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装置管道技术质量的施工过程控制管理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34期   作者:郑波
[导读] 主要围绕石油化工装置管道的施工过程控制管理及结合管道施工过程中的重点控制内容来探讨。
        郑波
        中国石化第四建设公司
        摘要:主要围绕石油化工装置管道的施工过程控制管理及结合管道施工过程中的重点控制内容来探讨。
        关键词:管道、质量、过程控制
1、材料准备
        a)根据管道施工材料的使用计划、核对实际到货数量情况,质量证明文件、材质、规格、型号、件数、批号等与相关标准是否相符,并进外观及尺寸检查。
        b)材料入库分区堆放,材料规格、型号、材质必须标识清晰,碳钢管材及各种型钢出库前必须涂漆防腐完。
        c)阀门检验与管理
        1)阀门检验按SH3064、SH3518的要求进行验收,核查质量证明文件并进行外观检查。
        2)阀门试压严格按规范要求执行。阀门应做好试压记录,阀门的安装使用具有可追踪性。
        d)金属垫片的检查验收
        1)金属八角垫、椭圆垫、透镜垫等,材料到货后,核对材质证明书,并按标准进行复查,表面应无裂纹、毛刺、凹槽、径向划痕及锈蚀等缺陷。
        2)金属环垫和透镜垫逐件进行硬度检验,金属环垫的硬度一般应不大于相应标准的最大值,且应低于法兰的硬度30HB~40HB。
2、人员资质审核
        a)人员按计划入厂,审核人员资质,特殊工种作业人员进行登记,填写合格焊工等级表,上报审核、备案。
        b)组织人员参加培训。
3、施工技术交底
        a)工程施工前,根据批准的施工方案,对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b)一般施工技术方案交底由施工负责人组织,专业工程师或施工员进行。  
        c)施工技术方案交底的内容包括施工工期、采用的施工工艺、方法、施工技术要点及施工验收标准、资源配备、主要技术、质量及QHSE控制要点等。
        d)施工技术方案交底应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分阶段进行,保证交底的覆盖率及针对性。
        e)交底后由交底人整理填写“交底记录”,所有参加人员在交底记录上签字备案。
        f)记录一式三份,交底人自留一份,施工作业单位一份,资料室存档一份。
4、管道预制管理
        a)预制计划
        1)根据管道现场设备、管廊施工及材料到货情况,确定管道预制月计划、三周滚动计划。
        2)下发管道预制二次设计单线图纸。
        b)材料发放管理
        1)运用管道软件进行单线图配菜,严格执行管道单线图发料制度。
        2)焊接材料由施工员根据当天的焊接量签发焊材领料单,保管员按领料单发料。
5、管道标识及管理
        a)材质色标根据业主方、监理方、施工方的规定及装置材料种类制定项目材料色标管理规定,保证每种材料的唯一性。
        1)色标移植:喷砂前将原有规格、壁厚等级及材质色标移植到管子端部100mm内壁处,待喷砂除锈检查合格,刷完底漆后将管内壁标识移植到管外壁上,材质色标采取沿管子、管件刷宽15~20mm的色标。
        2)材料到预制区域后按管道预制过程标识和出厂标识的要求严格执行,以实现全过程可追溯性。
        b)管段及焊口的编号和标识工作贯彻管段预制全过程。在单线图上标明焊口检验状态,在实物上用油性记号笔做标识。
        c)管道施工过程标识(以下简称管道标识)内容、型式要求:
单元号(区号)
管线号
WBS编码/管段号
焊口号    焊工号    日期    质检员代号
        d)管道标识的责任:焊工代号由焊工填写,质检员代号由质检员检验后填写,其余标识均由管工填写。
6、焊缝检查管理
        a)焊工焊接完毕后清理焊道,自检合格后上报质检员检查。


        b)焊缝外观检查合格后,填报管道焊接接头射线检测比例确认表,办理委托进行无损检测。
        c)建立与无损检测单位每周一次核对检测焊口的管理制度,控制焊口检测比例按规范要求进行。
        d)焊接接头无损检测的比例和验收标准应按检查等级确定,不应低于SH3501-2011的规定。
7、检试验状态标识管理
        预制管段、支吊架验收合格后由质检员贴合格标签标识,贴于管段编号或支吊架编号右侧。标签如下:

8、管道预制时的焊口管理
        a)管道的焊口管理实行单线图管理,将所有的管道施工过程记录进行“目录化”的标识,达到检索过程记录快捷准确。
        b)焊接管理全面采用计算机管理。建立无损检测结果台账,跟踪焊口返修及再次检测结果。
        c)通过日报日检将每日完成的焊口信息报至录入员录入至管道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中,包括区域号、管线号、焊口号、材质、规格、打底、盖面、焊接日期、质量检验等。
        d)无损检验、返修、增加或减少焊口的情况,要及时录入管道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中,实现焊口管理的可追溯性!
