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双海
身份证号码:23110219980509****
摘要:市政公用工程具体是指市政设施建设工程,是城市建设发展过程.向居民提供的无偿或有偿公共服务及产品的各类建筑物和设备,常见市政工程包括公路工程、给排水工程等。市政工程与城市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影响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在城市化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
关键词:市政工程; 施工养护方案;
引言:我国城市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使得市政工程数量不断增多,工程运行过程中养护任务也更为艰巨,市政工程施工养护与城市建设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做好市政工程施工养护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市政工程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各项设施运行的是否顺利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利益,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中其各项市政工程设施必然是完善的、先进的、高效率的。所以说我国相关部门以及各级政府必须要将市政工程养护工作高度重视起来,建立自上而下的监督管理体制能够及时发现和认识存在于工程养护工作中的不足,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城市化建设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方便。
一.市政工程施工养护措施要点
要加强控制施工养护的造价,在市政工程施工养护的过程中工程造价的控制是非常必要的。为了能够提高工程养护的质量与效率引入新工艺新技术是必然的。虽然这些技术以及工艺的引入能够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减少能源以及成本的消耗,但是部分工艺与技术的设备价格往往会高于传统设备的价格。工程成本提升很多而相比之下在高速公路路面的修建中采用先进的设备以及工艺在施工进度质量以及成本方面都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所以说,施工养护的过程中强化造价控制是非常必要的使用哪种技术,哪种设备和工艺必须要综合评定从实际情况出发要做到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在施工养护的环节中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程造价,施工造价的所有定额指标以及费用都应该与施工方案保持一致。因此在制定施工方案的时候,首先就应该考虑施工技术的选择以及方案的可行性,然后考虑方案是否科学最后是确保方案与工程规模相一致。施工图纸以及施工养护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施工图纸以及设计中包括设计施工人员、材料以及各种设备的调配与养护程序等,因此必须要经过合理的分析以及充分研究之后才可定论。通常需要设计两份或者是两份以上的方案进行科学的比对之后采取其中最具经济性、科学性的一个方案在施工图纸方案确定之后进入施工阶段。施工人员必须要严格的按照图纸进行每一步工作,这样才能够有效的确保工期以及工程质量[1]。
二.加强市政工程施工养护的质量技术控制
与造价控制一样,养护质量技术控制同样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具体分析如下: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城市交通运输量也在不断增加,加之自然环境、水分侵蚀以及温度等外部条件的综合作用使得路面病害频发。通常来说进行路基路面养护之前,对其病害成因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是必要的。根据分析的结果制定科学的养护方案,从而提高养护施工的质量,施工养护的前提准备工作非常关键,在前期准备阶段进行科学养护设计方案全面落实调查工作才能够确保养护施工的顺利进行。另外要把好施工材料质量关,严格的按照合同中所规定的质量标准和要求进行采购、运输一旦发现不合格产品必须要立刻处理,严禁进入施工阶段对于施工材料必须要依据相关的规定和要求进行存放并且还需要制定合理的计划采取配套供应。养护施工中制定养护计划严格控制养护周期才能够切实的做到防患于未然,定期进行预防性养护处理其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治地下水渗入而导致的路基湿软现象,同时也能够很好的控制地面水下渗而出现的板底冲刷脱空问题。
在进行接缝或者是填缝料损坏维修的过程中如果接缝中还存有杂物,填缝料工作人员则需要进一步进行清理,务必确保养护施工过程中的清洁。市政工程养护施工中所采用的技术应该保证先进性,过于保守的施工不利于工程的开展与质量的保障,工作人员应该经常参加一些学习交流的活动。在施工中采取分级管理的方式确保施工的进度以及质量,同时还应该保障施工的安全性。技术创新是非常必要的针对原有的技术和工艺进行完善和加工,提高生产的效率优化生产实现各种原材料的优化配置与使用,最大限度的应用先进的管理方法与技术等,进而提高施工养护的效率与质量[2]。
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施工人员素质不高,管理人员缺芝管理意识,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单位聘请管理人员时,入职的要求都不高,而且有的安全管理经理缺乏专业的资质,在入职后,施工单位也没有对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这并不符合市政工程建设对安全管理的要求。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素质也不高,很多都是农民工,缺乏工作经验,在施工中经常出现操作失误的问题。安全管理人员必须结合以往的经验对重点项目进行监督,但是在实际工程中,管理存在的疏漏比较多,这极大的影响了管理的效果,而且不利于及时发现安全问题。并且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在市政公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管理人员必须参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管理与约束,但是由于我国有关建设工程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使得管理的水平大大降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并颁布了《安全生产法》,这一法规在实行与落实的过程中,受到法律依据不健全的影响,安全管理人员无法以法律法规作为参照。法律法规不健全,使得市政公用工程的生产流程存在较多的缺陷,而且监管的力度也被削弱,这影响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市政公用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比较多,管理人员如果无法找到合理的参照依据,则会导致工程施工存在较多的违规行为。某些施工单位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没有通过奖励对其他员工进行激励,所以施工单位的整体施工水平不高。他们在施工之前没有做好材料的质检工作,施工材料对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很大,在市政公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做好施工材料的选取与质检工作,但是有的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成本,采用的是价格低廉的劣质材料,这极大的降低了施工的质量。而且增加了工程的安全隐患,施工单位没有对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这也是因为施工单位没有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与管理体系,对材料的储存不够重视,使得施工材料存在混放的问题,材料受到了污染,性能也会大大降低[3]。
四.结束语
本文对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还提出了提高管理水平的措施,希望施工单位提供一定的帮助,并且引以为戒,更加注重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从而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4]。
参考文献
[1]孙德军. 关于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养护的思考.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4, 000(025):1318-1318.
[2]郑海东, 詹仕勇, 杨柳春. 关于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养护的思考. 门窗, 2013, 03(No.75):319-319.
[3]孙崇. 探析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养护. 今古传奇:文化评论, 2018(7):0114-0114.
[4]张丽森. 关于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养护的思考.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7, 000(011):3590-3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