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浩
南京六合新市镇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南京六合 211500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建设进程的逐步推进,建筑行业成功抓住时代发展脉搏,取得繁荣发展。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作为建筑工程的基本要素始终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为了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扩大企业的竞争力,建筑企业必须对施工质量和工程管理进行优化。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控制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深化进行和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行业得到了极佳的发展机会,同时建筑行业内部的竞争也不断增大。建筑企业要想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就要从控制施工质量以及优化工程管理这两方面入手,使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实现建筑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1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为了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和竣工,需要做好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工作,工程管理的内容主要涵盖了四个方面包括安全、质量、进度和成本。安全管理是项目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安全管理目标是零事故零伤亡的完成项目工程。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目标是确保建筑工程项目能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可以如期交付使用。如果施工中质量控制不到位容易导致施工质量问题,这些质量隐患有的可以及时发现,在验收前可以及时整改,保证项目的质量;可是有些质量问题在后期的使用中才能发现,例如建筑工程屋面渗水质量问题,在后期的使用中是常见的质量通病,这样会严重降低建筑物的使用品质,额外增加建筑物的维修费用,不利于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控制好施工质量,可以有效避免这些问题,提升质量管理效率,顺利实现质量管理目标,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
2.1施工材料质量问题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材料存在质量方面的问题,造成这类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方面:采购之前,工作人员未对材料的合格证明等材料进行全面检查,购入了一些不合格材料,会对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企业未安排专业质检人员对材料进行检验,导致一些有问题的材料直接进入了施工现场,也会对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部分施工材料在存储过程中对环境有一定的要求,但由于管理人员未清楚掌握材料的存储要求,可能会导致材料受到损坏,使材料的性能受到很大的影响,在实际运用中会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
2.2施工技术整体水平较低
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通过调查分析我国目前的建筑施工情况可以发现,施工技术的整体水平比较低,施工企业管理人员技术创新意识不强,在施工管理中多数选择传统的施工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忽视了对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设备的学习、引进,这样一旦出现新的质量问题就很难及时发现、规避,就会对施工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
2.3建筑管理部门监管力度不强
为了有效推进建筑工程高效、有序地开展各项施工活动,需要相关部门进行监督管理。但在实际的建筑行业中缺乏完善的市场监督体制,各项监管制度也不健全,存在监管不到位问题。同时,在实际监管过程中有许多违规违法行为。比如,一些不按照施工流程规范施工、工程验收质量不合格的建筑工程,最后也能通过验收,这样会扰乱行业的正常运行,使市场秩序更为混乱。另外,我国大部分建筑工程一般都是以政府招标形式进行,政府未能全面审查施工企业的资质,导致一些企业存在资质造假现象。一些施工设计方案和实际施工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施工中就容易出现问题。还有一些企业一味地追求施工进度,未能严格把控施工质量,只要没有大问题,就不会停工,这样会给后期施工留下安全隐患,极易造成安全事故。
3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对策
3.1提高管理人员对建筑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
建筑工程中各参与单位领导人员在整个工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未在工作中引起重视,将会影响到具体工作的实施,最直接的影响是会造成经费投资总体金额的不足,使得具体工作中很多环节难以开展;管理人员是实施各项政策和制度的主体,如果重视程度不足,缺乏责任心,不能具备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意识,不仅会影响自身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还会影响对各参与单位管理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人员、设计人员和监理人员对各自工作的重视工作不足,都将会造成管理工作以及施工质量无法控制。因此,在相应工作开展中,首先就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对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重视程度,使其不断增强自身意识水平,以更好地实现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还可通过与行业专家以及行业优秀人员的交流沟通,使其能不断更新自身思想观念和知识储备,还要随时关注国家政策和行业标准变化情况,以确保各项指标的完成能够充分符合相应的要求。
3.2完善施工技术,落实技术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进度管理方面,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要求,展开高效率管控,以确保各项施工资源获得较高利用率以及人员配置的科学合理。对施工作业人员要展开素质培训,不断精进其业务能力,同时引进全新的设备、技术,重视资源调整力度,最大化降低人、物力的耗损。全面施行技术复核制度,不定期对各机构工作情况展开考察,如果发现不合格的要当即予以修正。主要的建设复核内容有以下几点:轴线定位、配合比、尺寸、标高、预留洞、预埋件的规格材质等等,不仅要根据标准规范进行查检,还要做好记录,确保工作的体系化。
3.3加强对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环节的监管
政府部门对建筑工程施工活动具有监督职责,施工企业也要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管理部门,严格监督管理施工全过程。对于政府部门而言,要对施工企业加大监管力度,还要重视对监督执法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监督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从而保证监管工作的有效性,进一步确保建筑工程能够顺利、高效地施工。施工企业要加强自身监督管理,建立企业内部专门的工程施工监管部门,在工程施工全过程中都加入监督管理工作;工作人员要根据相关的规范制度全面落实各项监管工作,充分发挥监管工作的作用,不断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3.4注重材料质量管理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建筑材料相当于整体工程项目的灵魂,一旦材料质量出现问题,那么整体工程项目为豆腐渣工程的概率将会大幅度提升。一方面,质量不达标的材料无法长时间经受风吹日晒,其使用寿命会大幅度缩减。另一方面,不达标的材料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同样为施工人员的安全埋下了隐患。所以,建筑施工单位的材料采购人员务必要在鱼龙混杂的市场环境下保持理智,以严谨的责任意识对各项需要采购的施工材料的质量合格证书进行检测,现在供应商的协调配合下,对部分材料进行取样调查,签订材料质量责任书,确保所有进入施工场地的材料均能满足质量要求,排除材料方面的质量隐患。
结束语
我国城镇化的发展给建筑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旧的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企业必须在工程建设中总结自身发展经验,在管理制度和现场操作技术的监管上不断加强,在生存中求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的市场份额。
参考文献
[1]黄凯.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18(31):107.
[2]胡敏杰.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J].居舍,2018(23):165~166.
[3]王保锋,关于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控制要素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2(32):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