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超
南宁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530002
摘要: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以南宁“三街两巷”为例,探讨历史街区保护整治改造中有效破解防火难题的对策建议,以期给其他历史街区的改造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南宁历史街区;保护整治改造;防火难题;破解对策
引言
南宁“三街两巷”历史街区是《南宁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划定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历史上的“三街两巷”是南宁市中心传统的繁华街区,也是老南宁历史、文化、艺术、民俗、传说的集中地,传承了一切能传承的老南宁记忆。纵使百年繁华,却也抵不住城市发展的脚步,南宁“三街两巷”保护整治改造势在必行。而消防安全保障是其保护整治改造中的一大难题,如何破解?下文试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期给其他历史街区的改造提供借鉴与参考。
1南宁“三街两巷”历史街区保护整治改造工程概况
南宁“三街两巷”位于南宁市区中心,由兴宁路、民生路、解放路与金狮巷、银狮巷组成,始建于宋代,是广西历史文化街区之一。这里的建筑是南宁市区保留下来的清代至民国时期的民居群,也是该地建筑群的代表,至今依然保持着清代建筑的硬山式砖木结构,青砖青瓦清水墙,古香古色的青石板小道,还有花窗、砖雕、牌坊、罗马柱、穹顶的老式骑楼。在保护整治改造中,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1],秉承“尊重历史,遵循历史痕迹”的原则,根据该建筑群的区域位置、规模、建筑耐火等级等特点,“整旧如故”“以存其真”,坚持可持续发展。
1.1南宁“三街两巷”保护整治改造工程建筑组成和规模概述
南宁“三街两巷”保护整治改造工程涉及修缮恢复建筑12栋、保留改造建筑22栋、落架重修1栋、新建仿古城隍庙1座、文保建筑11栋。总建筑面积约52600平方米,其中修缮恢复建筑面积18200平方米,保留改造、文保建筑(修缮)、落架重修建筑,建筑面积165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7900平方米。本工程涉及金狮巷修缮恢复建筑面积9900平方米,银狮巷修缮恢复建筑面积7250平方米,新建建筑城隍庙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落架重修中华电影院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沿兴宁路保留改造商业骑楼22000平方米。修缮恢复建筑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建筑在金狮巷为1760平方米,建筑层数为2~3层,高度约6.3~12.0米,其中民居群银狮巷约8.4~11.7米;民居群金狮巷约8.4~13.5米。文保建筑及保留改造建筑中占地面积最大的是金狮巷保留民居群3650平方米,建筑高度约3.3~19.2米,其中保留改造民居为1~3层,高度约3.3~9.3米;沿兴宁路保留改造商业骑楼为2~5层,高度约8.4~19.2米;落架重修中华电影院高度为16.4米;红星电影院高度为17.7米;高等法院旧址约12.0米。各栋建筑功能为商业、邓颖超纪念馆、物管用房、警务室、微型消防站、历史文化展示馆、三街两巷记忆馆、公共卫生间、电影院、民宿旅馆和城隍庙。
1.2南宁“三街两巷”保护整治改造工程建筑耐火等级
南宁“三街两巷保护”整治改造工程,修缮恢复建筑耐火等级均为一级;城隍庙耐火等级为木结构建筑;文保和保留改造各栋建筑耐火等级分别为二级~四级。
1.3南宁“三街两巷”保护整治改造工程区域位置、建筑间距、消防车道布置(见图1)等
.png)
图1总平面示意图(笔者绘制)
说明:1.建筑耐火等级除文保建筑为三~四级外,其余拆建、保留改造建筑建筑耐火等级均为一~二级。2.图中修缮恢复建筑之间间距最小为1.80米。
2南宁“三街两巷”历史街区建筑防火难题的表现
由于南宁“三街两巷”历史街区建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工程建筑耐火等级、区域位置、建筑间距、消防车道布置等,很难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的要求,其防火难题主要表现在:
⑴落架重修的中华电影院及其装饰外窗,砖木结构的文保单位民居群,修缮恢复的窄街巷,保留建筑的小间商业,木制门窗的历史街区,大部分建筑耐火等级为一、二级,防火间距均不足6米,且无法采取规范规定防火措施[2];
⑵工程场地内的建筑通道,因窄街巷且街巷口大多设坊门,致使部分消防车道间距,消防车道宽度、高度及转弯半径不足[2],无法设置消防车道;
⑶本工程为仿传统民居形式的多业态多层小商店,采用较小宽度的开放室内楼梯,均无法采用封闭楼梯间[2];