9、特殊管道预制要求及管理
        a)特殊材料管道
     1)不锈钢、钛管及高温铬镍合金等管道的预制,要在预制专区内进行,并采取防渗碳、防渗铁、防渗锌的技术措施。
     2)不锈钢、钛管及高温铬镍合金等管道不得在焊缝附近打钢印,应用不含碳、铅及氯离子的油性笔标识。
        b)铬钼钢管道
        1)铬钼合金钢以及材料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等于或大于540MPa钢材管道,焊件表面不得有电弧擦伤等缺陷。
        2)焊后热处理工艺应在焊接工艺卡中规定,并经焊接工艺评定验证。常用钢材焊接接头的热处理温度,宜按SH3501-2011表10的规定确定。
        c)特殊介质管道
     1)对于H2S介质、氢气、含氢及其它含有应力腐蚀的管道预制焊接完后焊缝进行消应力热处理。
     2)介质为碱液的碳钢管道焊口,预制焊接完后焊缝进行消应力热处理。
     3)氧气管道预制段应经脱脂处理并妥善封闭保管,防止二次污染。
10、预制件及管道组成件安装前检查
        a)管号、管段编号、焊口号、规格、材质等标识检查核对;
    b)管段尺寸、走向、坡口、法兰密封面等预制加工质量检查核对;
    c)预制件及组成件内部的清洁情况检查。
11、管道安装
        a)安装原则的确定
        管道安装采用分区多岗作业,本着先地下后地上、先高空后地面、先管廊后设备、先大管后小管、先碳钢后不锈钢,系统交工优先的原则进行,为管道系统试验和管道保温等后续施工创造条件的原则有条不紊地进行组织安排。
        b)安装条件的确认
     1)与管道有关的土建工程施工完毕经验收合格,与管道连接的设备已经找平、找正和固定,完成二次灌浆。
     2)预制管段已按单线图完成,无损检测合格,标识齐全,管段封堵完毕,管段验收合格。预制的管段、管件满足现场管道安装的需要。
12、管道安装要点控制管理
     a)管道安装前,应逐件清除管道组成件内部的砂土、铁屑、熔渣及其它杂物。设计文件有特殊要求的管道,应按设计文件要求进行处理。
     b)管道安装前,法兰环槽密封面与金属环垫应作接触线检查。当金属环垫在密封面转动45°后,检查接触线不得有间断现象。
     c)法兰连接应与管道同心,并应保证螺栓自由穿入。其偏差不得大于法兰外径的1.5%,且不得大于2mm。不得用强紧螺栓的方法消除歪斜。
        d)法兰连接应使用同一规格同种材质的螺栓/柱,安装方向应一致。
        e)阀门安装前,应按设计文件核对其型号(以及试压合格标识),并应按介质流向确定其安装方向,阀门应在关闭状态下安装。
        f)当阀门与管道以焊接方式连接式,阀门不得关闭,焊逢底层宜采用氩弧焊。
        g)不锈钢管道安装时应注意采用防渗碳技术措施。不锈钢管道与支架碳钢材料之间应垫入不锈钢钢板或氯离子含量不超过50mg/kg的非金属隔离垫片。
        h)管道安装时,与转动设备或静止设备连接的第一道法兰应加临时忙板隔离,严防脏物进入设备。盲板应有明显标识,专人负责安装与拆除并做好记录。一般要求在管道吹扫合格后,系统气密前拆除复位。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