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育威
身份证号码: 32132219910820**** 江苏中兴东源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宿迁 2238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土木建筑业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大体积混凝土工程项目不断增多,混凝土裂缝问题也逐渐暴露,裂缝的产生一方面会降低混凝土的整体性及承载力,另一方面会影响施工安全性。目前国内针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问题主要强调积极采取措施,早期预防,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选材、配比等环节的控制,以降低混凝土裂缝发生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解决好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问题,在土木建筑施工中积极利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不仅是混凝土施工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土木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土木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1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管理的主要特征分析
1.1一次性特征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管理工作带有十分显著的一次性特征,整个混凝土工程从混凝土材料的实际选择到最终的浇筑和养护工作等各个环节中都带有着十分显著的一次性特征。一旦在混凝土工程的施工环节中任何一环出现了失误,工程纠正和二次修建工作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从而导致整体的工程建设资金和时间成本投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
1.2约束性特征
也正是因为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管理本身带有十分显著的一次性特征,出于工程自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获取的考虑,再加之对于工程建设环节中的成本投入、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等方面也有着诸多的要求,也就意味着在实际的施工时间和资源投入等方面做出了十分明确的限定,这也就使得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管理工作带有十分显著的约束性特征。在这种情形下,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在规定的施工时间之内,在全面满足各项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将工程建设投入的各项资源的作用做出最大程度的发挥,从而真正意义上达成预期的工程建设各种目标。
1.3综合性特征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管理工作还带有一定的综合性特征。在实际的混凝土工程施工建设环节中,从流程层面上来看,主要包括了施工之前的准备、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等多个环节,而在这些工作环节下,又涉及了实际的施工进度、成本投入和施工质量等多个方面的管理内容,由此不难看出,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管理工作是一种带有显著综合性的管理工作。
2当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建设环节中存在的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混凝土工程设计方面存在的缺陷。在设计混凝土工程的过程中,存在着混凝土结构不合理设计、考虑因素不全面以及荷载力取值过小等问题。第二,施工区域地质勘查工作的问题。有关人员在针对施工区域进行地质勘察工作的过程中,并未做到针对施工区域内的全部指标数据进行全面的勘察,从而导致整体的勘察报告所提及的各项数据不够全面,在准确度上也有着一定的问题。第三,混凝土施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具体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与之有关的管理工作存在着施工图纸会审工作的忽略、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缺失以及管理制度存在漏洞等问题。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3.1对材料进行严格筛选
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之间需要施工单位对材料进行管理,保证施工材料足够,施工人员还要对混凝土分类,根据施工实际情况计算出混凝土的需求量。在配置混凝土的过程中主要是利用马歇尔体系的级配系数,之后合理调整。
在选择大体积混凝土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对于水泥的选择来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矿渣水泥和硅酸盐水泥,需要根据施工标准选择材料,主要考虑到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如果水泥的细度不足需要及时处理。在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基础上将水泥的含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在配比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化学药剂提升混凝土的性能,比如加入煤灰可以延缓凝固时间,让凝固的时间变长,避免快速凝固升温。借助粉煤灰可以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流动性。对于骨料的利用也十分关键,一般需要在混凝土中加入的骨料比例为80%,以清洁程度较高、岩石弹性较小的骨料为主,要求粗骨料的粒径较大。
3.2合理配置混凝土
在完成原料选择之后,要求施工人员根据施工需求确定混凝土的配制方,首先要求施工人员对原材料的特性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工程量的实际需求,科学配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利用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按照。工艺要求严格控制砂石的含水量,以及对外加剂的合理使用。
3.3合理运输大体积混凝土
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搅拌设备的参数进行确定和调整,通过加水试运行,保证内部足够湿润,进而根据配合比添加原材料,在搅拌过程中搅拌时间的控制十分关键,只有保证搅拌均匀后才可进行运输,大体积混凝土的运输环节同样重要,需要操作人员在科学配置和领土后采取有效的措施将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浇筑到相关模型当中,运输环节将对混凝土的基本性质产生一定影响,所以要求运输人员合理对运输的过程加以重视,避免存在漏浆的情况,同时需要减少运输的频率和时间,不仅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同时也可以节约运输成本。期间还需要进行覆盖处理,保证运输的期间坍塌度、和易性达到技术标准。
3.4做好混凝土的振捣工作
为了提升混凝土自身的密实性要利用振捣棒均匀振捣,在大体积的混凝土振捣过程中需要利用插入式振捣器,具体的操作方法是直接插入到混凝土中,通过垂直插入的方法,保证插入的位置均匀,这样可以避免在振捣的过程中出现死角。在使用振捣器的过程中还要对插入的速度进行合理控制,根据“快插慢拉”的方式,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要保证插入的深度达到50厘米,不过也要避免触碰到模板,这样会损坏混凝土结构,施工人员保证混凝土的连续供应。
3.5做好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混凝土浇筑环节,要求混凝土温度至少达到5℃,浇筑期间要根据实际情况利用。相应的方法浇筑避免出现施工缝,以此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稳定性。浇筑环节一般浇筑的厚度为400厘米,层面的间隔不可过大,如果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导致混凝土层间间隔过大,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在混凝土的浇筑环节要求操作人员在浇筑之前分析相关数据,对浇筑点进行测量。并且要彻底清理模板,以此保证浇筑面的洁净和完整,之后在浇筑环节需要对钢筋预埋件的情况加以分析,如果出现位移或者变形等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及时处理,保证模板之间的紧密性,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通常会采用分层方法,也会采用推移式浇筑方法,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势和缺陷需要操作人员根据工作情况合理选择,浇筑的另一个要点在于保证浇筑的连续性。
结束语:综上所述,建筑工程建设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在具体的施工中,要结合工程实践和工程建设标准,提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从而提升工程建设的总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威,曾清富.C70级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及其在大体积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性能研究[J].商品混凝土,2020(7):57-59.
[2]焦福民.大体积建筑混凝土施工性能及质量控制要求[D].沈阳建筑大学,2018.
[3]胡灿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2018(10):13,14.
[4]文德亮,窦傲华,段林波,等.土木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技术的施工方法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2018,(29):116.
[5]崔素平,屈彦飞,尹志伟,等.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9):1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