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春燕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城乡规划审验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 016100
摘要:开展城乡规划与建设管理工作,对城乡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方面能提升空间分配的科学合理性,为城市的发展建设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尤其是在城乡格局的协调方面与生态环境的改善方面,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能加速城乡融合的速度,提高城乡资料配置的合理性,优化城乡的产业结构,实现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根本目标.
关键词:城乡规划;建设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在我国特有的时代背景下,各个地域、不同层次地区的发展建设有较大的差异。我国各省份已实现初步城镇化,经济有所初步发展的中小城市居多。作为大城市和乡镇之间的缓冲带,中小城市吸收了大量的农村人口,却没有形成有代表性的完整产业,面临着供房紧张、基建落后和产业难以升级的困境。除此之外,近年来房价被哄抬,导致很多地方的建设成本激增,新的规划方案很难落实。目前全国并没有统一的城乡规划管理体系,影响了城市发展规划的效率和可行度。
1城乡规划与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乡村整体规划方面
乡村整体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直接决定着城乡规划与建设的实际效果。但是现阶段在乡村整体规划方面明显缺乏科学性。例如,未能有机融合乡村的发展现状与实际特点,缺乏科学系统的前期调研与整理,按部就班的对其他地区的规划方案进行应用等等。在乡村规划与建设中,如果整体规划方案缺乏科学性,研究性与可行性,必将对乡村规划建设的根本目标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1.2城市发展调控方面
城乡规划建设中城市发展调控的全面性与有效性不仅影响着城市建设的整体效果,还会对城乡规划建设的整体方面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现阶段在城市发展调控方面体现出了明显的局限性与不协调性,一方面是城市发展速度和规模与原有的发展框架具有较大的差异,另一方面是总体规划缺乏理想的实施力度,导致规划与实施过程无法充分结合,势必会影响方案的整体实施效果.
1.3对城乡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未引起重视并进行整改
比如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快速增长的工业以及种植、养殖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不仅严重影响了城乡规划一体化管理,同时对区域内生活的群众健康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当前,很多农村地区的慢性病人口数量越来越多,给基层的医疗卫生资源造成严重的冲击,究其背后的原因,与环境的污染不无关系,环境的脏、乱、差影响的不仅仅是规划管理、群众健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经济的发展;四是城乡规划较为笼统,只是照搬过往的经验,或是参照别处的城乡规划方案,千篇一律,没能很好地突出地方特色,比如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城乡规划过于简单粗暴,破坏了原来的地方文化,这也就无法很好地带动自身的经济发展;五是城乡规划管理,没有具体落到实处,只管早期规划,不论后期管理;只管早期规划,不进行后期总结、调整,导致城乡规划一体化管理水平不高,热度一过就恢复原样,没能从根本上起到改变效果。
1.4管理的手段落后
近年来,各大城市都实现了智能化、网络化的管理体系建设,在信息平台上开展管理工作更加高效。然而在这个趋势下,很多中小城市的规划管理体系受限于升级成本和技术,先进的管理系统尚未得到运用。在落后的管理手段下,信息无法及时更新,管理部门的处理能力也相对滞后,进一步影响了城乡规划的管理。
2城乡规划与建设管理策略
2.1利用先进的规划理念引导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
先进的规划理念是实现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的基础与关键。
在充分结合城市发展规划与目标的基础上,及时引进先进的理念,重视生态环境方面的规划与实施,为城市生态平衡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例如,应用区域绿地的新理念,提升城乡环境与地方文化特色的融合性,通过设置区域绿色空间,实现长久的生态保护效果.
2.2完善法制体系,突出公众参与的主体性
公众参与顾名思义,是指基层群众、社会组织、各界代表等组成的公众,是指听取民间的、基层的声音,而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法定程序的公众参与而走走形式。这就需要相关职能部门主导,对相应的制度进行完善与健全,明确公众参与环节的责任与义务,对公众参与的具体形式、路径以及程序等做出明确的指引,使公众参与更具有操作性,能够落到实处,而不是停留上书面上、口头上。一是要积极创新公众参与的组织形式,除了城乡规划的相关专家、学者之外,还需要基层的群众代表、区域性组织,为了确保参与的公平公正,群众代表与区域性组织都以民主选举的形式来产生。这样才能使得参与意见有一定的代表性。除此之外,职能部门还需要针对参与过程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赋予公众代表表达的权利,并就城市规划的具体内容给予公众代表一定的知识培训,而不是拉人头凑人数表演形式;其次,要扩大公众参与的范围,因为城乡规划包括方方面面,如建设、环保、公共卫生支出、教育以及医疗,以及旧城镇、旧乡镇的改建扩建等等。将这些领域都纳入公共参与的范围,让人民群众真正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力。三是要创新参与途径,我们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时代,除了传统的听证、问卷调查、组织代表等参与形式外,还需要积极创新公众参与的形式和途径。加大宣传力度,以现在群众都习惯的网络参与形式,这样能够收集到更多真实的意见与建议,更利于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实质性展开。
2.3因地制宜的开展城乡规划建设
因地制宜,是城乡规划建设的主要原则之一,同时也是应对城乡规划建设问题的重要措施。为此,在开展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时,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对城乡规划建设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进行考量,严谨不切实际的对其他地区的规划建设方案进行按部就班的应用。而是在充分结合当地特色与现状的基础上对各类自然条件与用地类型进行合理的规划,从而提升规划建设方案的整体效果。
2.4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系统
在互联网技术不断更新的时代背景下,城乡规划管理系统也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及时引进先进的技术平台。首先,应该加大对管理系统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建立一个公开、高效的网络管理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职责细化以及各个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其次,还应对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对新的管理系统有足够的了解并能熟练地基于平台开展工作。
2.5提升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针对性
城乡规划与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和谐发展,而科学合理的管理工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措施。首先,管理人员要对传统的管理理念进行摒弃,利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城乡规划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结合城乡规划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可行的管理方案,提升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其次,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开展管理工作,提升城乡规划建设中各项数据更新的准确性与及时性,从而保障城乡规划建设的稳步进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保障城乡规划建设的有序开展,必须要对城乡规划与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具有清楚客观的认识,在充分结合城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可行的应对措施,才能实现城乡规划建设的根本目标,加速城乡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思勤.城乡规划与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江西建材,2020(11):197+199.
[2]王恒.新时代城乡规划一体化管理研究[J].居舍,2020(33):3-4.
[3]宋大权.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优化策略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20(30):206+208.
[4]容心怡.对城乡规划与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家参谋,2020(13):50.
[5]胡海花.对城乡规划与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06):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