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34期   作者:唐建平
[导读] 在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施工单位在关注工程质量的同时,

        唐建平
        浙江鲁业建设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
        摘要:在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施工单位在关注工程质量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造价管理工作的开展,造价管理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以及施工单位能否在建筑行业中处于优势地位。目前看来,部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一定片面性,而通过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可以显著地提升造价管理质量。本文从全过程造价管理的相关概念入手,讨论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遵循的原则,阐述采取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的意义,最后分析如何在建筑工程中利用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希望可以保证施工效益,降低施工风险,最终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全过程;造价管理;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引言
        建筑工程管理当中,工程造价控制在整个项目管理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从管理角度来讲,投资估算是设计工作开展的首要前提,只有在建筑施工之前对工程造价投资进行准确科学化的估算,才能够保证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进而实现经济效益的稳定增长,最大限度上降低国家和建筑行业投资企业在固定投资方面的损失。就目前建筑工程管理当中工程造价管理效果的准确性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尤其对其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应用效果很不足,必须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实现解决策略的制订。
        1建筑工程中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意义
        1.1有利于完善造价管理系统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建立切实有效的造价管理体系,通过完善的管理系统,能够将工程项目的投资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而且还能够保证各个阶段的目标更加顺利的实现,因此企业应进行全面的造价管理,对工程造价进行精准的控制,这样就能够更好的解决项目投资过程中的成本问题。
        1.2进一步加强工程质量的合理控制
        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加大质量管理力度,也能够有效降低施工成本,由于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不过关进行检查时,就有可能会进行返工,而工程项目进行返工,不仅会浪费施工工期,造成不能按时交工,延误项目的实施,还会产生施工要素的浪费,比如人工投入的增加,材料的重复投入,施工机械的浪费等,进一步增加企业的成本投入,甚至还会影响到项目的建设质量,所以企业也应该加大对质量的管理力度。
        2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的常见问题
        2.1决策过程的不合理
        在项目的投资阶段,受大型房地产企业的影响,现阶段各个建设项目,普遍都在追求高周转,快投资,快回收。而市场的竞争,也导致了项目风险的增大。各企业在投资新项目时,往往都追求较快的资金回收。从而导致了压缩项目实施的时间问题。很多的企业都比较漠视项目决策过程,盲目照抄类似项目的方案,,快速上马,甚至违背建设工程的基本流程,致使在项目的决策产生较多的不合理。
                2.2在合同管理上不合理
        就目前建筑工程项目的全过程造价管理效果来讲,很多建筑工程项目严重缺乏严密的管理方法,尤其表现在对合同管理上的不合理和不到位。很多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和造价成本控制管理人员对于施工进度并不清晰。从而导致未能按照项目的进度,及时的进行项目采购等。合同的管理者也往往会受到专业技能知识的局限,导致在实际的施工管理过程中管理内容的缺失,严重降低了管理过程的全面性。
        2.3施工过程中缺乏条理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施工单位进行组织施工的规划设计,将具体内容形成书面形式递交给项目监理人员,由监理人员进行检查和审核。但        实际实施过程中,经常是脱离实际,项目计划并不能落实到实际过程中,实施过程比较随意,导致并不能有效的应有项目进度控制的方法,致使工程造价的控制较为困难。


        3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具体措施
        3.1决策过程阶段造价管理控制
        决策过程需要展开造价工作的控制与管理,针对工程造价相关的信息进行分析,进一步实现对关键数据的采集,更好地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企业要想更好地实现对建筑工程的经营,需要针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了解,制定相应的方案,实现对造价管理的控制与调整。
                3.2在设计阶段的应用。在建筑工程中开展造价管理
        工作期间,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合理性同样会对造价管理工作产生一定影响,保证项目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对工程建设质量以及造价控制都具有积极意义,所以,在设计环节要求相关单位有效分析施工技术以及成本问题,对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确保设计方案得到不断优化,进而避免施工期间存在方案变更的问题。在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过程中,需要建筑施工单位考虑到施工周期问题,分析在施工期间是否会遇到不确定性因素,避免由于材料、人员以及市场环境等因素导致施工进度和质量受到影响。同时,要求造价管理人员科学分析设计图纸,对多个设计方案进行比对,这样才能保证设计图纸的科学性。
        3.3规范招投标行为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了规范招投标行为,必须利用竞争手段,保证招投标市场有序运行。传统工程预算定价主要由政府决定,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深化,这种定价方法与市场经济规律存在严重差异性。为了克服定额束缚,恢复企业和市场的定价权,合理运用询标程序至关重要。通过完善询标程序,可以让投标人更好地掌握报价的合理性,避免“只重视投标总价,不考虑价格构成”的现象发生。同时,还能从中标范围内及时剔除那些不合理的报价、超低成本报价等,有助于形成一个公平健康的市场秩序。
        3.4施工阶段
        在整个工程项目中,施工阶段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不仅需要提高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更应该加大对造价管理的重视力度,充分掌握建筑工程施工的具体状况,真实的反映成本支出,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但是由于设计阶段已经对整个项目进行了规划,大部分的工程项目都能够更好的掌握成本的实际状况,然而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会进一步加大施工的难度,同时也会提高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甚至还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在这一阶段进行造价管理需要加大重视力度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严格按照相关标准的流程进行操作,将每一个环节的数据进行精准的记录,为后续的成本核算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帮助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3.5在竣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在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中,竣工阶段是最后一个环节,该环节是需要造价管理人员对工程量科学核算,对合同的价格有效调整。通过科学的审核可以明确编制与结算款之间存在的差异,为造价控制工作提供条件,提升造价控制质量,在造价管理工作开展期间,造价人员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收集造价管理资料,通过大量的数据支撑,不仅可以保证造价控制的准确性,同时造价管理效率也将大大提升。在审核期间需要对变更的内容重点审核,深入分析新增费用价格,还需要对现场签证以及根据合同的具体规定对价格进行审核,并且对工程施工档案科学整理、移交。此外,在竣工验收完成后,需要对竣工项目的造价控制结果科学分析,对造价控制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经验总结,进而为后续的工程造价控制提供宝贵经验。
        结语
        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当中的管理应用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复杂,包含了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多个环节和各种影响因素的控制管理。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能够对建筑工程项目当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详细地记录,并做出准确地划分,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针对性的造价管理,要尽最大可能降低工程项目的造价成本投入,在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实现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借此来促进建筑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强.建筑经济管理中全过程工程造价的运用与重要性分析[J].居舍,2018(33):151.
        [2]任惠丽.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14):2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