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材料检测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5期   作者:孔芳芳
[导读] 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是工程施工的安全和质量保障,要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达标,就需要落实建筑材料检测,做好质量控制,从源头上和在施工过程中保证材料质量达标。
        孔芳芳
        菏泽市鹏远建设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山东 菏泽 274000
        摘要: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是工程施工的安全和质量保障,要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达标,就需要落实建筑材料检测,做好质量控制,从源头上和在施工过程中保证材料质量达标。同时,在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中应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确保检测过程中良好的控制和管理,满足检测要求。文章分析了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的意义和影响因素,介绍了质量检测的主要方法,分别阐述了质量检测中的技术要点,提出了提高检测质量的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管理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土木工程作为其中的主要形式,其施工质量也愈发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土木工程是否稳定、是否符合质量控制要求,直接影响到后续使用环节的安全性。同时,由于建筑工程结构处于一定的外部环境之中,因此,降雨、降雪甚至台风、地震等自然因素均可能会对其整体环境造成威胁,其结构难免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这就凸显了土木工程试验检测的重要性。当前,无损检测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成为土木工程试验检测领域的主流模式。无损检测本身不会对建筑工程的整体结构产生影响,且其试验检测效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因此,加强对无损试验检测技术的研究,是当前土木工程行业必须关注的重点命题。由于无损检测技术较为多样,且随着先进电子技术的持续发展,这一技术的种类也不断扩充,本文主要就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进行探讨,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1建筑工程检测技术发展现状
        现如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在这一大趋势下,我国城市化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及建筑工程数目越来越多,这也为工程的质量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工程检测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建筑工程具有安全性和稳定性,为广大人民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建筑工程检测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材料、建筑性能以及建筑承载能力等的检测,该项技术的类型繁多,但是因为我国检测技术起步较晚,很多检测技术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并且还没有一个关于建筑工程检测的统一标准规范,这也不利于我国建筑工程检测技术的发展。近些年来,相关技术人员急需改善和优化现有检测技术,弥补缺陷,解决问题,采取有效地解决措施。
        2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管理措施
        2.1砌体结构检测技术的应用
        对于砌体结构的强度检测,可以采用直接测试法和间接测试法,其中直接测试法的常用方法为原位轴压法、扁顶法、原位单剪法、原位单砖双剪法,直接测试砌体的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间接测试法则通常选取回弹法、推出法、射钉法,测试获悉砂浆和砌筑块材的强度。以回弹法测定砌体中蒸压灰砂砖的抗压强度为例,可以通过弹簧驱动弹击锤弹击试样表面产生的瞬时弹性形变力,指示出回弹距离,以回弹值测定获悉试样的抗压强度。此外,可以采用ANSYS/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蒸压灰砂砖的模拟分析,对其施加不同竖向荷载,获悉不同竖向荷载条件下的蒸压灰砂砖的应力和应变云图,精准检测出砌体中蒸压灰砂砖的强度值。采用非破损检测法和局部破损检测法,检测获悉构件的损伤程度,在实际检测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检测目的、设备和环境条件等要求,使之与现行国家标准相一致。
        2.2利用电磁波的技术
        利用电磁波的技术也被称为NDT-CE-EMT技术,是无损检测技术的重要分支,其探测媒介为微波频段的电磁波,频率多处于90~1000MHz,依照实际的检测情况加以确定。通过对电磁波的传播时间、反射技术、折射率等参数进行测量,对待测物体的性质进行判断。当前,土木工程试验检测中主要采用了地面穿透雷达这一利用电磁波的检测技术。

在实践中可以发现,该技术的应用优势较为突出,其可以实现非接触甚至遥感检测,操作精度较高;该技术对于非金属材料的检测尤为适用,这也契合了土木工程结构中混凝土、砖等非金属材料占比较大的现实情况;同时,在应用该技术的过程中,无需对试样的表面状态进行特别的处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固有的屏蔽效应影响,地面穿透雷达技术无法检测金属内部以及金属平板后面的物体,在土木工程试验检测中的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3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
        检测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技术和操作水平,各材料检测试验室必须测试检测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并按能力和素质确定检测人员等级,然后分别按照材料检测的难易程度让不同等级的检测人员检测不同类型的材料样品,提高检测人员的整体水平。
        2.4超声无损检测技术
        超声无损技术主要被应用于建筑材料抗压强度的监测,进而对岩石的性质展开评估。其主要原理为:超声波在传输时需要遵循波的传播规律,在检测过程中,第一步需要将超声波发射到材料介质中,在反射波及相关技术的辅助下,对路面情况进行有效判断。在检测路面的过程中,将传感器设立在检测区域的不同位置,基于对超声波传播时间、速度及位移变化情况等合理计算其波速,波速及介质的参数同材料的弹性、抗压强度及折压能力关系密切,同样使用超声无损检测技术还能够及时发现介质存在的缺陷。使用超声无损检测技术,通过检测可知路面存在一定的损耗,抗压性能不佳。
        2.5利用光波、红外线的技术
        1)电子散斑干涉技术。该技术分为ESPI与SPSI两种。ESPI基于全息原理,将从物体反射回来的激光与参考光相干涉,干涉图样由CCD相机接收。将物体变形前后的干涉图相减,得到的条纹图反映了照明区域表面的位移场。利用相移技术,ESPI的分辨力能达到20nm数量级。ESPI是一种非接触的全场检测技术,用于监测漫反射表面的三维位移场。与ESPI不同,SPSI直接测量物体表面的应变而不是位移。物体表面的反射光被分成两束,并且在横向错开一个微小距离,然后再互相干涉。它对物体的刚体运动没有反应。2)热图成像技术。该技术又称IRT技术,其主要是利用了物质所具有的热传导性这一物理属性加以试验检测。通过热源对试样给予一定的热能,从而使得试样表面形成一定的温度分布,从而反映物体表层以及表层下面材料或结构的热传导性差异。可以看出,该种技术在应用到土木工程试验检测过程中时,无法获得土木结构深度即厚度的有关信息,但是在对建筑墙体保温功能的判定、探测墙体内部金属件的分布情况等方面具有较高的适用价值。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中材料质量检测是必要的,也是基本条件之一,只有经过质量检测且符合工程标准的材料才能应用到建筑施工中,材料质量检测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建筑工程必须加强材料质量检测管理和监督,保证质量检测结果绝对真实,否则建筑工程质量无法达到验收标准,还会威胁施工人员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王玲.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质量控制分析[J].四川水泥,2019(09):165.
        [2]廖兆斌.提高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的质量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18):256.
        [3]韩炜洁.强震灾害后建筑修复工程施工场地稳定性检测方法研究[J].灾害学,2020(2):44~47.
        [4]夏传江.进行建筑工程检测的必要性及工程检测要点分析[J].砖瓦世界,2020(14):139.
        [5]赵瑞丽,朱金涛,王涛.浅析土木工程现场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J].居舍,2019,39(34):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