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土家族元素在污水厂建筑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34期   作者:戴伟敏
[导读] 恩施土家建筑具有更为明显的民族特征,在我国的建筑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戴伟敏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200092

        摘要:恩施土家建筑具有更为明显的民族特征,在我国的建筑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因此需格外重视对该种建筑形式进行传承和延续,将其建筑元素的地域特色文化绽放,同时也将建筑元素的历史厚重感呈现,是每个建筑设计工作者们应有的责任和使命.笔者有幸参与了恩施大沙坝污水厂的建筑设计,在项目中,我们让土家族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污水厂建筑设计中进行转型,创造出了一种新的传统建筑元素转化的空间形态、文化形态,使建筑的文化底蕴与时代性交相辉映。
关键词:土家族;传统建筑元素;转型;污水厂综合楼
    恩施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湖北省九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因此建筑风格有其独特性:飞檐翘角,画栋雕梁,仿古与土家吊脚楼相结合,完美地体现了土家族的民风民俗。从建筑学的意义上讲,土家族的传统民居无论是功能性、实用性还是科学性都令人感到惊叹,而从土家族传统建筑元素角度去探究其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土家族传统建筑元素分析
        土家族通过建筑设计来表现出民族的生存文化,其建筑元素的基因将建筑的文化性表现得很充分,与土家族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土家族文化能够集中表现出民族精神和特色,具体地呈现方式从自然中获得了更多的启发,从创造的本质上讲可谓是原汁原味的地域性文化创造。

 
图1:恩施土家族传统建筑(土司城)
(一)建筑的装饰纹样表现
        土家族人世代生活在环境优美的武陵山区,对大自然中的动物和植物情有独钟。因而在土家族人的心目中对大自然有着特别的崇拜之情,崇尚和敬畏自然,因此,常常会引用一些充满寓意的吉祥图案,对建筑进行装饰,这些图案元素一般应用于屋脊、山墙、门窗、栏杆等。同时在建筑结构上,也会采用类似的装饰方式,比如采用了一些木雕、石雕、彩绘等。主要通过屋顶屋脊、屋檐、撑拱等部位的造型和装饰来表现。撑拱作为建筑檐挑的重要部分,为了转移来自屋顶的承重和保证建筑的稳定,多为木块链接檐柱与挑枋相交际的位置,支持拱门上方的挑枋,并在下方插入桅杆内部。这种装饰元素以各种动物图案和植物图案为主。其装饰纹样更是湘西地区的重点特色文化,赋予建筑地方魅力。
(二)建筑构件功能表现
1.坡屋顶
        从建筑的造型和风格上来讲屋顶的造型是最能体现风格特征的。恩施土家族建筑多用坡屋顶的形式,或为悬山的屋顶,屋檐约高出1m 左右,对走廊范围形成遮阳效果。在建筑的痛风性方面,建筑在形式上采用悬吊处理,底层空间通风性更好。建筑内运用窗格来提升通风效果,将窗格上用薄纸覆盖,保障整个空间具有更高的通风性,同时还可达到防雨的效果。恩施地区的气候湿度较大,经常下雨,因此建筑使用悬吊形式继续设计,便可通过屋檐角对雨水进行有效的排出。
2.穿斗构架
        在土家族传统建筑的设计形式中,穿斗构架更为关键。土家族人通过长期的建筑设计实践,总结出更为科学而完善的穿斗构架设计效果。该种构架能够集中体现出民族文化的特征,结合对构架功能的研究和分析,其搭建的效果能够充分反映出建筑自身的体量特征和差异化特点,通常有三柱二骑筒式等。土家族的建筑设计匠人总结了历代的设计经验和思路,在建筑地基差异不明显的情况下,通常会选择使用直撑式,而在高差较大的情况下往往将直撑与斜撑两种形式相结合,以获得最有效的构架功能。
3.装板
        该部分主要是运用木结构形成的墙面构件。依据建筑原料的不同,可具体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夹板式。其主要有三层结构,内部的核心架构由竹子编成,两面则使用谷壳混合以后在用于外侧,此后在表面上涂上石灰粉,以此改善建筑本身色彩单一的问题。二是竹编式。该种类型则运用竹条编织来形成装饰效果,编织完成后所表现出丰富纹理增强了建筑整体的肌理效果,强调了细节处理的重要性。三是木装板。依据其形式不同,具体可分为可拆卸式木装板、落膛壁等不同类型。其中可结合采光等的具体需求,将可拆卸式的装板应用到店面等位置。印壁既没有装饰,也无法拆卸,因此其在设计与制作方面的难度均不高,是土家族建筑墙体构成的主要部分。落膛壁是在表面以各类吉祥图案进行装饰的装板类型,从文化的意义上讲落膛壁提升了土家民居的文化内涵和人们的审美情趣。
4.吊脚楼
        吊脚楼作为土家建筑的典型代表形式,其与传统的三边悬空建筑不同,属于半干栏式。该类建筑通常在临近山的区域构建,整个建筑在山坡之上,形成了坐山的效果。受到地方对飞鸟崇拜的思想影响,吊脚楼的屋檐设计向上翘,形态犹如飞鸟,其轻盈的美感为当地人民形成了更具有艺术特征的印象。
二、恩施土家族元素在污水厂综合楼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一)工程概况
        大沙坝污水厂的综合楼位于大沙坝污水厂东南角共五层,为办公建筑,墙体材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耐火等级为二级,占地面积691.7m2。总建筑面积3580.1m2。为充分彰显地方的文化特征,在开展项目设计与规划时,将土家族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设计手法相融合,使传统型与现代性得到了统一。设计灵感在地域文化和传统建筑中受到启示,但是同时又要做到不拘泥于传统的限制,冲破对传统元素应用的教条,将这些元素进行分析和提炼,以满足现代建筑空间使用的要求。