⑷拆建区域部分商铺第二、第三层人数之和大于50人或者每层面积大于200平方米,且只设置了一把疏散楼梯,疏散楼梯不足[2];
⑸修缮恢复建筑、金狮巷民居群中的保留建筑、城隍庙建筑,均按传统建筑形式,采用内开门、设置门槛石及门槛的情况,不符合防火规范要求[2]。
⑹城隍庙建筑耐火等级或类型为木结构建筑,与其东侧的红星电影院、西侧的一期新建工程的间距不满足8米[2];
⑺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红星电影院西侧室外疏散通道狭窄,尤其中部净宽仅1米有余,难以满足西侧各疏散口的净宽要求[2];
⑻金狮巷民居群和兴宁路改造B、C区占地面积分别大于3000平方米,周边无法设置环形消防环道[2];
⑼作为展览展示的文保单位属于不可移动文物,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3]。其内部建筑构造,如耐火等级为木结构建筑,木质楼板,木质门窗,木结构瓦屋面;室内顶棚采用实木吊顶的修缮恢复民居群等无法满足《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要求[4]。
⑽使用功能改为商业的修缮恢复建筑,天井的玻璃盖顶开启大小不能满足“排烟面积不应小于该场所地面面积的5%”[5]的要求。
3有效破解南宁“三街两巷”历史街区保护整治改造中防火难题的对策建议
南宁“三街两巷”历史街区在保护整治改造中,要严格按照南宁市“三街两巷”项目金狮巷银狮巷保护整治改造工程建设的要求,依据《南宁市历史街区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结合建筑消防规范和该工程防火实际情况,有效破解工程防火难题。
3.1从建筑设计技术保障方面来提升防火疏散能力
根据现行防火规范,并借鉴其它城市历史街区防火安全保障做法,针对上述所列举的无法完全满足防火规范的情况,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来提升项目的防火疏散能力。
⑴针对建筑物之间间距不足,采取如下措施:①保证建筑的主体结构耐火等级达到一级。②建筑之间和建筑局部采用仿木铝合金窗框,内装甲级防火窗;建筑局部采用甲级防火门,外包仿木铝合金门框。③全面设置室内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系统及应急广播系统,控制火灾的产生和蔓延,并设置消防控制室。文保建筑室内增设灭火器。④建筑楼梯应能自然采光、通风。⑤商铺内采用管道燃气,严禁使用罐装燃气及甲、乙类可燃物。⑥整个项目设置室外消火栓系统,修缮恢复建筑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设置的室内消火栓应明确含“消防卷盘”。⑦设置CAFS消防车输送压缩空气泡沫的管网及接口,栓口间距不宜大于30米。⑧建筑空调及通风口采用不可燃材料,且内部做防火墙。
⑵针对项目内部及周边无法设置消防车道,采取如下措施:
配设专属微型消防站,配置中小型消防车不少于2辆,并定制符合本工程特点的小型消防车,在建筑中设置CAFS消防车输送压缩空气泡沫的管网及接口,栓口间距不宜大于30米。
⑶针对建筑内部疏散楼梯未采用封闭楼梯间或楼梯数量不足,采取如下措施:①将每个片区单独划分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内部再细分多个独立使用单元,相互之间设置防火分隔,控制每个使用单元小间化,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200平方米的商铺设置1个疏散楼梯,大于200平方米小于1000平方米的商铺,疏散楼梯不少于2个,且全覆盖式消防喷淋;使用功能改为歌舞娱乐场所的安全出口数量不应少于2个;三层商业建筑应设置为封闭楼梯间[2]。②利用商铺之间的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的,商铺之间设置防火墙和甲级防火门,直通疏散走道和楼梯间,并确保营业期间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畅通。③确保楼梯应能自然采光、通风。
⑷针对部分建筑疏散口构造不符合现行规范,采取如下措施:
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CAFS消防车输送压缩空气泡沫管网及接口,栓口间距不宜大于30米。不面向主街道的次要出入口设置并开启甲级防火门。
⑸针对中华电影院、城隍庙与周边建筑防火间距不足,采取如下措施:
中华电影院或相对建筑其中一侧设置甲级防火窗且满足防火间距不小于3.5米,装饰外窗内侧加设防火墙;与耐火等级四级的文保建筑之间防火间距不足9米的外墙设置防火墙,开门处采用甲级防火门。
城隍庙的寝殿、城隍殿的西侧山墙设置防火墙,并高于可燃性屋面0.5米以上。外墙不满足防火间距的部位,采用外挂复合防火板或外涂防火涂料来提高外墙耐火极限至3小时。门窗洞口或封闭或改为甲级防火门窗。
⑹针对城隍庙外部分通道疏散宽度不足,采取如下措施:
