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宪旭
安徽众合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 六安 237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日益提高,我国交通运输行业也取得了稳步的发展,公路建设是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稳步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水平,我国的的公路施工部门必须要对公路建设中的路基路面质量控制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并且要加大公路建设资金和技术的投入,提高公路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水平,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我国公路建设的最终质量,为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从而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更大的便利。基于此,本文就公路路基路面质量通病成因及施工加固技术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公路;路基路面;质量通病;成因;加固技术
1 引言
我国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阶段,对公路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路工程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各地区能否顺利完成经济互动,因此我国相关部门一定要重视所建公路的工程质量。当今社会影响公路工程质量的因素非常多,比如经济、技术、工程规定等要素。从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确保公路建设工作可以稳定进行。
2 公路路基路面质量通病及成因
2.1 路基沉降
路基路面工程之中有一个非常普遍的质量通病就是公路路基容易发生沉降。路基沉降现象的发生会使得整个公路路面出现一个一个大小不一凹坑,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之中就会产生颠簸感。公路路基沉降比较严重的地段在雨季极易产生积水,这不仅仅会影响行车安全更会给公路的路面带来极大的破坏,严重影响公路的安全稳定性和使用寿命[1]。
2.2 路面裂缝
现在公路运行过程当中,非常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路面经常会产生开裂。路面的裂缝在时间、开裂程度以及裂缝的类型上都会有所不同。这些不同的问题都会多少影响着整体工程公路的实地施工使用效果,裂缝的主要问题有水平裂缝以及横纵裂缝等。经常会产生开裂的地方,一般存在于高填方以及开挖少的路段当中,对于不同的路面质量会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2.3 路面脱皮
如果路面脱皮病害是由于面层和上封层没有良好粘结,或缺乏初期养护产生的,则需要对已经脱落与松动的地方进行清除,然后重新对上封层进行铺设,在封层施工中使用的沥青的实际用量与矿料粒径都要根据封层的厚度来确定。若面层之间出现脱皮病害,需要将脱落与松动的部分都清理干净,然后在下层表面均匀涂刷一层粘结沥青,最后对沥青层进行重新施作。如果面层和基层之间由于粘结较差出现脱皮现象,则需要对这部分面层进行清除,确定导致粘结较差的具体原因,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及时处理。
2.4 不良路基沉陷
现代化公路工程项目施工时,由于涉及到的线路相对较长,因此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不良地基问题,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软土地基。不良地基的承载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必须进行特殊处理,如果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处理则容易导致路基发生超限沉陷现象,进而影响路面行车安全,严重时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3 公路路基路面施工加固技术
3.1 路基沉降防治
路基沉降的防治措施最为重要的就是严格控制路基的压实度,在施工过程之中对于压实度要经常性的进行检测,在填土压实中最好采用分层压实法,在每一遍填土压实后都要进行压实度的测试,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路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进而提升路面的稳定性。边坡失稳的防治应当从一些几个方面来着手。首先,对于容易发生边坡失稳的施工段可以加设护坡或者是挡土墙,这样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边坡失稳现象的发生。
其次,在容易发生边坡失稳的路段可以种植一些植被来提升边坡的稳定性[2]。
3.2 路面裂缝防治
施工过程当中经常会产生一些横纵裂纹,施工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在施工过程中大大降低冷缝的处理工作。在施工结束之后,对路面进行压实压实工作,要保证对应的路面边缘拥有合理的切割,针对实际施工情况,选择合理的材料混合物,保证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受到对应的科学化养护。采用一次性的摊铺施工,保证在分摊摊铺的过程当中,可以将前后的施工紧密相连,从而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前后混合料,随着温度冷却下降而影响相互结果的现象产生,进而提高路面的接缝紧密性。若是暂时施工过程当中采取了冷缝连接的方式,那么在完成延时工作之后,则必须要对倾斜的部分进行及时的处理。
3.3 保证路基路面压实度
在进行项目施工建设期间,根据公路工程实际情况,将路基路面压实处理的要求确立起来,能够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在路基路面施工期间,需要利用仪器设备对路面情况进行实时监测,进而得出路面的孔隙率相关的数据信息。在施工期间最好是利用压实处理工艺手段,施工阶段需要保障温度条件,并确定碾压参数,而不是盲目的根据实践经验进行判断,经过这样的技术管控引导,最终的碾压参数合理化,能够控制施工材料的离析问题[3]。还有一方面是路面的平整度,该环节直接影响过往车辆的驾驶体验感以及安全性。因此在质量控制期间,为保证路面的平整度需要合理利用摊铺设备,控制沥青材料的厚度保证其均匀度,当碾压技术与摊铺工艺结合应用起来,公路路面的平整度提升,能够保障其整体质量。
3.4 不良地基加固处理
第一,施工区域如果存在比较大的泉眼或地下水比较丰富,则需要充分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情况等,对碎石盲沟或渗沟的位置进行重新布设。如果该区域的地势比较平坦,难以通过排水沟的方式及时有效地将积水排除,则需要采取强制性的排水措施;第二,对路基稳定性以及施工后的沉降情况进行监测,如果发现沉降较大则需要进行换填施工,使用的换填材料必须具有一定的透水性,也可以铺设砂垫层进行处理。通常情况下换填深度不得超过 3m,但是局部区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换填深度。对于水塘地段,其处理方法基本与山坳水田地段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要求路基坡面采用铺砌边坡,高度应该超过水塘水位 0.5m 以上。对不良地基的处理深度进行严格控制,具体要求为不得低于重型汽车行车时的作用区深度。
3.5 强化施工人员专业技术
在整个公路施工建设过程中,一线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都决定着公路施工工程的最终质量。因此,公路建设相关部门必须要对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施工能力进行培养,要注重施工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相关部门可以定期的组织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相关培训,并且对相关的施工人员进行考核,只有考核合格的施工人员才能够进入工作岗位,这样能够有效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除此之外,施工单位必须要建立完善的施工人员管理体系,对在公路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技术岗位,必须要做好技术人员的安排和配置,并且要设置和完善相关的岗位工作制度这样才能够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感,从而能够对施工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从而提高公路建设工程的最终质量。
4 结束语
对于公路工程施工而言,路基路面施工是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优劣对项目建设质量有重大影响。针对上述施工质量问题,结合该公路工程项目施工过程,详细阐述了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策略。通过本文的研究对于其他类似公路工程项目施工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 张妮 . 公路路基路面质量通病成因分析及施工加固技术[J]. 建材发展导向,2016,14 ( 48 ) : 00131 - 00131.
[2] 菅玉莹 . 公路路基路面质量通病成因分析及施工加固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6( 34) :150 - 151.
[3] 周玉强 . 公路路基路面质量通病成因分析及施工加固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 全文版,2016,14( 12) :00165 - 0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