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炯炯
身份证号:339005198****40634
摘要:现阶段,人们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人们对于居住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房屋建筑工程需要面临较多的挑战,需要满足人们存在的各种需求,给人们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确保现代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得到改进。对于存在的各种问题需要选择合理的措施进行应对,给人们提供更多的方便,也可使人们对房屋建筑工程给予更多的关注,进而提升房屋建筑工程的工程效益,如此也能够更好地保障整体的工程质量。
关键词:工程管理;房屋建筑;质量;通病;防治
引言
建筑工程具备建设周期长、投资数额大、施工环境复杂等特点,而在工程管理过程中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出现工程质量缺陷、工期延误、安全事故、成本失控等管理问题。为有效避免上述问题发生,必须从人、机、料、法、环五大影响因素着手,构建起完善的工程管理体系。
1工程管理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为了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和竣工,需要做好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工作,工程管理的内容主要涵盖了四个方面包括安全、质量、进度和成本。安全管理是项目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安全管理目标是零事故零伤亡的完成项目工程。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目标是确保建筑工程项目能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可以如期交付使用。如果施工中质量控制不到位容易导致施工质量问题,这些质量隐患有的可以及时发现,在验收前可以及时整改,保证项目的质量;可是有些质量问题在后期的使用中才能发现,例如建筑工程屋面渗水质量问题,在后期的使用中是常见的质量通病,这样会严重降低建筑物的使用品质,额外增加建筑物的维修费用,不利于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控制好施工质量,可以有效避免这些问题,提升质量管理效率,顺利实现质量管理目标,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2建筑工程存在的质量通病
如今,我国建筑行业的工作人员趋于年轻化,整体的建筑行业专业性也在持续提升,进而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不过年轻的工作人员工作经验较少,并且在学校学习到的专业知识没有有效地和实践进行结合,很难把这些理论知识使用到实际工作中,因此需要让老员工来进行带领和指导,帮助这些年轻人进行实践,使其可把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到正常工作中。不仅如此,我国建筑行业的主要问题就是基层施工人员综合素质较低,流动性较大,管理难度较大。因此建筑工程安全及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进而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现阶段,一部分施工方因为过度重视经济效益,进而会选择随意调整施工速度,造成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增强工程管理,规范施工标准和操作行为,正确进行监督工作,确保可有效地控制建筑工程质量问题。
3建筑工程管理质量影响因素
3.1材料因素
材料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点,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按时保质完工。其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①材料采购环节存在暗箱操作的可能性,使得材料采购成本增加、质量降低,或者利用以次充好的材料蒙混过关,易埋下工程质量隐患。②在材料进场验收环节,材料质量检测工作不到位,经常出现漏检项目,只是对材料外观、型号、数量进行验收,而忽视了材料性能试验,可能会出现材料性能与设计要求不符的情况。③在材料保管环节,保管人员对材料未做好防雨、防潮、防盗等保护措施,出现部分材料变质,如水泥受潮、防水卷材空鼓等,导致材料失效。④在材料使用环节,施工方没有严格执行材料领用制度和余料回收利用制度,造成材料严重浪费,增加工程成本支出。此外,在材料领用过程中没有对材料质量进行复检,可能出现使用过期材料、变质材料的情况,影响工程质量。
3.2缺乏有效的管理对策,导致管理失控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只有采取有效的管理对策,才能确保管理成效得到有效提升。但是就实际而言,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所涉及的管理内容和主体较多,由于对工程管理缺乏有效性,经常出现管理失控的问题。例如在原材料管理方面,由于从源头上质量把关不严,一些不达标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势必会对工程质量带来影响。再如在施工现场管理中,缺乏对人机物的有效管理,导致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较为突出。而这主要是因为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并没有以问题为导向,更多的是注重工期和效益,而在质量和安全方面往往被忽视。在当前日益注重节能环保的今天,对工程项目的节能环保管理往往不重视,这样就极大地影响了建筑工程管理的水平。
4工程管理对建筑工程质量的防治
4.1加强材料验收管理
材料运至施工现场后,必须由采购人员、技术人员和质检人员共同验收,重点检查材料质量和性能是否符合工程要求。在验收合格后,上述人员要进行签字,做好材料验收入库记录。夜间进场材料要在次日白天进行验收,不允许收料员、仓库保管员擅自接收材料。比如,水泥材料运到现场后,要核对出厂质量证明,检查水泥的强度等级、品种、出厂日期等是否与相关材料标注信息相符。材料试验员要对水泥进行取样抽检,检查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4.2完善质量管理机制
为了进一步提升质量管理效率,要完善质量管理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计划,在施工中根据计划进行细化控制工作,确保项目的质量目标满足施工要求。在建立质量管理机制时,要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质量管理部门,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度,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在施工中按照划分好的施工区域进行管理,权责分明,完善奖惩机制,对于质量控制满足要求的员工进行适当的奖励,这样可以激发员工的质量控制意识,提升质量管理效果。
4.3重视运用创新建筑工程技术
为了确保建筑工程整个施工水准和效率得到提升,就需要合理高效的运用管理技术,针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不断进行改进。建筑单位要在第一时间掌握建筑市场相关动态,针对部分先进技术引起重视并且尽快引入,促使全新的施工技术能够更好、更快的运用到具体的施工当中,促使施工高品质,高水准。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人员,要善于对新技术加以运用,注重后备力量的培养,使企业拥有源源不断的创造经济效益的实力。
4.4健全管理机制并提升管理实效
针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管理机制不健全问题,必须着手做好机制的调整与优化,其一要设置管理责任制度,明确人员的管理权责,确保每道施工工序有专门的负责人。在发生问题后,可以责任到人,以此激化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其二要设置监督管理机制。针对责任人及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及时发现不正当的行为,及时处理。其三引入配套的奖罚机制,发挥奖罚机制的杠杆作用,调动人员施工现场管理的积极性,也起到榜样示范的带头作用,形成良好的企业管理氛围。
结束语
总之,在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推进中强化各管理影响因素的控制效力,才能尽量保证建筑项目有序、安全进行,在项目建设中对建筑的资源进行梳理,然后通过科学配置来提升资源协调效果,降低工程管理难度,同时还要积极分析当地建筑行业形势、地方政府政策及管理力度,尽量降低外部因素对工程建设管理的影响,以保证工程项目有序推进,保证建筑工程高质量完工。
参考文献
[1]李权洁.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J].江西建材,2018(14):75+77.
[2]刘文涛.建筑工程管理中项目化管理的实现及意义探索[J].南方农机,2018,49(24):246.
[3]刘福海.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的控制要点与优化措施[J].居舍,2018(36):5+107.
[4]虢文璐.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分析[J].居舍,2018(36):121.
[5]杨文波.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无线互联科技,2018,15(24):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