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筱琦
山东恒达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山东 临沂 276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管理问题。其中,成本控制是管理的重点。新时期,建筑企业为了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应顺应现代市场经济改革的需要,优化财务管理机制,在长期发展目标的基础上确立预算管理的总体目标,在全面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量化预算目标的实际执行指标,并结合建筑企业内部效益发展目标,逐步完善财务绩效考核机制,为建筑企业构建现代财务制度奠定基础。
关键词:建筑成本控制;财务预算管理;策略
1 预算管理职能
预算管理是施工企业战略目标具体实施的载体。通过数字化的形式,将企业的战略目标落实到具体的预算目标上,将预算目标分解细化为具体的计划,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提供有效的指导。预算管理主要具有导向、内部控制、调配和激励功能。指导 作用是以施工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为发展方向,结合施工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环境变化,对施工企业的管理活动进行统筹规划,既能有效实施企业战略目标,又能为企业管理提供有效指导。内部控制的职能是预算管理,它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做出详细的、程序化的、制度化的安排。通过对企业经营过程的具体规划和安排 ,可以为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提供保障,有助于在企业内部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调配功能是指根据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实际需求编制预算计划,然后对企业资源进行统筹安排,以提高企业资源配置的效率,达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激励功能主要是指激发员工的工作潜力,促进员工主动学习和进步。预算管理的重要职 能手段是通过绩效考核提高内部绩效考核的公平性,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 建筑企业实施预算实践管理面临的具体问题
2.1 不合理的预算目标和形式
目前,在预算编制的实际管理过程中,存在预算规划缺乏执行力和策略,预算目标和效益目标缺乏整体规划等问题。一方面,施工企业预算指标的设置不全面、不系统。现阶段,一些施工企业在开展预算工作时,财务信息不准确,内容不完整,使得预算指标 的制定与施工企业的长远发展效益目标相矛盾,实施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在编制预算计划的过程中,忽视了外部市场,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建筑企业在新时期没有准确的市场定位,缺乏科学的预测能力。
2.2 对现代预算模式认识不全面
现阶段,一些财务管理和决策者更注重短期业务目标的实现,而对预算管理的关注较少。他们只把预算工作作为成本控制的重要参考,没有发挥预算工作在财务分析、科学预测、决策参考等方面的作用。他们对现代全面预算概念认识不深,在价值管理和战略管理方面意义重大,缺乏管理和系统管理经验。一些预算管理者没有树立现代预算理念,对预算指标的设定和预算计划的编制缺乏新的知识和技术支持,实际执行不力,影响了预算编制的整体质量和效率。
2.3 预算执行缺乏有效的监督和保障
产业竞争和发展形式的复杂表现不仅为建筑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和改革机会,也改变了建筑企业的市场风险和内部需求。优化调整预算和财务机制势在必行。
但从实践来看,虽然部分施工企业已逐步认识到建立全面预算和财务机制的必要性,但配套监管保障体系改革进程相对落后,监管机制不全面。同时,预算规划的实施缺乏有效的保障依据,绩效考核和评价机制不配套,也是影响预算规划全面实施的重要因素。
3 优化现代建筑企业预算和执行机制的有效措施
财务预算管理实际上是根据企业开展的相关经济活动进行的一种财务管理手段。它主要具有充分参与性和全面性的基本特征,是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理念和方法。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在成本管理方面面临许多问题和困难。 因此要优化现代建筑企业预算和执行机制。
3.1 建立专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团队,拓宽专业培训途径
财务管理团队是预算计划的实施者,承担着制定预算计划、分析财务数据、监督预算执行的重要职责。财务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决定了施工企业预算规划的整体管理水平。因此,建筑企业应重视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同时,施工企业应合理拓展财务人员的沟通和学习方式,通过专业短期培训、专家讲座、专题会议和组织优秀人员参与对外交流,鼓励员工积极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为施工企业在提高预算工作整体质量和效率的基础上优化预算管理机制提供人才基础。
3.2 创新现代预算管理理念,提升预算规划的执行效率
全面预算不仅可以为建筑企业下一阶段财务活动提供科学预测数据,还能够优化财务决策,为建筑企业效益管理与经营发展进行科学指导。因此,在进行预算工作时,应在现代理念的指导下,全面、动态的了解市场发展规律,融入改革的浪潮中,发挥建筑企业经营优势,在系统预算、战略预算与系统预算中贯彻全面预算管理理念,对建筑企业的发展资源进行深度整合。为有效提升建筑企业竞争实力,应结合建筑企业阶段性经营与管理需求,将预算指标与绩效评价考核机制联系起来,为预算改革在建筑企业的执行提供思想认识基础。
3.3 完善预算管理的监督保障机制
预算计划的实施不仅需要科学地编制预算计划,加强预算执行管理,还需要通过过程监督和制度保障来控制和调整预算计划的实施。一方面,施工企业要建立全过程财务预算监管平台,创新整合信息技术,构建覆盖全过程的财务监管机制,动态监管预算任务完成情况、指标量化分析结果、部门财力利用情况,提高预算规划的可执行性;另一方面,要完善配套管理和保障机制。拓展部门间沟通渠道,加强部门间沟通,促进预算任务协调,为现代预算机制改革奠定基础。
3.4 明确预算管理的总体目标,对预算指标进行量化分析
财务预算是一项长期、系统的财务工作,是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核心内容。在建筑企业中,通过预算规划和财务指标参考,不仅可以提高资本成本的配置效率,实现基于价值管理的效益最大化目标,而且可以通过预算目标的设定为下一阶段的财务活动提供有效的指导。从财务工作实践的调查来看,脱离施工企业发展战略的财务预算管理只是施工企业的短期行为。虽然短期内可以为建筑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长期发展目标难以实现。因此,在实际的预算管理工作中,施工企业应统一预算指标和长期发展目标,明确预算管理的总体任务,对管理指标进行量化分析,使财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逐步实现全面预算控制的目标。
4 结语
总之,为了更好地发挥全面预算财务监督、过程监督、数据分析和科学预测的作用,建立系统的施工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施工企业应通过创新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建立专业的财务管理团队,合理设置预算指标, 和保障机制的完善,积极推进施工企业财务制度的优化和改革,为施工企业从容应对新时期复杂的财务风险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溯.现代建筑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剖析及解决措施分析[J].纳税,2017(15).
[2]卜小龙.集团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与控制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8(04).
[3]赵溯.现代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剖析及解决措施分析[J].纳税,2017(15).
[4]陈领章.论财务预算管理在公路施工企业中的运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08).
[5]祁新年.建筑施工企业项目全面预算管理问题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8,No.569(2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