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分析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5期   作者:孙玲玲1 李增英2
[导读] 装配式建筑工程就现在而言,确实是一种新型的建筑工程
        孙玲玲1 李增英2
        1身份证件号:3706831981****0920山东省烟台市264000;   2身份证件号:3707821981****6422  山东省烟台市264000
        摘要:装配式建筑工程就现在而言,确实是一种新型的建筑工程,但是本质上来说,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结构属于一种绿色环保的节能型建筑,在建造的过程中,在保证整体质量的前提下,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节约能源和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非常符合现代绿色建筑的施工理念,正因为装配式建筑工程具有较多的优势,越来越成为建筑工程行业一种全新的施工结构,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在实际的建造过程中得到了较好的检验,为了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整体的经济利益,需要从造价预算和成本方面进行有效控制,从而保证长期的发展。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成本控制
        1影响装配式建筑整体成本的因素分析
        1.1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发展速度受到限制
        在现阶段中,我国的经济虽然仍旧在持续地发展当中,相较于以往的发展速度来看,增长相对较为平缓。这种平缓,意味着行业内部的稳定性有所增加,一些技术的应用对于现阶段的产业模式能够适应,新的技术发展会受到阻碍。装配式建筑在建筑工程建设总体技术的应用中,就属于一种较新的技术,仍旧处于发展扩大的阶段。受到建筑行业总体形势的影响,其扩展的速度受到限制,这就导致装配式建筑构建的生产企业,得到的发展机会相对较为有限,企业没有多余的资金空余进行技术的升级,装配式配件的生产方式较为落后。这种状况长期的难以突破,造成工程造价始终偏高。同时,应用装配式建筑的建筑企业数量仍然较少。
        1.2装配式建筑的应用模式影响成本
        在装配式建筑的安装过程中,建筑构建生产费用较高,同时建筑构建的安装费用同样较高。这种情况下,成本控制无从入手,难以发挥成本控制工作的作用。在目前,我国的装配式建筑中使用混凝土构件的比例高,这就限制了构件应用中所采用的技术,整体的技术支出仍旧有着费用较高的特点。加之,在目前我国对于建筑领域中装配式构件质量的监管严格,许多情况下由于构件一些测试数据与标准不相符合,就需要重新进行构件的采购,对于工程成本会产生影响,同时对工程应用方案的选择也会有所影响。工程应用方案的选择阶段,许多施工方为了确保工程建设的稳定性,会首先否定装配式建筑的方案。
        2装配式建筑工程实际造价与初期预算差异问题的处理对策
        2.1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体系,改变企业的生产模式
        根据目前反馈的情况来看,装配式建筑工程在实际的施工中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尤其是在预算编制方面,体系不完善,流程不明确,在模式上也有较多的问题,时间一长就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体系,避免实际成本于初期的工程造价预算存在较大的差异,企业也要加强对制定科学合理预算编制体系的重视程度,并对其进行合理的控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发展方向,完善基层产业结构,顺利的实施企业后期的各项工作和安排。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之后可以得出,工程计量在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体系中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影响了整个预算编制过程,相关工程人员在进行制预算编制体系完善的时候,要充分完成项目核算,这就需要施工人员一方面对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充分的实地考察,得出详细的考察数据,对施工现场和材料在消耗方面有着充分的掌握,并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并进行有效的分析,另一方面在施工的时候,也要对施工人员进行装配式建筑进行施工工艺的培训。


        2.2提高人员选拔标准,构建科学的教育培训体系
        装配式工程在施工的时候要充分认识到人才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人才越来越成为企业之间相互竞争的核心,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吸引,可以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有效减少出错的概率,防止实际的工程造价和预期成本出现较大的误差,所以,提高选拔人才的标准,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定期培训,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搭建科学合理的教育培训体系也是企业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切实加强对人才的培训,提高工程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劳动素养,才能逐渐的减少造价预算和实际成本之间的差距,在选拔人才的时候,基础的产业结构部门要制定完善的人员考核体系,考核的内容要有包括专业能力素养,计算机操作水平等,保证相应的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并且自身的能力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
        2.3制定科学合理的法律法规及标准,对各项作业的实施进行有效监管
        从目前我国出台的各项法律法规来看,大部分的政策还是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给予扶持,鼓励其大力发展,但是对于相关的构件定价问题却没有较为明确的约束,企业施工的过程中在这个环节就面临了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影响着施工的顺利进行,不仅如此,还增大了工程超出预算的概率,使预期的成本造价无法落实,无法有效保证工程的质量,所以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政府应该积极的出台各种政策,填补空白,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证对施工作业进行充分的监督。
        2.4加大监管力度,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得到高效控制
        在制定成本控制方案时,企业就必须要求相关工作人员深入到项目的现场,开展综合化的调查分析,构建切实可行的监理计划,促使企业能够管理好成本工作的基础上,也能够确保接下来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高效开展建设,努力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企业也应该引导项目的管理方、监理方以及施工方都融入到项目造价管理过程当中,严禁不合理操作问题的发生,企业根据工程实际建设条件,出台一系列合理的奖惩制度,给工作人员操作过程构建合理的环境。
        2.5运用先进的成本控制方法,提高工程造价控制效果
        第一,设计阶段。基于项目设计工序下,身为概预算的编制人员,此时需要对项目可行性报告加以制定,根据现实施工现况,设计出多个方案,然后综合相关部门人员的智慧加以比较,最后将最完善的方案加以展示;第二,施工阶段。在实际项目开展施工过程中,企业就应该引导相关工作人员,从根本上对项目变更环节提高重视程度,体现出合同价款调整方面的作用。当项目后期有着较大变更时,那么此时还需要工程师的确认,之后才能够开展变更。除此之外,在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其中会使用到多种类型的材料以及设备,那么就要求工作人员加强该部分的管控力度,把控好预制构件材料成本投入,融合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加强市场调查,做好整体项目造价管理工作;第三,竣工阶段。竣工环节作为装配式建筑项目当中的最后环节,虽然有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大多数企业却忽视了竣工环节造价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竣工环节的验收,工作人员必须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合同部分加以明确,深入研究细节内容,编制出工程竣工验收结算书,提升工程竣工验收结算书的规范性与合理性。因为外部因素以及人为操作等多方面的原因下,会导致装配式建筑项目施工中出现设计变更问题,此时就需要工作人员对工程变更部分的材料实施进一步的检查,进而更好地降低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
        3结语
        装配式建筑工程有着较为鲜明的特点,在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的工作中,需要充分考虑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特点,并且结合我国建筑企业、材料生产企业的特殊性,探索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相对于传统的浇筑式建筑,装配式建筑的优势较为明显,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需要以技术手段与管理手段为基础,实现双重的突破。
        参考文献
        [1]杜梦娜.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问题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000(3):219-220.
        [2]武郁婷.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问题探究[J].价值工程,2018,37(7):79-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