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炜
身份证号码:63282519881116**** 天津市普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天津 300280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建筑项目的数量和规模日渐提升,在这种快节奏的发展进程下,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实质效果逐渐弱化,企业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提高施工效率上,无法保障建筑的整体质量。深入挖掘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潜在的安全隐患,制定科学完善的解决对策并将其落实,对优化建筑主体结构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
引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及时发现主体结构的质量问题,还能对施工项目部开展质量管理提供数据参考。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该结合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质量检测需求,合理采用先进的质量检测方法,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
1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意义
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占有重要位置,开展质量检测工作,可以保证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性,提供基础保障。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工作,涉及的内容比较烦琐,包括安全检测、性能检测、技术检测、材料检测、结构整体质量检测等,可以利用先进的质量检测技术,及时发现建筑工程主体结构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保证整体建筑主体结构的使用质量符合标准,提升各方面的主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2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
2.1检测方法
2.1.1外观检测
外观检测即一种根据结构外观所呈现出来的状态,对主体结构质量作出分析与判断,如表面是否存在破损、裂缝。接下来,则需要根据工程建设标准对主体结构的规格、外观进行进一步观察,确保结构的各项指标满足施工要求。最后,应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重点检查。材料质量检测应从使用功能检测与见证取样检测两方面入手,水泥、钢筋、混凝土以及掺和剂等,是见证取样检测的主要内容,而防水材料、墙体材料、给排水管道材料等,则是使用功能检测的内容,实际检测环节应从多角度对其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与核实。其中需要注意一点,外观检测主要依靠主观意识进行判断,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难以得到可靠保障。
2.1.2仪器检测
相对来讲,仪器检测的精准度更高,也因此在实践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对于仪器检测法在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环节的应用,应合理选择仪器设备,确保主体结构质量情况完全契合建筑项目建设目标,对工程整体质量进行有效把控。目前常应用的仪器检测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一为无损检测,主要利用电磁、超声、X光技术完成检测过程;其二为有损检测,这种检测方式以取芯检测、压力回弹检测等为主要途径。毋庸置疑,无论哪种检测方法都有着自身不可替代的优势,想要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取得一个理想的效果,则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做出最合理的选择。
2.2检测技术
2.2.1抗压检测
混凝土结构是建筑的基础结构,是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中的一项重点内容。混凝土抗压检测主要利用回弹法、钻芯法来开展。在采用回弹法对混凝强度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混凝土表层的硬度越高,回弹高度就会越高,根据两者之间的正比例关系对强度进行测试,通过规范操作回弹仪实现对混凝土强度系数的精准把控。对于取芯法的运用,则需依靠岩心钻探设备选取样本,根据所选样本的材质、规格、压实度、强度等,对芯样的各项功能参数展开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取芯法是一种有损检测法,会对混凝土结构产生一定程度的损伤,因此实际使用中应慎重。
2.2.2混凝土检测
在具体检测工作中,应该注重混凝土检测。首先,在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检测工作中,应该按照原材料的应用特点,针对性检测水泥质量、碎石质量与钢筋质量等,保证所使用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还需注重坍落度、强度与性能的检测分析,利用超声波检测技术、回弹检测技术等开展各方面的工作,及时了解主体结构存在的质量隐患问题,提出相应的检测结果,便于有效开展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其次,在施工技术的检测工作中,应该按照新工艺技术的应用特点与情况,筛选最佳的检测方式。要求在主体结构施工工作开展之前,全面分析新工艺技术的情况,使用BIM技术模拟施工,建立相关的工程模型,利用模拟施工现场的方式,检测分析主体结构的质量情况,如果发现主体结构存在质量问题,就要提出相应的整改策略与建议。
2.2.3钢筋检测
钢筋的数量、质量、分布、粘结方式等,是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重要内容。在钢筋混凝土浇筑期间,除了需要做好钢筋入场前的质量抽查,还需要对钢筋的种类、直径等指标进行核实,确保其能满足施工设计标准。此外,应对钢筋结构的位置分布、变形情况进行检测,若存在质量问题,应立即进行调整。
2.2.4砂浆检测
在建筑砌体结构的质量检测阶段,回弹法、贯入法、超声波法是几种常见的技术手段。以超声波回弹法为例,根据声波与待测主体之间的传输速度,对传输时间进行计算,根据传输时间判断砌筑砂浆表面的硬度,更好地把控建筑主体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超声波检测的优势极为显著,不仅操作过程简单,且不易受到干扰,因而在实践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
3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优化策略
3.1完善工作管理制度
想要更好地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在激烈市场竞争形势中得到长足的发展,完善质量检测工作管理制度能发挥决定性作用,相关企业应将这项工作快速落实,为开展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对于工作制度、检测标准等的设计和制定,应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并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工作方式、检测技术等,及时更新有关制度上的内容,确保其能为实践工作提供便利,切实符合我国当前建筑市场的发展趋势,推动质量检测工作顺利、规范的开展。此外,以现有的法律法规为基础。根据建筑行业当下的发展特征、检测工作情况以及技术建设水平。对相关要求予以相应的调整、补充和优化,为实践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3.2明确质量捡测要点
在正式实施质量检测工作之前,应根据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方案、技术标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等。制定科学完善的质量检测方案,同时对施工单位进行交底,规划好检测重点、检测流程以及检测范围。在此基础上,应根据相关管理责任制度划分有关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责任等,避免出现问题引发责任纠纷。在实践工作中,需要对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方向予以明确掌握,如梁柱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梁板钢筋保护层的质量检测等,应将其规划到重点检测内容的范围之内,而钢筋间足巨、砂浆、板厚等的质量检测同样不容忽视。若经检测发现存在质量问题,应在第一时间与施工单位取得联系,督促施工人员立即整改,避免对工程后续建设造成影响。近些年来,我国建筑工程主体结构不断趋于复杂化。质量检测工作的难度也有所提升,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对质量检测工作进行合理规划,根据建筑主体结构的功能、布局等划分检测工作的主次,有计划、有次序、有重点地开展实践工作。
结语
为保障建筑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对其质量进行科学严谨的检测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明确质量检测内容、规划检测流程、选择合理的检测手段开展实践工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建筑项目的顺利推进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何硕.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措施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4):1797.
[2]陈创满.建筑工程实体质量监督中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5):1684.
[3]徐文政.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在工程实体质量监督中的作用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6):2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