图2:大沙坝污水厂综合楼
(二)设计要点
     1 传统建筑形式的延续
        建筑形式可作为建筑的核心灵魂,对传统的形式进行创新设计,可为当地的建筑发展和艺术表达形式产生更为积极的影响。在对地方建筑的传统形式进行界定时,同时也会对该种形式进行延续。对形式的创新便是在以往形式的基础上进行艺术表现,同时也是对传统形式的拓展和优化。原来的土家族多以木结构为主,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不利于长期使用且造价较高。所以本综合楼按照仿古建筑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甲方要求,设计以恩施有名的“华龙城”地标性建筑为参考,吸取上文中提及的土家族建筑表现形式,并融入了其他古建筑设计手法。
        本案由两个公司同时运营,为了满足不同公司的使用需求,采用对称式的平面布局,分为两个防火分区,中间设置防火门隔离,互不干扰。在形式的构建和空间表现方面,通过空间组合形式进行艺术处理,以长方形作为空间组合形式,不但能够有效迎合建筑对空间的要求,同时该种组合形式还可充分体现出建筑设计的艺术性,大幅提升形式美感,尤其是不同的建筑体相互形成错落的布局设计,更能够体现出层次的美感。
         2 传统构建元素的应用
        当代建筑中对地域性的表达除了自然气候,除了形式和空间,更为明显的表现形式便是对技术和原料的运用。需着重研究将传统原料以新的技术进行应用的有效途径,重新对地方建筑和文化进行表达和呈现。
        在屋顶的处理上采用了土家族传统建筑的坡屋顶表现形式,屋面两头采用歇山顶,中间采用悬山顶。不同的屋面形制有利于打破平面过于狭长的缺点。且利于屋面排水设计。由于外立面采用仿古土家族建筑设计,并且楼层过高,不适合做外排水,本案设计采用内排水设计。两头的飞檐屋面出挑深远,排水功能强大,中间的歇山顶屋面排到内侧的假坡平屋面,设置内排水管,满足排水要求。
        在综合楼的建筑结构表现上,为体现建筑结构的特色性,综合楼借鉴了土家族传统建筑结构中的穿斗结构,屋顶下面装饰以传统的挂落,侧立面采用土家特有的吊脚楼形式,这种结构与传统的结构有区别,可作为能够集中表现出民族特色的结构形式。土家族人民通过长期的实践逐渐总结出建筑结构的形式,刻意将屋顶的坡面和结构结合设置,充分表现出建筑设计的艺术效果。二层以上楼层皆为中控室和会议室,整个综合楼场地地势较高,设置吊脚楼形式可以更好地俯瞰整个厂区,视野开阔。
         3 现代设计与传统设计的融合
        恩施建筑所运用的色彩种类更为丰富,其色调更为柔和,在建筑体上体现为木色与灰色系,装饰色彩更为活泼,与北方单一色调具有明显的差别。为追求传统建筑特色效果将色彩和创意美作为主轴线贯穿到整个色彩设计中,尽量表现出土家族传统的色彩特征,促使其在建筑设计中发挥出更大的艺术价值。综合楼设计以白色涂料外墙为主,配咖色木质线条,仿木铝合金雕花门窗。
        主入口的重檐增加视觉效果,使得整个建筑既低调稳重又不失古朴感。此外还可给人带来建筑整体大气恢弘,而对细节处理更为细腻的感觉,这些均需依赖于匠人高超的技艺,以及对建筑设计的敬畏之心。重檐上部的大面积幕墙又体现了现代设计元素,外饰木色铝合金格栅,将传统与现代很好地进行了融合。
        一二层之间设置坡屋檐构件,打破整体楼层的笨重感。中间的镂空阳台设计既满足了使用功能需求,又能使建筑呈现轻盈之态,体现外在活跃的视觉张力。