将城隍庙建筑群整体作为一个防火分区,于围墙设置6个安全出口,门外开且无门槛,疏散距离及疏散宽度满足规范要求;确保其首层疏散外门的疏散宽度不小于原设计宽度;调整东面围墙,确保其室外疏散通道净宽≥3米,南直通入口广场,北直达金狮巷广场。
⑺针对文保建筑、广西高等法院旧址建筑内部作为展示时无法满足现行民用建筑防火疏散要求,采取如下措施:
建筑内部设置灭火器;室内装饰布展时,新增隔断应采用A级,展台材料不低于B1级;展台与高温照明灯具的贴临部位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外立面增设的装饰材料不应低于B1级。
⑻针对部分保留建筑民居群功能改为商业后,无法设置消防环道,采取如下措施:①保留改造建筑全面设置室内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系统及应急广播系统,控制火灾的产生和蔓延。修缮恢复建筑设置消防控制室。文保建筑室内增设灭火器。②商铺内采用管道燃气,严禁使用罐装燃气及甲、乙类可燃物。③整个项目设置室外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室内消火栓应明确含“消防卷盘”。④建筑空调及通风口采用不可燃材料,且内部做防火墙。⑤建筑外立面增设的装饰材料不应低于B1级。⑥配设本工程专属微型消防站,配置中小型消防车不少于2辆,定制符合本工程特点的小型消防车。
⑼针对修缮恢复建筑木结构瓦屋面和实木吊顶燃烧性能等级无法达到A级,采取如下措施:
对修缮恢复建筑木结构瓦屋面和实木吊顶装饰部位涂刷透明防火漆,使其燃烧性能等级达到B1级,设置室内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系统及应急广播系统,并采用自动喷淋系统快速响应喷头。
⑽针对修缮恢复建筑改为商业功能后,增设的玻璃盖顶和玻璃回廊无法自然排烟,采取如下措施:
修缮恢复建筑修缮后,在玻璃顶盖和回廊玻璃隔断上设置火灾自动开启的自然排烟窗,并满足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小于该房间面积的5%[5]。
3.2从二次装修材料的约定来提升防火燃烧性能级别
⑴室内装修材料应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轻质材料,尽量避免采用木质材料,若局部采用木质材料的装饰构件,应涂刷防火漆,使其燃烧性能达到B1级。
⑵室外装修材料尽量不添加室外装饰物件,广告牌、标识物等装饰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B1级或更优,街巷通道不摆设座椅,不设置突出的雨篷、遮阳棚,确保防火间距和路面疏散畅通。
⑶需要明火加热的商铺,如餐饮经营,必须采用管道燃气,严禁使用罐装燃气及甲、乙类可燃物,景观装饰灯具的布置应避开建筑燃烧性能不足A级的部位。
3.3从建立完备的防火、灭火应急救援制度提升消防安全保障
⑴成立消防巡逻队,对本区域现场进行巡查,排查安全隐患;
⑵配设专属微型消防站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组织开展防火巡查,消防宣传,紧急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工作;
⑶制定微型消防站灭火应急预案,确保本区域消防安全。
4结语
总之,对南宁“三街两巷”历史传统街区进行保护、修缮、重建,以及可持续商业开发,必须以尊重历史,尊重传统街区的空间布局,尊重传统建筑形式为出发点,正确处理传统建筑与现行防火规范之间的矛盾,在规范之外寻求补救措施,在建筑构造、做法、设备等方面增强建筑的防火疏散性能,降低发生火灾的风险,增强人员疏散的能力;在建筑使用过程中,加强管理、排查隐患、建立完备应急救援制度,确保建筑和人员的安全,工程防火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让城市留下记忆.习近平总书记广东考察.2018-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8-05:62,76,77,81,97,105,134.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十届第8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六条).[2007-12-29].http://www.aibaohu.com/showarticlem.aspx?id=631.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2017).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7-07-31:4,7.
[5]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消防总队.南宁市民用建筑.建筑消防设计规范(DB45/T 973-2014):第1部分。2014-01-30:4
作者简介:王一超(1990-),男,广西桂林人,南宁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助理建筑师,研究方向:建筑消防安全保障。