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本侠
23262219730828****
摘要: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领域非常复杂,频繁发生施工合同纠纷案件,这严重暴露了施工合同管理存在的大量问题,影响到了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如何做好施工合同管理工作,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成为当下建筑企业思考的热点问题。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施工合同管理属于重点内容,既保证了施工合同管理效果和水平,又有效控制了施工合同风险,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建筑企业需要给予施工合同管理足够的重视,并结合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不断完善施工合同管理手段,进而有效提升管理水平。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建筑工程中合同执行难点和注意事项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合同执行难点、注意事项
引言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环境较为复杂,涉及面较广泛,而施工合同的出现有利于对工程质量以及进度方面实现管控,同时由于合同的存在使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主体之间的复核权利得到明确划定,这样有助于施工操作的规范化。但是目前建筑工程领域中的合同管理还存在着较多不足,致使制定的相关合同未发挥出真正的作用。因此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合同管理及风险控制进行探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意义
建筑工程项目一般来讲工期都是比较长的,长时间的施工非常容易导致多种问题的出现。但是如果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初期或者设计阶段,利用合同的形式将在实际建筑工程项目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科学、有针对性的约束,会极大程度地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纠纷。合同是具有一定法律效力和法律约束性的,对于签订合同的双方或者多方来说,它也是具有一定规范性和法律性的文件,合同的签订是需要实际建筑工程项目的参与方共同来签订的,合同的约束性和法律效力也要求签订合同的双方或者多方必须严格按照合同中的实际规定来履行相关的责任,并承担相关的义务。建筑工程项目在合同内容方面应该有利于每个签订方的责任分化,并确保建筑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开展,还要从多个方面来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质量。正是因为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的实际要求,才要不断提高其合同管理方面的水平,从而使建筑工程项目的参与方能够在一个公平、公开的竞争环境中展开工作,进而带动整体建筑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问题分析
2.1合同签订存在的问题。
目前,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建筑工程数量增加,建筑企业数量也在增加,随之在施工合同管理中出现了一些法律问题,部分建筑企业过于关注施工与建设,没有给予合同责任重视,缺乏对合同条约的敏感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双方在签订时并没有过于关注合同中的内容和法律条文,草率地对合同进行了签订,没有详细认识和了解合同中的条款和需要遵循的义务,以至于影响到了合同管理效果。并且,部分施工合同中存在一些不规范和不合理的地方,双方并没有及时发现,在权利和责任方面出现模糊问题,进而导致出现问题时,难以找到承担责任的部门和人员。
2.2合同管理阶段存在的问题。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施工合同管理并不是关键内容,部分企业甚至觉得施工合同管理可有可无。在实际实施施工合同管理工作时,存在形式化问题,仅仅把工作停留在了工程前期的合同签订、交底等,严重影响到合同管理水平的提升。
2.3合同管理模式有待创新。
最近几年,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模式较为单一,大多是利用传统形式,难以有效提升管理效率。即便是有少部分企业意识到了合同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性,但也仅仅只停留于形式,实际管理效率并没有得到显著提升,究其原因,相关人员管理理念较为传统,没有深刻认识新型施工合同管理理念和模式,进而影响到了实际工作效果。
三、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引入合同动态管理制度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已经被引入到了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中来,这促使企业在管理和日常运行中可以采用信息化手段来解决相关问题。我国很多企业已建立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相关程序可在信息系统平台来完成,例如收货、合同供应商审核准入、付款、合同签订、用印和审批等。构建以合同管理为核心的信息系统平台能够实现合同管理的标准化,提升企业合同管理的工作效率,促使合同管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程序化和标准化。同时财务系统、OA办公系统、物料采购系统还能与该系统进行对接,提高其管理效率,从而降低企业相关工作的成本。
3.2对合同内容进行规范和完善
要想有效实施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需要具备完善的合同管理法律系统,对和建筑工程项目相关的法规法律进行修正,进而保证其可以符合建筑行业发展需求,尤其是需要对合同管理流程进行规范。在签订合同前要结合工程特点、甲方性质,提前预判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风险评判排序,制定有针对性的专用条款。与此同时,在对合同进行签订时,需要对双方进行提醒,遵照一定的规则,使双方对合同内容、责任、权力进行了解,对合同中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进行及时提出,并一起进行探讨和完善,进而保证合同有效性,避免因为签订双方疏忽而引起全责不明确问题,以防对后期施工合同管理造成影响。例如,合同中甲供设备、推荐品牌、清单缺项、垫付资金、工程变更、已完工程质量标准、工程保险、甲方履约责任、工程进度款支付、工程价款结算以及拖欠工程款等方面的突出问题。通过对合同相关内容进行修正,有效保护合同双方的权利。在以往施工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合同管理缺乏规范性,究其原因是建筑企业没有给予合同管理足够的重视。要想有效解决该问题,企业需要意识到施工管理重要性,加强对合同文本的管理,提升合同实用性与时效性。若在施工管理中双方出现问题,可以严格根据合同内容,及时找出责任方,以防出现责任纠纷或者是不必要的争端。
3.3构建相应的信用评价体系
在合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合同双方互相不信任的问题,这无疑会增加建筑工程的风险性。对此,可以构建起一套完善的信息评价体系以防范风险。利用信息评价体系将建筑工程中相关单位其商业信息进行档案构建,在合同签署时,合同当事人能根据所构建的档案信息对其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到具有良好资质的单位来合作,以实现控制建筑工程风险的目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背景下,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加强对施工合同的管理力度是非常重要的。其不仅可以有效控制施工进度、质量、成本,还可以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目前,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工程的正常进行。要想有效改变这一现状,企业需要给予施工合同管理足够的重视,并结合实际情况,深入分析施工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根本上提升合同管理水平,进而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管理水平,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文星.探讨建筑工程中合同执行难点和注意事项[J].四川水泥,2020(09):340+342.
[2]全乐.论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J].四川建材,2020,46(06):203-204.
[3]代燕.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风险防范控制[J].居舍,2019(35):133.
[4]冯汝连.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及其风险防范措施分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09):269-270.
[5]赵强.浅谈合同管理在建筑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16):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