三、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土家族建筑所应用的元素在整个民族文化中具有更高的价值,从文化和建筑层面来说,土家族虽然属于山地民族,但其在建筑设计方面却表现出了更高的智慧。其运用更为精湛和巧妙的方法表现出民族的文化和审美水平,尤其以当代的建筑设计视角对土家族传统建筑进行鉴赏,便更能体验到其元素的艺术价值,因此其建筑风格也受到更多业内人士的关注。从世界文化发展层面分析,建筑风格需在民族性的基础上才能发展其时代性特征,因此将传统文化和地域特征融入现代化的建筑设计理念中,能够对建筑业的发展起到更为深远的影响作用,促使地方建筑打破发展僵局,促使其充分展现地域和文化特征。
         (二)展望
        本文结合大沙坝污水厂综合楼项目,来探析土家族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表达,打破原有工业建筑单一的现代化设计形象。通过实践,笔者认为,要做好此类项目建筑设计,需主要从下述方面着手:紧密结合地方文化特征,从具体的环境入手把握地方的传统民族文化,主动与现代的工艺技术和原料结合使用。此外除了需将民族建筑特色融入到设计中,还需把握时代发展的特征,积极创新设计,努力探索传统与现代设计理念的融合点,运用创新手段和原料来重新表达恩施土家建筑的艺术特征。

 
         参考文献:
[1] 赵丽霞.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J].四川水泥,2019(03):57.
[2] 冯潇菡.建筑设计中的地域文化研究与应用 [J].居舍,2019(05):76.
[3] 向明炎.袁玉康 .浅析土家族民居建筑元素的构成 [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12):114-116.
[4] 李学敏,黄柏权.土家族建筑形制变迁考察 [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30(05):
[5] 施祖辉; 王艳.土家族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形态转换与创新[J].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0(08):55-57.
[6]房芳.湘西土家族民间艺术纹样在建筑装饰中的运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06-01
[7]唐程.浅谈当代恩施土家族建筑地域性表达[J].中外建筑.2019(09):34-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