾压
沥青混合料的碾压主要包括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施工步骤。(1)初压一般先是先用机械进行2遍碾压,使得在工作面上的沥青混合料能够混合均匀并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物理状态。初压时碾压速度相对来说应当较慢,保持在1.5~2.0km/h为宜;采用压实机械载重量较小,多用9~11t双轮静压、7~13t双驱钢轮静压;温度控制在100~120℃。(2)复压是为了使已铺设的填充料混合更加紧密,提升密实度,并且对混合料表面进行孔隙填充。复压所采用的机械载重较大,一般为12~15t三轮静压、11~13t钢轮振动和20~25t胶轮静压等;碾压速度为初压时的2倍左右,达到3~5km/h;施工次数较初压时更多,一般为4~6遍。其温度控制与初压基本相同。(3)终压的主要作用是消除碾压工作中所产生的轮胎痕迹,让整个道路显得美观、平整。温度控制在80~90℃,最低温度不能低于80℃,碾压速度在3.0km/h左右,碾压遍数一般为2~4遍,所使用的机械基本和复压使用的相同,在碾压速度和遍数上会有所不同。
2.5沥青混凝土路面冷再生技术
沥青路面对比普通砂石路,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强度。具体来说,沥青混合料的面层主要在刚性、半刚性以及柔性基础上进行铺筑,因此车辆在沥青路面行驶更具有舒适性。对于遭到损坏的路面,应通过应用冷再生技术进行修复。具体操作时,首先将稳定剂、新集料以及水等按照具体的比例添加到沥青路面的面层当中,然后启动冷再生机器对原材料进行有效拌和与碾压。与传统技术相比,冷再生技术具有成本低、节能环保、经济效益较高等优势,但应用该技术之前务必清理路面,使用该技术的过程中需要掌握水泥的用量,冷再生机器工作完毕应进行整形找平。
2.6接缝处理
沥青混凝土路面常用横向与纵向接缝,为提高路面平整度,确保结构外形美观,要做好接缝处理工作,使公路施工取得更好效果。由两台摊铺机处理纵向施工缝,在已经摊铺好的混合料中,预留约15cm空间不进行碾压。横向施工缝采用平接缝形式,并利用直尺进行纵向延伸。处理过程中,将摊铺层及直尺脱落的地方看作裂缝处理,使用锯缝机将多余部分铲除。要认真清理干净接缝处的粉尘,适当加入沥青并按要求进行摊铺施工。然后使用钢轮压路机横向碾压,从跨缝位置开始,向新铺层沥青路面压实。通过采取以上措施,顺利完成接缝处理任务,保证了路面平整度和结构美观。
结语
公路建设属于我国基础建设之一,公路的质量直接决定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各城市之间的经济交流。目前,我国的公路发展较为迅速,施工质量能够得到保障,但是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公民的车辆购买力的增强,公路的通车量越来越大,对公路造成的磨损越来越大,因此,公路日常的防护与整修就成为当下国家公路建设的重要任务。通过对常见病害的防护以及整修施工,提高公路路基的强度以及路面的抗磨损能力,并以此保障公路的通车安全。
参考文献
[1]刘沙波.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J].交通世界,2020,(18):16-17.
[2]赵春.关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J].青海交通科技,2015(2):47-49.
[3]张学政.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西部交通科技,2016(9):11-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